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79篇
  免费   14篇
  国内免费   18篇
林业   22篇
农学   5篇
基础科学   83篇
  151篇
综合类   178篇
农作物   2篇
水产渔业   16篇
畜牧兽医   27篇
园艺   19篇
植物保护   8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15篇
  2021年   17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16篇
  2016年   22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17篇
  2013年   31篇
  2012年   24篇
  2011年   23篇
  2010年   32篇
  2009年   29篇
  2008年   34篇
  2007年   20篇
  2006年   28篇
  2005年   29篇
  2004年   13篇
  2003年   20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16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3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2年   2篇
  1979年   1篇
  1958年   3篇
  1957年   3篇
  1956年   1篇
  1955年   1篇
  1953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5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81.
<正>(一)稻田清整和消毒对养过鱼的稻田进行清整和消毒。即把鱼销售或者并坑以后, 放干鱼坑的水,把鱼坑里过多的污泥运到田里遍洒。每亩(包括种稻部分)用60-70公斤生石灰遍洒消毒;鱼坑不能放于的稻田,把鱼坑里过多的污泥运到田里遍  相似文献   
82.
高含沙河流管道穿越冲深设计与计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高含沙河流汛期常常发生大小大沙的高含沙洪水,由于高含沙洪水的性质不同于一般挟沙水流,在涨洪过程中常常出现强烈的河槽冲,在这样的河流上,管道设计埋深是保障穿越工程安全的重要参数之一,它与河流的冲恻深度有关,在长输管道的穿跨越设计规范中,对河道的冲刷计算是沿用60年代初期铁道部门研究提出的“64-1”公式,从工程角度出发,根据高含沙水流特点,对高含沙洪水冲刷的计算方法进行了分析,并对几种常用计算方法进行了理论分析比较和实例资料检验,分析表明,“64-1”公式不适用于高含沙水流条件,提出的以张瑞谨起动流速公式为基础的冲刷计算方法,与实例资料吻合较好。  相似文献   
83.
一、工程概况 黑泉水库位于青海省大通县境内,湟水支流北川河上游宝库河上。距西宁市75km,为“引大济湟”工程的骨干工程。坝址处于高山峡谷之中,海拔高程2800m左右。设计坝虽为混凝土面板堆石坝,最大坝高123.5m,总库容1.82亿m^2。  相似文献   
84.
紫色丘陵区不同弃土弃渣下垫面产流产沙试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采用野外放水冲刷试验法研究紫色丘陵区不同弃土弃渣下垫面产流产沙规律。结果表明:(1)不同下垫面条件的产流量、产沙量均随放水流量增大而增大;放水流量为5,10,15,20,25L/min时,产流量随时间推移均呈先增加后趋于平稳的变化,产沙量呈先增加后减小的变化,二者均存在波动现象,而产沙过程波动更为剧烈,呈现出多峰多谷特点。(2)土石比对产流量、产沙量的影响随放水流量增大而增强;相同条件下坡度越大,则产流量越大,产沙量亦越大;放水流量从5L/min增加到25L/min时,土质下垫面平均径流率、平均产沙率增加量均达到最大,而土石混合质下垫面增加量最小。(3)在产流量、产沙量与放水流量的经验方程中,25°土质下垫面产流量、产沙量增长率最大,分别为51.883,18.770,而35°土石混合质的增长率最小,分别为7.270,2.325。  相似文献   
85.
风化煤矸石坡面水土流失规律模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室内模拟径流冲刷试验,研究风化煤矸石坡面水土流失规律。结果表明:1)在设计径流量为2.0和2.5L/min时,坡面产流曲线呈现为“单峰”或“多峰”曲线,没有明显规律性,当设计径流量增大到3.0和3.5L/min时,坡面产流曲线多为“单峰”曲线,且峰值出现时间较早,具有相似的规律性;2)坡面平均产流量随设计径流量和坡度的增大而迅速增大,增长趋势符合幂函数关系,且设计径流量对坡面平均产流量的影响大于坡度;3)坡面平均产沙率随设计径流量和坡度的增大增长趋势明显,增长趋势符合幂函数关系,且设计径流量对坡面平均产沙率的影响大于坡度。研究结果可为工矿区水土保持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86.
