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057篇
  免费   63篇
  国内免费   121篇
林业   457篇
农学   298篇
基础科学   99篇
  185篇
综合类   1724篇
农作物   319篇
水产渔业   45篇
畜牧兽医   620篇
园艺   207篇
植物保护   287篇
  2024年   20篇
  2023年   98篇
  2022年   96篇
  2021年   100篇
  2020年   63篇
  2019年   86篇
  2018年   49篇
  2017年   74篇
  2016年   92篇
  2015年   124篇
  2014年   189篇
  2013年   172篇
  2012年   225篇
  2011年   252篇
  2010年   204篇
  2009年   214篇
  2008年   211篇
  2007年   228篇
  2006年   203篇
  2005年   176篇
  2004年   166篇
  2003年   151篇
  2002年   144篇
  2001年   138篇
  2000年   85篇
  1999年   71篇
  1998年   69篇
  1997年   65篇
  1996年   63篇
  1995年   75篇
  1994年   70篇
  1993年   49篇
  1992年   52篇
  1991年   57篇
  1990年   41篇
  1989年   41篇
  1988年   7篇
  1987年   6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2篇
  1982年   2篇
  1976年   1篇
  1965年   3篇
  195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24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51.
4-香豆酸辅酶A连接酶(4CL)是苯丙烷类代谢途径的关键酶。2014年着重以水稻、大豆、玉米为研究对象,通过收集4CL基因完整的c DNA和编码氨基酸序列的数据,利用Mobyle、EMB0SS、DNAMAN以及MEGA5.0和Clustalx 1.83等生物信息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比较,从而对4 CL基因的遗传进化及密码子使用进行分析总结。本研究构建了4CL的系统发生树,研究基因的密码子偏好性,比对分析酶的保守区,为进一步研究4-香豆酸辅酶A连接酶在农作物中的应用提供理论支持,为研究其次级代谢产物木质素及黄酮类物质的合成、积累和调控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52.
阐述了抚豆20号的选育经过、特征、特性、品质分析、抗病鉴定结果和栽培技术等内容。2009、2010两年辽宁省大豆区域试验平均产量2632.5kg/hm2,比对照增产9.2%。2010年辽宁省大豆生产试验平均产量2680.5kg/hm2,比对照增产16.7%。国家农业部谷物及制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哈尔滨)连续两年化验检测,子粒粗蛋白含量39.93%,粗脂肪含量21.94%。抗(R)大豆花叶病毒病。  相似文献   
53.
河西走廊沙漠治理区新垦地醇用型甜高粱栽培技术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结合河西沙漠治理区特有的气候条件和土壤特点,从选地整地、施足底肥、机械覆膜、适时播种、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收获等方面介绍了醇用型甜高粱栽培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54.
武威市沙漠治理区甜高粱高效栽培技术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根据近年来沙漠治理区甜高粱种植实践,从播前准备、播种、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及收获等5个环节介绍了沙漠地带甜高粱的高效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55.
56.
<正>2001年8月在湖南张家界召开第七届全国大豆学术讨论会,会议期间我和盖老师说你今年被推荐参加中国工程院院士评选会取得成功,果然当中国工程院宣布当选院士名单时,盖钧镒的名字位列其中,成为迄今为止大豆科技界唯一的一名院士。盖老师为大豆产业的发展多方呼吁,坚持不懈,尽心尽力,全部心血和精力倾注于大豆研究和大豆产业的发展,可见盖老师的大豆情结。盖老师1957年从南京农大毕业后留校任教,成为马育华教授的助手,也从此与大豆研究结下  相似文献   
57.
58.
