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7104篇
  免费   1103篇
  国内免费   1067篇
林业   11666篇
农学   2527篇
基础科学   6204篇
  3287篇
综合类   42552篇
农作物   1748篇
水产渔业   4300篇
畜牧兽医   12633篇
园艺   3293篇
植物保护   1064篇
  2024年   245篇
  2023年   920篇
  2022年   945篇
  2021年   1069篇
  2020年   1244篇
  2019年   1749篇
  2018年   690篇
  2017年   1481篇
  2016年   1820篇
  2015年   2116篇
  2014年   4958篇
  2013年   4641篇
  2012年   5631篇
  2011年   6306篇
  2010年   6146篇
  2009年   6867篇
  2008年   6798篇
  2007年   6109篇
  2006年   6145篇
  2005年   5343篇
  2004年   3076篇
  2003年   2851篇
  2002年   1914篇
  2001年   1901篇
  2000年   1443篇
  1999年   939篇
  1998年   771篇
  1997年   526篇
  1996年   510篇
  1995年   501篇
  1994年   476篇
  1993年   420篇
  1992年   342篇
  1991年   295篇
  1990年   427篇
  1989年   575篇
  1988年   222篇
  1987年   181篇
  1986年   121篇
  1985年   116篇
  1984年   80篇
  1983年   78篇
  1982年   62篇
  1981年   45篇
  1980年   41篇
  1979年   19篇
  1978年   18篇
  1977年   16篇
  1976年   21篇
  1975年   2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991.
杨树在长江流域栽植比较普遍,但是长期以来杨树的经营管理比较传统,重栽轻管,经营水平比较低,受市场冲击较大,影响了杨树的生产规模。通过林下经济的模式探索林下种植车前草,不仅增加了收入,还改善了林地条件,促进了杨树的生长。本文介绍了车前草的生物学特性,总结了杨树套种车前草的栽培模式,以期对同类营林者有所启迪。  相似文献   
992.
[目的]探究特殊生态脆弱区——滇桂黔石漠化片区的生态系统碳储量时空演变规律及其驱动因子,为科学评估其生态治理效果、优化土地利用格局、提高生态系统碳储量、提升生态系统碳汇能力等提供理论参考。[方法]综合运用土地利用转移矩阵、InVEST模型和地理探测器等方法,分析滇桂黔石漠化片区1990—2018年土地利用变化特征、生态系统碳储量时空演变规律及空间分异驱动因子。[结果]滇桂黔石漠化片区城市建设蓬勃发展,石漠化治理效果良好。研究期内,建设用地和水域面积分别增加116.38%和76.40%,以石漠化裸岩石质地为主的未利用地则减少47.45%并主要转化为草地和林地;滇桂黔石漠化片区生态系统碳储量呈波动下降趋势,2018年降至30.61亿t,较1990年减少了0.52%。建设用地扩张对耕地和林地的侵占是碳储量减少的主要原因;滇桂黔石漠化片区生态系统碳储量空间分布差异明显,始终维持西南较高、南部次之、北部较低的空间分异特征,整体依次对应云南片区、广西片区以及贵州片区;滇桂黔石漠化片区生态系统碳储量空间分布差异受自然地理要素和社会经济要素共同作用,但人类活动影响最为显著。“距离县中心”始终是影响力最...  相似文献   
993.
现如今,乡村的有效治理已经成为乡村振兴的重要基础,乡村治理也取得了巨大的成效。但是,乡村治理依然面临着乡村自主性不高,治理主体积极性弱,乡村人才、资源流失,传统人情机制难以改变等诸多问题。此时,标语口号凭借其自身优势,能够高效地融入乡村治理中,挖掘出乡村的内生潜力,适应新形势下乡村治理现代化的要求。为了明确标语口号是如何在乡村治理中发挥实效的,采用案例分析法,结合山西省L村的具体情况,从L村标语口号治理的主体动员逻辑、对象接受机制,深入分析了标语口号在乡村治理中的运行状况。结果表明,标语口号能够融入到乡村治理的各环节,符合乡村治理的运行逻辑,合理使用标语口号可以推动乡村治理的高效运行。  相似文献   
994.