藏东南高寒土坡面细沟水流输沙能力变化特征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探究高寒土坡面细沟侵蚀过程机理,建立科学的坡面细沟输沙能力因子模型,服务高寒坡面水土流失治理工作,以藏东南高寒土壤为研究对象,采用室内径流放水冲刷试验,探讨不同流量和坡度条件下细沟水流输沙能力特征。结果表明:(1)高寒土坡面细沟水流输沙能力的临界坡长随输沙能力的增加而变短,范围为3.27~8.31 m;坡度在15°~25°时,临界坡长大约稳定在5.0 m;(2)不同坡度下,高寒土细沟水流输沙能力与流量表现为明显的线性正相关关系(Tc=Aq);小坡度的输沙能力受流量的影响程度大于大坡度;(3)高寒土细沟水流输沙能力与坡度可以用指数方程较好地表示(Tc=-ae(-S/b+c),输沙能力随坡度的增大先快速增大,后逐渐过渡到平稳,当坡度达到15°时增幅平缓;(4)坡面细沟水流输沙能力可以用二元幂函数方程Tc=1697.83S0.491q1.043表示。通过本模型与其他模型的比较分析,ANSWERS模型在计算高寒土的坡面细沟水流输沙能力还值得商榷,本试验模型、Lei模型与Gao模型均能较好地模拟高寒区细沟侵蚀输沙能力。  相似文献   
87.
两种工程堆积体坡面细沟形态与产沙关系对比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探究不同土壤类型工程堆积体坡面细沟形态与水动力学参数及侵蚀产沙间的关系,选取沟宽、沟深、宽深比等作为细沟形态参数,在放水流量8、12、16、20 L·min-1和坡度32°条件下,对红土和塿土工程堆积体进行冲刷试验。结果表明:(1)两种堆积体坡面细沟沟宽、沟深在前24 min均发育迅速;随放水流量增大,沟宽和沟深均呈增大趋势,红土沟宽均值(较8 L·min–1)分别增加0.8%、19.3%、27.2%,沟深均值分别增加24.5%,126.2%,95.1%,而塿土则为3.7%、62.4%、108.2%和18.2%、87.9%、95.5%;红土沟宽、沟深与冲刷历时均呈极显著线性函数关系(R2>0.858,P<0.01),而塿土则为极显著对数函数关系(R2>0.689,P<0.01);(2)两种堆积体坡面细沟宽深比呈先波动(0~24 min)后(25~45 min)平稳的变化趋势;放水流量增至16 L·min-1,两种堆积体宽深比均值减幅最大(较8 L·min-1),红土最大减少了1.15,塿土最大减少了0.20;(3)两种堆积体坡面细沟水流剪切力、水流功率与沟宽、沟深均呈现幂函数关系(R2>0.602,P<0.01);径流剪切力更适合描述红土沟深的发育状况,而径流功率更能体现塿土沟宽的发育过程;(4)两种堆积体坡面累计产沙量与沟宽和沟深均呈极显著线性函数关系(R2>0.897,P<0.01);沟宽、沟深对红土坡面累计产沙量的贡献率分别为84.9%、15.1%,对塿土则为22.5%和77.5%;该研究可为不同土壤类型工程堆积体坡面水土保持措施合理配置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88.
东北黑土区横垄坡耕地的产流产沙过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在漫川漫岗黑土区开展横垄坡耕地冲刷试验研究,为黑土地保护工作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采用野外现场放水冲刷试验,研究了10,30,50和70 m横垄坡耕地径流小区,在不同上方来水量下的产流、产沙过程。[结果] 3种冲刷流量(0.34,0.67和1.00 L/min)条件下的径流系数和含沙量均随坡长的增加持续波动,但不同冲刷流量达到稳定的大小和时间不同;累积产流量和累积产沙量均随冲刷流量的增强而增大,但相同冲刷流量下受坡长变化影响二者最大值出现的坡长却不同;冲刷流量为0.34 L/min时,10,30,50和70 m这4种坡长的径流系数和含沙量相关性均显著;累积产沙量随累积流量的增加而增加,坡长越短,且线性关系越强。0.34 L/min冲刷流量侵蚀量大小顺序依次为:30 m>10 m>70 m>50 m;冲刷流量为0.67和1.00 L/min侵蚀量大小顺序为:30 m>50 m>70 m>10 m。1.00 L/min冲刷流量情形下30 m坡长侵蚀量是10 m坡长的4.2倍。[结论] 坡面侵蚀量随冲刷流量增大而增大,30 m坡长是横垄坡耕地侵蚀的临界坡长,细沟发育是横垄坡耕地坡面土壤侵蚀的主要来源。  相似文献   
89.
Silwet*系列产品是一种有机硅表面活性剂。具有超级展扩和润湿性能,能够让喷洒的农药更好地附着在叶片上。相对于传统表面活性剂。该产品可通过气孔更快渗透而耐雨水冲刷。这种出色的铺展能力。意味着只需少量的农药就可以获得理想的覆盖和防治效果。  相似文献   
90.
1.蔬菜大棚土壤盐渍化的原因1.1环境条件密闭大棚内的土壤由于受棚膜的限制,环境条件密闭,蒸发量小,且不受降雨等自然环境条件的影响,土壤中的盐分不能随雨水冲刷流失和淋溶渗透到深层土壤中去,而是残留在耕层土壤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