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07篇
  免费   92篇
  国内免费   137篇
林业   341篇
农学   150篇
基础科学   111篇
  449篇
综合类   1040篇
农作物   49篇
水产渔业   5篇
畜牧兽医   242篇
园艺   137篇
植物保护   712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57篇
  2022年   66篇
  2021年   84篇
  2020年   71篇
  2019年   97篇
  2018年   68篇
  2017年   110篇
  2016年   124篇
  2015年   90篇
  2014年   148篇
  2013年   161篇
  2012年   195篇
  2011年   215篇
  2010年   194篇
  2009年   184篇
  2008年   188篇
  2007年   152篇
  2006年   144篇
  2005年   145篇
  2004年   105篇
  2003年   110篇
  2002年   114篇
  2001年   78篇
  2000年   63篇
  1999年   27篇
  1998年   34篇
  1997年   29篇
  1996年   13篇
  1995年   77篇
  1994年   19篇
  1993年   12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16篇
  1990年   16篇
  1989年   7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2篇
  1958年   2篇
  1957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323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61.
针对南疆绿洲灌区224团果树滴灌条件下次生盐渍化的问题,通过在项目区布设观测井,逐月不间断的对地下水的埋深、水位及矿化度进行监测,开展对其变化规律的研究。年度观测结果显示,地下水埋深及水位在果树生育期的灌前及灌后相对较低,灌溉期内最大涨幅接近1m;地下水矿化度灌前、灌后最小,灌溉期内在2~5.8g/L范围内变动,矿化度...  相似文献   
962.
以塔里木盆地南缘策勒绿洲为例,重点探讨了绿洲农田土壤粒径分布特征及其主要影响因素。基于2008年9月对策勒绿洲范围内农田表层土壤粒度测定数据,首先通过土壤粒径分布体积分形维数分析,表明绿洲农田土壤粒径分布差异性显著,并根据分析结果提出假设,认为农田利用年限及空间位置的不同是土壤粒径分布产生差异性的主要因素;其次利用排序方法对影响因素的贡献率进行定量分析,并与分维值结果进行相互验证。研究结果表明在影响土壤粒径分布差异性方面,利用年限为主导因素,其相对贡献率达67%。因此,保证农田长期合理的耕作管理方式将有助于土壤粒径分布属性的稳定及改善。  相似文献   
963.
任继周 《草业科学》2011,28(3):386-387
焚膏继晷历暑寒,劫后欣看火种传。展翅雏鹰多珍重,青青诸子胜于蓝。1981年,文革后首届草原科学硕士研究生毕业。学术香火中断多年,后继有望,大喜事。  相似文献   
964.
965.
966.
荒漠─绿洲草地农业系统的耦合与模型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本文探讨了山地子系统,绿洲子系统和荒漠子系统所组成的链状耦合系统─—荒漠─球洲草地农业系统的耦合效益与它的模型。提出了与之相应的线性规划与系统动力学模型,优化后的结果表明,在保持生态系统正常运转,永续利用的条件下,系统耦合后的社会总体效益可提高3.7倍,畜牧经济效益提高15.72倍。  相似文献   
967.
968.
位于甘肃省河西走廊东北部、石羊河流域下游的民勤绿洲,数千年来顽强地阻隔了巴丹吉林沙漠和腾格里浮游沙漠的汇合,在全国生态格局中具有举足轻重的战略地位。  相似文献   
969.
张掖绿洲地区草畜产业发展战略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绿洲是西北干旱区最主要的农业生产基地,但在西部大开发生态建设的要求下和中加入WTO的冲击下,绿洲地区传统的灌溉农业急需进行结构调整。位于河西走廊中部的张掖地区是典型的绿洲农业区,通过分析该区发展草畜产业的必然性,立足于不同类型区的资源比较优势,论证了张掖地区今后发展草畜产业的潜力和发展方向,并结合现有基础提出了加速草畜产业发展的具体对策。  相似文献   
970.
河西走廊农区优质绿肥饲草引种栽培试验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根据三年的观察试验结果,对引种栽培的9个多年生绿肥饲草品种的物候期、产草量、品种特性、气候资源利用率等进行了对比分析,筛选出了适合河西走廊农区生态条件下栽培的杂交狼尾草、黑麦草、Comndor苜蓿。以杂交狼尾草表现最为优良,平均每公顷鲜草产量达18.96万kg,从而为河西走廊农区草种的选择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