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背景下,要想实现农村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就必须要正视农村经济发展全貌,立足农村经济发展实际现状,探索出更具创新性与实效性的农村经济发展道路,坚持以农业为本,提高对农业的重视程度,逐步实现农业生产现代化;秉承实事求是原则,引入和应用先进技术与设备,持续提升农村基础设施水平;依托人才培养,借助人才力量来推动农村经济发展;树立联合发展意识,全方位提升农村经济发展质量。  相似文献   
995.
996.
丰都旅游享誉全国,丰都经济社会发展丰年风顺,而只要钟情丰都,了解丰都,一般都不会省略漏掉社坛镇。春暖花开的时节,记者来到丰都县,不,准确地说是来到了社坛镇。该镇在丰都北部,与县城交通便捷。三月草长莺飞,广大干部在春耕大忙时节,“三进三同”,与农民一起植树,协助解决耕种所要的种子、肥料,指导新品种种养,晚上与村民一起收看全国“两会”新闻,构成一幅热烈、和谐的社坛春耕春播图。  相似文献   
997.
目前,农村相对来说还比较落后,发展的愿望尤其强烈。笔者认为,发展经济,唯一的捷径是艰苦奋斗,按照连续性发展规律办事,具体可分三步走。  相似文献   
998.
随着经济的发展,城市化进程加快,人们对于城市园林的要求逐渐增加,城市园林是人们在快节奏的生活中放松和休闲的重要场所,因此城市园林不仅提升了城市的魅力,同时具有艺术观赏性。城市园林经济对于国家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通过对城市园林经济的发展现状进行分析,提出了对于未来发展方向和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999.
【目的】分析平原造林工程实施对区域土地利用格局及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影响。 【方法】文章选择京承高速公路北京段沿线 10 km 范围为研究样带,基于 TM 遥感影像提取 的土地利用数据和平原造林图斑数据,运用 GIS 和景观格局分析软件分析平原造林工程实施 对土地利用格局及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影响。【结果】(1)平原造林工程占用的主要是自然 质量较低的耕地,其次为林地和建设用地。平原造林工程实施前后,研究区土地用地结构 发生变化,主要表现为林地面积增加、其他用地面积减少。(2)平原造林对研究区景观格局 有一定影响。景观尺度上,景观分布变得破碎和分散,形状变得不规则,景观分布变得不均 匀;斑块类型尺度上,耕地、园地、草地、水域和水利设施用地、建设用地和未利用地的面 积减少,林地面积增加,各类斑块变得分散和破碎,形状规则度降低。(3)研究区土地利用 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由造林前的 31.39 亿元提高到造林后的 31.86 亿元。【结论】平原造林工程 实施增加了研究区林地面积,提高了生态系统服务价值,但也加剧了区域景观的破碎性,降 低了区域景观多样性水平。研究结果可为后期新增林地的规划选址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000.
为探讨京津冀潮白河区域不同时期内的土地利用变化和生态系统服务(ES)的动态演变情况,采用土地利用动态度模型、当量因子法、敏感性指数法,分析该区域2001、2005、2009、2013年和2017年近20年来的土地利用数据。结果表明:在2001-2017年期间该区域耕地和农村居民点面积明显减少,城镇用地和水域面积明显增加;该区域的主要土地利用类型为耕地、农村居民点和城镇用地,且耕地和农村居民点的比例逐渐减少,城镇用地比例逐渐增大;城镇用地、工矿用地和水域的动态度呈现大幅增加趋势,农村居民点、耕地、草地和林地的动态度呈现较大幅的减少趋势。近20年来该区域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ESV)整体上呈现增加的趋势,水域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增加对该流域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变化起决定性作用。2001-2017年该区域内各地类的敏感性指数(CS)均小于1,敏感性指数从大到小依次为耕地 > 水域 > 林地 > 草地。综上,应根据该区域内土地利用变化对生态系统服务产生的影响,制定合理化政策、构建合理的土地利用格局,从而提升生态系统服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