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97篇
  免费   21篇
  国内免费   13篇
林业   286篇
农学   8篇
基础科学   8篇
  111篇
综合类   141篇
农作物   2篇
水产渔业   2篇
畜牧兽医   16篇
园艺   22篇
植物保护   35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6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12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18篇
  2015年   13篇
  2014年   17篇
  2013年   19篇
  2012年   39篇
  2011年   43篇
  2010年   33篇
  2009年   35篇
  2008年   43篇
  2007年   33篇
  2006年   25篇
  2005年   34篇
  2004年   30篇
  2003年   21篇
  2002年   24篇
  2001年   19篇
  2000年   12篇
  1999年   13篇
  1998年   15篇
  1997年   16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10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9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4篇
  197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3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75 毫秒
81.
《土壤通报》2019,(6):1370-1377
针对内蒙古黄土高原风沙区农作物秸秆利用率低、处置不当和农田土壤生态退化等问题,通过连续2年的田间小区试验,探究了0、3000、6000、12000 kg hm~(-2)不同秸秆还田量对玉米全生育期农田土壤酶活性、微生物动态变化及作物产量的影响。0、3000、6000、12000 kg hm~(-2)秸秆还田量分别相当于当地单位面积玉米农田年生产秸秆数量的0%、25%、50%和100%。结果表明:秸秆还田后,土壤酶活性、微生物数量及作物产量年际间变化趋势一致。与秸秆不还田处理相比,秸秆还田量25%、50%和100%处理土壤的过氧化氢酶活性提高21.4%、30.9%和16.5%(P 0.05),秸秆还田量25%和50%处理土壤脲酶活性显著提高(P 0.05),而秸秆还田量50%处理土壤蔗糖酶活性提高了26.8%(P 0.05);秸秆还田量25%、50%和100%处理土壤细菌数量分别提高了27.3%、33.7%和28.7%,真菌数量提高了9.3%、13.0%和11.1%,放线菌数量提高了22.3%、31.9%、29.3%。在产量方面,秸秆还田量50%处理的玉米产量显著高于秸秆不还田处理,两年分别增产11.7%和12.1%。综上所述,秸秆还田量25%(3000 kg hm-2)、50%(6000 kg hm~(-2))和100%(12000 kg hm~(-2))均可增加土壤酶活性、微生物数量及作物产量,尤其以秸秆还田量50%效果最显著。  相似文献   
82.
李娜  侯亚峰 《花卉》2020,(4):208-209
陕北地处黄土高原,整体为干旱和半干旱区,日常光照的充足,导致该地区体现出典型的荒漠化气候。此外,该地区的土壤条件较好,其中富含的营养成分充足且全面,原本能够为植物生长提供有力的环境条件,但是由于缺少充足的水资源,导致对植物的成长造成很大的阻碍。虽然当前陕北地区在发展林业方面已经投入了许多精力,但是整体的造林成果还不明显,水资源匮乏的状况一直是影响当地造林成活率低的制约因素。本文正是基于这个背景,考虑到陕北地区目前在造林过程中遇到的困难条件,针对造林树种选择和抗旱技术两个重点的领域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关的措施建议,期望能够提升地区造林整体效益,促进陕北地区生态环境的进一步改善。  相似文献   
83.
介绍了使用黑色地膜覆膜点播技术,出圃沙枣(Elaeagnus angustifolia)苗木质量和数量都有所增加,使得经济效益大幅度增加。  相似文献   
84.
榆林地区的地理位置较为特殊,其干旱特征十分明显,因此在造林中应采用多种抗旱造林措施来提高造林的成活率,下面就对多种抗旱技术进行具体分析并对比其在提高成活率的作用效果,以此分析在榆林地区采用此类技术的必要性和良好的成效。  相似文献   
85.
张亚菊 《现代园艺》2014,(20):58-59
榆林地区的地理位置较为特殊,其干旱特征十分明显,因此在造林中应采用多种抗旱造林措施来提高造林的成活率,下面就对多种抗旱技术进行具体分析并对比其在提高成活率的作用效果,以此分析在榆林地区采用此类技术的必要性和良好的成效。  相似文献   
86.
甘肃河西沙区野生观赏植物资源的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通过对甘肃河西沙区92种野生观赏植物的研究,依据其观赏类型进行了分类,并提出了开发利用的方向。  相似文献   
87.
为寻求适合毛乌素沙区大力发展舍饲养殖业的优质高产主效牧草品种,探索农牧交错牧业 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特在红石峡沙地引进7种牧草进行试验。结果表明,所引牧草新品种完全适生于引种区的气候条件和土壤条件,其抗逆性强,并能获得较高的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建议在毛乌素沙区大力推广。  相似文献   
88.
榆林沙区荒漠化形势与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荒漠化作为全球性的严重环境问题之一,已被列入国际社会优先采取行动的领域。在1992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上及《联合国关于在发生严重干旱和/或沙漠化的国家特别是在非洲防治沙漠化的公约》中,正式概括为:荒漠化是指包括气候变异和人类活动在内的种种因素造成干旱、半干旱和亚湿润干旱地区的土地退化。可见,荒漠化的本质是土地退化,而它的成因则是在脆弱生态环境下由于人为不合理活动所引起的。中国科学院兰州沙漠研究所对现代沙漠化过程的成因类型做过详细调查,结果表明:在我国北方地区现代荒漠化土地中,94.5%由人为因…  相似文献   
89.
本研究采用由热扩散植物液流技术测算得到的时间步长10 min的樟子松蒸腾速率数据,结合同步观测得到的冠层微气象要素值,分析了毛乌素沙区20年生樟子松主要生长季节蒸腾耗水规律及其冠层微气象的关系.结果表明:(1)樟子松蒸腾速率具有明显的时间变化特征.多云天气日,蒸腾速率日内变化总体呈多峰曲线趋势,单株蒸腾速率(Tr)在4-9月各月白天(6:00-19:00)的平均值为0.36~0.85 L·h-1;晴天日,除9月蒸腾速率日内变化呈多峰曲线趋势外,其余各月总体趋势呈单峰曲线,9月时Tr在10:00左右、13:00左右、15:00左右出现峰值,在14:00左右出现谷值.4-8月各月日内Tr在10:00左右出现峰值.4-9月各月Tr白天平均值为0.37~0.83 L·h-1;阴天天气日,蒸腾速率日内变化总体呈单峰曲线趋势,日内Tr最大值出现在10:00左右.4-9月各月Tr白天(6:00-19:00)平均值为0.29~0.63 L·h-1.在日际变化或季节变化方面,从4月份起,樟子松蒸腾耗水量逐渐增加,月耗水量在7月达到最高值,此后有所减小.4-9月总耗水量为1 143.7 mm,日平均为6.25 mm,7月份月耗水总量相对最大.4、5、6、7、8及9月耗水量分别占主要生长季节总量的10.76%、13.62%、14.05%、24.56%、19.47%、17.52%.(2)主要生长期内,Tr与冠层太阳总辐射(Ra),空气温度(Ta)、湿度(RH),风速(V)等气象要素有很好的复相关性,并通过显著性检验(a=0.01),且各月内影响樟子松蒸腾的最主要气象因子都是Ra.  相似文献   
90.
在总结多年实践的基础上,章概述了沙区果园果农间作、合理施肥、整形修剪、科学控制病虫害等综合管理措施,为沙区幼龄果园提出切实可行的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