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9篇
  免费   10篇
  国内免费   3篇
林业   9篇
农学   13篇
基础科学   4篇
  23篇
综合类   75篇
农作物   1篇
水产渔业   1篇
畜牧兽医   60篇
园艺   12篇
植物保护   4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19篇
  2021年   11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16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1篇
  1965年   6篇
  1957年   2篇
  1956年   1篇
  1955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812 毫秒
141.
毛苕子最适播种量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每公顷15,30,45,60,75kg种子的不同播种量试验表明,30kg的处理最佳,比对照(75kg/hm^2)种子增产27.4%;45kg次之,增产12.5%;播量过大或过小均会减产。随着播种量的增加,单位面积株数,株高增加;单株分枝数,结荚总数,成熟荚数,结荚率,种子产量和千粒重减少。在确定最适播种量的同时,提出了毛苕子种子田的丰产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142.
取毛叶海棠的叶片作外植体,接种于8种IAA、2,4-D、6-BA浓度配比不同的MS培养基上,45d后,含有IAA10mg/L和6-BA1ml/L的培养基上获得了胚状体。此培养基即为毛叶海棠胚状体诱导的最佳培养基。解剖观察表明胚状体源于叶表皮单细胞的垂周分裂。毛叶海棠胚状体的诱导需要适当浓度的IAA和6-BA相互配合。相同的外植体在相同诱导条件下既可发生愈伤组织又可发生胚状体,主要是由于不同细胞的生理状态不同和位置效应所致。  相似文献   
143.
覆盖作物根系对砂姜黑土压实的响应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轮作直根系的覆盖作物被认为是缓解土壤压实的有效手段,但不同覆盖作物对土壤压实的适应性在不同气候和土壤条件下存在较大差异。为筛选更适宜缓解砂姜黑土压实的覆盖作物品种(模式),在安徽典型砂姜黑土设置不压实(Non-compacted,NC)与压实(Compacted,C)处理,通过种植不同覆盖作物(休闲、苜蓿、油菜、萝卜+毛苕子混播),分析覆盖作物根系对压实土壤的响应。结果表明:与不压实处理相比,压实处理显著增加了0~30 cm土层土壤容重(8.65%);显著增加了0~27.5 cm和37.5~45 cm土层的穿透阻力;显著改变0~20 cm土层土壤收缩特征。同时,土壤压实大幅度降低了0~50 cm土层苜蓿、油菜、萝卜+毛苕子的根干重密度,增加了苜蓿、油菜、萝卜+毛苕子的根比表面积。压实处理下50~70 cm土层萝卜+毛苕子根干重密度、根体积密度和根长密度均大于苜蓿和油菜,表明萝卜+毛苕子混播种植模式下根系穿透压实土壤能力最强。压实处理下不同覆盖作物地上覆盖度和生物量均表现为由大到小依次为萝卜+毛苕子、油菜、苜蓿。与不压实处理相比,压实处理分别减少苜蓿、油菜、萝卜+毛苕子地上部分生物量的62.5%、67.6%、15.8%,地下部分生物量的61.4%、57.7%、47.8%。因此,萝卜+毛苕子种植模式下根系生长受压实影响最小,在压实土壤中适应性最好。  相似文献   
144.
在我国南方各省,绿肥作物的栽培面积很广,是一种很好的,含氮量丰富的有机质肥料。在华中和华南各省,利用绿肥来解决普遍缺肥问题和改善土壤耕性是经济而有效的办法。同时,绿肥作物对於磷肥的分解力较强,因此在绿肥田中施用磷肥可以对後作物打下良好基础。 但是,对於绿肥作物的有效利用,目前还存在着许多问题,如什么时候割青最好,什么时候它能供给更多的鲜草和氮素等。总之,绿肥适当压青期是有待研究解决的一个主要问题。过去许多文献中曾  相似文献   
145.
146.
苕子是高产优质的綠肥,在柳州沙塘地区,一般利用冬閑水田种植与留种。但由于生长期长,10月播种次年5月成熟,若按正常成熟期收获种子,則影响沤田插头苗,如提早收种,又往往影响苕子的种子产量与质量。为不誤春插农时,又能获得高产优质的  相似文献   
147.
<正>帝王海棠又名蟆叶秋海棠、毛叶秋海棠,为秋海棠科秋海棠属草本植物。帝王海棠叶片大,形似象耳,色彩异常丰富,四季如新,是秋海棠中栽培最普遍的观叶种类。盆栽帝王海棠是较好的室内  相似文献   
148.
四种毛苕子丸衣化接种根瘤菌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用四种苕子族菌剂与四种毛苕子分别进行丸衣化接种试验,结果表明,供试四种毛苕子幼苗期接菌区比对照区结瘤率提高2~9倍,苗期结瘤率提高0.43~9.00倍,当年产草量提高7.41%~70.34%。  相似文献   
149.
毛叶苕子是我国重要的肥饲兼用绿肥作物,研究毛叶苕子磷获取特征及根际特性的基因型差异,为毛叶苕子磷高效利用提供理论支撑。在青海西宁开展盆栽试验,设置毛叶苕子品种和磷肥种类双因素,毛叶苕子品种为大田试验筛选的磷高效及磷低效品种(系)各2个,磷肥种类为过磷酸钙和磷矿粉,设置不施磷肥对照,共12个处理。盛花期测定分析毛叶苕子磷素积累量、土壤磷组分、土壤有机酸、根系酸性磷酸酶(RACP)、土壤酸性及碱性磷酸酶活性(ACP、ALP)、土壤酸性及碱性磷酸酶(phoC、phoD)基因丰度。结果显示,不同磷效率毛叶苕子品种(系)总磷吸收量和磷肥利用率分别为7.45~46.07 mg·盆-1和7.12%~22.49%;磷高效品种(系)总磷吸收量和磷肥利用率均显著高于磷低效品种(系),增幅分别为0.91%~61.20%和12.52%~60.25%。相比磷低效品种(系),磷高效品种(系)提高了活性磷(labile P)和中等活性磷(moderately labile P)的比例,降低了稳定性磷(stable P)的比例,后者的活性磷和中等活性磷的比例分别是前者的6.14~26.14倍和1.04~1.54倍,前...  相似文献   
150.
在达拉特旗进行麦后复种毛叶苕子翻压时产量达23.8t/hm2,麦后复种箭菩碗豆翻压时产量达20.1t/hm2.麦后复种毛叶苕子翻压后第二年种植小麦,减少施N量30%,减产4.1%,减少施N量60%,减产15.6%;麦后复种箭菩碗豆,第二年减少施N量30%,减产5.8%,减少施N量60%,减产13.7%;不翻压绿肥的田块减少施N量30%,减产10.1%,减少施N量60%,减产17.6%.说明翻压绿肥可以增加土壤氮素供应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