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147篇
  免费   365篇
  国内免费   505篇
林业   279篇
农学   227篇
基础科学   325篇
  1578篇
综合类   2411篇
农作物   65篇
水产渔业   227篇
畜牧兽医   214篇
园艺   46篇
植物保护   645篇
  2024年   168篇
  2023年   454篇
  2022年   464篇
  2021年   387篇
  2020年   340篇
  2019年   356篇
  2018年   240篇
  2017年   343篇
  2016年   381篇
  2015年   317篇
  2014年   303篇
  2013年   295篇
  2012年   297篇
  2011年   282篇
  2010年   234篇
  2009年   208篇
  2008年   198篇
  2007年   155篇
  2006年   129篇
  2005年   108篇
  2004年   70篇
  2003年   55篇
  2002年   61篇
  2001年   33篇
  2000年   23篇
  1999年   15篇
  1998年   11篇
  1997年   13篇
  1996年   15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11篇
  1993年   11篇
  1992年   10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3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2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0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51.
文章研究了2002—2013年赤峰市12旗、县、区土地利用生态服务价值时空变化特征。结果表明:2002—2013年赤峰市土地利用生态服务价值呈现增长趋势,增加值为93.44×108元,年均增加8.5×108元;2002—2013年赤峰市克什克腾旗、翁牛特旗和阿鲁科尔沁旗的土地利用生态服务价值变化较大,敖汉旗为负增长,其他旗县区也都呈增长状态,但增长幅度较低。  相似文献   
52.
以河南省为研究区,采用价值当量修正法,利用相关统计数据对耕地生态价值进行测算,并分析其时空动态变化。结果表明,河南省大部分城市的单位面积耕地生态价值与总价值呈增加趋势,但仍有部分市出现负增长,且各市耕地生态价值有明显波动;平均中心与发展方向发生一定偏移,但“两极化”的空间集聚特征保持不变。  相似文献   
53.
基于无人机多光谱遥感的冬小麦叶绿素含量反演及监测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奚雪  赵庚星 《中国农学通报》2020,36(20):119-126
旨在实现冬小麦各生育期叶绿素含量的准确估测,探究其时空变化规律。利用无人机获取冬小麦越冬期、返青期、拔节期、孕穗期和灌浆期的高分辨率多光谱图像,同时采集地面SPAD数据。选取三类光谱参数建立反演模型,优选出各生育期的最佳预测模型,并定量监测试验区冬小麦叶绿素含量时间变化和空间分布。结果表明:原始波段模型和波段倒数对数模型分别为越冬期及其他生育期叶绿素含量预测的最佳模型,拟合精度R2>0.59;时空分布上,灌浆期前试验区冬小麦叶绿素含量呈南北高、中部低特点,灌浆期则呈北高南低的趋势,叶绿素含量从越冬期到拔节期逐步增加,拔节期到孕穗期开始降低,孕穗期到灌浆期则大幅度降低。本研究建立的倒数对数预测模型,精度较高,且适用于返青到灌浆的4个生育期,对于试验区冬小麦叶绿素含量有较好的时空监测效果。  相似文献   
54.
提取2018年万年县土地利用变更数据中的农村居民点数据为源数据,依据不同的空间粒度划分为15种农村居民点空间格局,然后选取12个景观指数进行计算,分析农村居民点景观指数的粒度效应,从而确定适宜粒度的范围及最佳分析粒度.在最佳分析粒度效应下,以万年县各乡镇为研究单元,定量分析万年县农村居民点空间分异特征.研究表明,农村居民点景观指数具有明显的粒度效应,综合各个景观指数的第一尺度域,确定万年县农村居民点空间格局分析的适宜粒度范围为30~50 m,最佳粒度为50 m.万年县农村居民点整体布局相对混乱,各乡镇存在较大差异,整理潜力较大.  相似文献   
55.
选取西藏山南市近30年(1981~2013年)历年逐日最低气温和霜日数据、地理信息和国民经济统计数据,利用专家打分和层次分析等方法,借助GIS技术,综合分析霜冻致灾危险性、承灾体易损性、孕灾环境敏感性和防灾减灾能力等四方面影响因子,得到山南市霜冻灾害风险区划。结果表明,山南市霜冻高风险、次高风险区主要分布于浪卡子,措美大部,错那西北部,隆子西部,洛扎西部,贡嘎西南部,扎朗和桑日北部,琼结和曲松南部,加查与桑日交接地带;中等风险区位于沿江河谷中部,东北部,南部边缘地区高海拔和低海拔缓冲区域。  相似文献   
56.
榆林市景观生态风险及其时空分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57.
根据河西地区14个气象站点1961-2015年的逐月气象观测资料,基于SPEI指数采用Mann-Kendall趋势检验法、反距离加权插值(IDW)等方法分析了近55年来河西地区年代际、四季干旱及空间变化特征,并探讨了ENSO 事件与该区干旱的关系。结果表明:在年代际变化上,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河西地区干旱次数增多、干旱程度加重。季节时间变化上,河西地区春、夏、秋季均呈干旱化趋势,春季干旱化趋势最为突出,夏季次之,冬季略呈变湿趋势。空间变化上,整个河西地区春季均呈干旱化趋势,而且大部分地区的春旱趋势极为显著,其中春旱趋势最显著的地方是金塔;冬季整个研究区趋于湿润化。各季节干旱高频区分别集中在:春季在金塔、民勤地区,夏季在河西西北部,秋季在河西中东部及西部的安西—玉门一线,冬季在101°E以西的河西地区。河西地区秋季SPEI与SSTA指数的相关性最为显著,春季次之,夏季最弱。ENSO事件发生强度与河西地区SPEI影响因子的多项式拟合关系表明,ENSO事件强度对温度的影响高于降水;其中在ENSO暖事件(厄尔尼诺事件)发生年份,气温有明显的上升趋势;在ENSO冷事件(拉尼娜事件)发生年份,少数年份降水有所增加,对气温的影响较弱。  相似文献   
58.
59.
《农村经济与科技》2015,(11):138-141
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是连接农户与市场的桥梁和纽带,是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的骨干力量,也是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之一。对自治区及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发展的现状、空间分异规律及其空间分异的成因进行了系统分析,以推动新疆农业经营主体健康发展、制定扶持政策和缩小地区间差异为目标,有针对性地提出新疆龙头企业培育的政策扶持措施及相关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60.
利用Landsat TM影像数据,结合乌审召气象站的气象资料,分析了苏贝淖流域植被覆盖变化以及可能的影响因素,在小尺度流域层面上探讨了干旱半干旱地区地下水系统排泄区湖淖流域植被变化与气候因子、人类活动的关系。结果表明:1)时间尺度上,2000-2007年间苏贝淖流域年均NDVI呈增长趋势;2)空间尺度上,植被覆盖在2000-2007年里整体改善、局部恶化,退化区主要分布在可能受到工业活动开采地下水影响的苏贝淖、奎生淖、乌审旗碱厂附近,但之后的2009-2011年间植被覆盖由局部退化发展为整体退化,水体面积也逐渐缩减,佐证了地下水开采对植被覆盖产生一定程度负面影响的论点;3)NDVI在月份尺度上与气温、降水存在显著的相关性,且与气温的相关性大于降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