黄河上游十大孔兑流域是风水复合侵蚀十分严重的区域,以高含沙洪水为典型特征,水土流失严重,对区域生态与环境以及黄河干流造成严重威胁。因此,揭示孔兑小流域的暴雨洪水水沙关系,阐明高含沙洪水泥沙输移过程与特征,对防治区域泥沙灾害与整治水土流失具有指导意义。流量与含沙量(悬移质含量)滞后环(C-Q环)是研究水沙关系的重要工具和手段,是一种很有效的用来探讨泥沙输移动态变化的方法,能揭示泥沙输移的空间与时间上的联系,区分悬移质泥沙供给的时空来源。文中选择毛布拉孔兑支沟苏达尔沟作为孔兑沙漠小流域的典型观测对象,基于实地观测的暴雨洪水数据,研究探讨高含沙洪水的水沙关系。结果表明:砒砂岩与风沙是该区域高含沙洪水主要泥沙供给源,但两者对其洪水悬移质的供给方式不同。受砒砂岩沟道塌岸的滞后效应影响,洪水在上游砒砂岩段的水沙关系环表现为典型的逆时针滞后环,洪水涨水阶段泥沙含量约0. 2×10~3kg·m~(~(-3)),塌岸滞后效应使洪水退水阶段的最大含沙量约0. 8×10~3kg·m~(~(-3))。在下游沙漠段,风沙的大量横向供给直接导致水沙关系完全区别于上游砒砂岩段。由于沟岸沙丘的易侵蚀性与松散非粘滞性,洪水对沟岸沙丘的侵蚀过程并无滞后效应,所以洪水涨水阶段泥沙浓度急剧增大,形成超高含沙量的洪水,洪水泥沙浓度峰值平均约1. 2×10~3kg·m~(~(-3)),最大达1. 5×10~3kg·m~(~(-3));洪水退水阶段前期悬移质浓度无显著下降,直至洪水末期消退阶段悬移质浓度才急剧下降,水沙关系曲线呈现为"8"字形滞后环。因此,沙漠风沙的横向供给是该区域风水复合侵蚀与高含沙洪水的重要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59.
《国际木业》2015,(3):46-50
  相似文献   
60.
沙漠红枣栽培关键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我国沙漠广袤,阳光充足,昼夜温差大,气候干燥,沙粒漏肥漏水严重。在沙漠栽植经济林木,成活率低,生长缓慢,经济、生态效益低下。枣树耐干旱,喜光照,研究沙漠枣树栽培技术,使沙漠建设枣园成为可能,提高沙漠红枣产量及质量,以期获得更高的经济效益。  方法  本文以陕西榆林毛乌素沙漠和新疆喀什塔克拉玛干沙漠为实验基地,采用观察法和对比试验法研究了沙漠枣的物候期、适宜品种、适宜树形、施肥灌溉、配方换土、生态作用、设施栽培、水肥一体化等内容。  结果  在沙漠种植枣树的栽植穴换土,以体积比为优质土∶农家肥 = 7∶3的比例搅拌制得,每栽植穴更换配方土0.08 m3。采用行距3.0 m、株距1.0 m栽植,密度适宜,且便于机械化作业。每年施基肥农家肥1次,施肥量30 m3/hm2,追施化肥2次,每次磷酸二铵300 kg/hm2、尿素120 kg/hm2,混合开沟施入或水肥一体化施入,用尿素0.4%、磷酸二氢钾0.3%、硫酸锌0.3%、硼砂0.5%、硫酸亚铁0.3%配制成混合液喷洒叶面2次,每年分别于4月初、5月中旬、6月下旬、8月初、12月初滴灌5次。栽培品种鲜食枣以秦宝冬枣、冬枣2号、早脆王、伏蜜脆为好,制干枣以骏枣、灰枣为好,鲜食枣的经济效益高于制干枣。树冠以纺锤形、开心形、小冠疏层形等小冠形为好。沙漠红枣采用水肥一体化和塑料大棚设施栽培,比露地栽培能提高产量3.2倍,提高经济效益6.5倍。  结论  本研究依据沙漠气候特点和枣树生长发育特性,攻克了沙漠红枣栽培土肥水三大技术难关,达到了沙漠红枣高产、优质、高效和防风固沙、保护生态的作用,实现了经济生态双赢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