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495篇
  免费   119篇
  国内免费   74篇
林业   1281篇
农学   62篇
基础科学   55篇
  394篇
综合类   1029篇
农作物   15篇
水产渔业   24篇
畜牧兽医   388篇
园艺   233篇
植物保护   207篇
  2024年   16篇
  2023年   88篇
  2022年   82篇
  2021年   99篇
  2020年   88篇
  2019年   122篇
  2018年   63篇
  2017年   110篇
  2016年   124篇
  2015年   108篇
  2014年   153篇
  2013年   179篇
  2012年   180篇
  2011年   221篇
  2010年   190篇
  2009年   205篇
  2008年   220篇
  2007年   172篇
  2006年   190篇
  2005年   158篇
  2004年   154篇
  2003年   88篇
  2002年   101篇
  2001年   99篇
  2000年   72篇
  1999年   50篇
  1998年   65篇
  1997年   49篇
  1996年   48篇
  1995年   47篇
  1994年   31篇
  1993年   25篇
  1992年   23篇
  1991年   28篇
  1990年   12篇
  1989年   17篇
  1987年   2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1篇
  1965年   1篇
  1958年   2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68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为揭示毛乌素、科尔沁沙地樟子松人工林的土壤酶活性特征,测定两地各林龄(26a、33a、43a)樟子松人工林地的土壤酶活性、土壤理化指标,分析其相互关系及影响因子。结果表明:1)两地沙地樟子松林各林龄的土壤物理指标几乎无显著性差异(P>0.05),而有机质、全磷、硝氮含量均表现为33a>26a>43a,速效磷、速效钾含量均表现为43a>33a>26a。2)毛乌素沙地各林龄内HPA、IA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43 a林内的UA显著高于26a、33a林地,科尔沁沙地43a、33a林内的HPA、IA、UA活性均显著高于CK水平(P<0.05),两地林内的NPA则无显著性差异(P>0.05)。土壤剖面来看,土壤酶与养分含量均随深度呈增加趋势。3)土壤养分相关分析表明,HPA与有机质、氨氮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NPA、IA均与全磷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而UA则与所测指标均无显著性相关(P>0.05)。4)科尔沁沙地26a、33a、43a樟子松林的土壤酶指数均显著高于裸沙地(P>0.05),且同龄水平分别高出毛乌素沙地15.79%、78.13%、16.28%。综上分析,同龄水平科尔沁沙地樟子松人工林的区域土壤酶活性均高于毛乌素沙地,这说明亚湿润干旱区的自然条件可能更有利于土壤酶系统衍生。  相似文献   
2.
喀斯特断陷盆地是我国石漠化综合治理8大喀斯特类型中治理成效最低、治理难度最大的区域,面临石漠化严重、干旱频发、植被恢复难等突出问题。文中针对水分是影响喀斯特断陷盆地石漠化治理与植被恢复成效最关键的限制因素,综合分析了国内外水分梯度差异与植物群落构建机制研究动态与发展趋势;提出利用日趋成熟的水分脆弱性评价方法,通过建立基于耦合暴露度、敏感性及适应性的水资源脆弱性评价指标体系,以满足遥感影像分辨率和植物群落调查样地大小的评价单元进行水分脆弱性评估;在建立物种库—功能性状—生境特征数据库的基础上,提出基于功能性状差异进行喀斯特断陷盆地植物群落机制构建的研究方案。提出的研究方案有望解决喀斯特断陷盆地石漠化区水分梯度特征与分布格局、自然植物群落组配规律及其生境特征、水分梯度与生境要素对植物群落特征及功能性状组成的影响规律等关键科学问题,可为不同脆弱生态区植被恢复群落构建机制研究提供重要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3.
长乐市滨海沙地冬种马铃薯品种比较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马铃薯》2017,(1):7-10
长乐市是福建省重要的冬种马铃薯产区之一,其境内生产的沙地马铃薯闻名省内外,但目前当地的主栽品种以‘兴佳2号’为主,为改变产区种植品种单一的局面,提高"沙地马铃薯"生产效益,促进长乐市马铃薯健康可持续发展,2014年对引进的6个马铃薯品种开展比较试验。结果表明,‘闽薯1号’产量38 396 kg/hm2,商品薯率较对照‘兴佳2号’高5.03个百分点,综合性状表现较好,为后续开展沙地配套栽培技术和品种示范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4.
章古台地处科尔沁沙地东南缘,根据它的气候和特有的立地条件,选择一些适合它的树种,采用相应的造林措施,以保证成活率。  相似文献   
5.
吴志勇 《草业科学》2005,22(3):89-89
据北京市林业局刚刚完成的北京第三次土地沙化清况调查工作显示,5年间,北京市沙地已减少了1613hm^2。其中沙化土地面积最大的永定河流域通过人工种树种草等措施,已有92%以上的沙地转变成林地。  相似文献   
6.
通过 2 0世纪 60年代和 90年代 2次对宁夏枸杞的引种试验研究 ,成功地在嫩江沙地进行了区域性栽培试验 ,并获得了良好的效果。试验结果表明 ,宁夏枸杞不仅可以安全越冬 ,同时还具有很强的耐盐碱能力 ,而且可以在黑龙江省西部沙化和盐碱化地区大面积栽培。宁夏枸杞今后将成为荒漠化地治理的生态经济树种  相似文献   
7.
本文在调查,分析毛乌素沙地泥炭分布,储量及其理化性质的 ,进行了栽培试验,并论证了在当地开发应用的广阔前景及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8.
河南省沿河沙地的特点分析及合理利用王广钦(河南省林科所)郑艳(郑州市园林所)我国是世界上荒漠化比较严重的国家之一,总面积达1533万平方公里,占国土总面积的159%,超过全国耕地面积的总和。目前仍以每年2300平方公里的速度扩大,所以防治荒漠化对...  相似文献   
9.
沙柳林地适宜植被覆盖率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本文主要探讨沙柳林地植被覆盖率与其防网固沙及水文效益的关系。结果表明,在毛乌素沙地条件下,沙柳林地的适宜植被覆盖率为25%-45%。  相似文献   
10.
因地制宜 ,因害设防 ,本着高起点 ,高科技含量 ,以来源于生产实践 ,投入少 ,见效快 ,可操作性强 ,便于推广应用的原则 ,应用呼盟在沙化治理上已获得成功的经验 ,进行林业生态建设与治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