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130篇
  免费   354篇
  国内免费   510篇
林业   598篇
农学   807篇
基础科学   175篇
  505篇
综合类   4276篇
农作物   577篇
水产渔业   406篇
畜牧兽医   1845篇
园艺   443篇
植物保护   362篇
  2024年   88篇
  2023年   318篇
  2022年   339篇
  2021年   311篇
  2020年   290篇
  2019年   321篇
  2018年   163篇
  2017年   332篇
  2016年   352篇
  2015年   320篇
  2014年   441篇
  2013年   444篇
  2012年   579篇
  2011年   568篇
  2010年   528篇
  2009年   510篇
  2008年   1132篇
  2007年   706篇
  2006年   419篇
  2005年   374篇
  2004年   207篇
  2003年   201篇
  2002年   169篇
  2001年   144篇
  2000年   110篇
  1999年   76篇
  1998年   74篇
  1997年   71篇
  1996年   62篇
  1995年   51篇
  1994年   59篇
  1993年   31篇
  1992年   42篇
  1991年   40篇
  1990年   35篇
  1989年   27篇
  1988年   9篇
  1987年   17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7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3篇
  1979年   3篇
  1966年   1篇
  1965年   3篇
  1958年   1篇
  1957年   2篇
  1955年   1篇
  195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99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41.
中国农田土壤的有效锌含量及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土壤有效Zn含量是土壤整体营养状况的一个重要评价指标,明确中国土壤有效Zn含量的时空分布特征,针对缺锌的土壤类型和区域采取有效的补Zn措施,可以实现微量营养元素的精准施肥。本研究以中国农业生态站监测点的数据为基础,分析了土壤有效Zn含量的时空差异,探讨了土壤类型、土地利用方式、土壤理化性质(有机质、pH值、有效N、有效P、有效K与阳离子交换量-CEC)对土壤有效Zn含量时空变化的影响。结果显示,中国土壤有效Zn含量整体上处于中等水平,呈南高北低,东高西低的分布趋势,与全国范围内土壤pH值分布、干湿区划分及土壤类型地带性分布有很好的相关性;在时间序列上,从2005年到2015年,土壤有效Zn含量呈上升趋势;土壤类型及土地利用方式不同,土壤有效Zn含量存在显著差异,不同土类中,水稻土和红壤的有效Zn含量较高,土地利用方式中,水田的土壤有效Zn含量最高;土壤理化指标中,土壤pH值和土壤有机质对土壤有效Zn含量有显著影响。风沙土、草甸风沙土、黄绵土等土类及水浇地和旱地等土地利用方式,要注重Zn肥的补充,并可通过土壤pH值的调整及施用农家肥等措施来提高土壤有效Zn含量。  相似文献   
942.
农业机械化能否改善农业劳动力错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业劳动力是农业资源中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探究农业机械化对农业劳动力错配的影响,有利于更好地改善农业劳动力错配,促进农业经济发展。利用2003—2017年29个省市的面板数据,采用LSDV、固定效应模型和差分GMM计量方法,测算农业劳动力错配指数,分析农业劳动力错配程度的时空差异,探讨农业机械化对农业劳动力错配的影响及地域差异。结果表明:农业劳动力错配有明显的时空差异。在时间上,2003—2017年中国农业劳动力错配程度由0.63降为0.32,整体配置呈现越来越合理的状态,且2011年之后错配改善效果最为明显。在空间上,东部地区年均农业劳动力错配程度为0.73,中西部错配程度为0.33,严重错配地区主要集中于东部;农业机械化能显著改善农业劳动力错配,且农业机械化对农业劳动力错配的影响存在地域差异,表现为农业机械化主要改善东部地区的农业劳动力错配,对中西部地区的影响效果较小。此外,农业工资水平和农产品价格水平均能有效改善农业劳动力错配。因此,提出要因地制宜改善农业劳动力错配,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充分推动农业劳动力向农业高效产业配置,保障农业就业人员基本工资,有效推动农产品生产交易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943.
利用海冰密集度资料和海冰范围指数,分析了3月北半球海冰在1979-1995年和1996-2014年2个时间段内的变化趋势以及趋势差异的区域特征.结果表明:北半球3月总海冰范围以稳定速率减少,速率无明显加速.而各个分海域的海冰变化表现出一定的区域差异.其中,巴伦支海海冰在2个时期内以稳定的速率减少;白令海海冰不减反增;鄂霍次克海海冰缩减速度在后期减小;圣劳伦斯湾的海冰范围在90年代中期以前显著增大,后期缓慢缩减. 3月海冰趋势变化的空间特征与同期表面气温和表面风场的趋势变化相一致.  相似文献   
944.
为考察200L的中试培养箱和200mL的烧杯下藻类生长的差异,将含藻原水分别接种至营养(N,P,Fe)加富的烧杯、无加富的烧杯、加富的中试水箱和无加富的中试水箱4组容器培养,控制光暗比、温度、搅拌次数完全相同,检测培养周期叶绿素质量浓度与藻密度,绘制藻生长曲线.结果表明:烧杯中,加富组的ρChl-a质量浓度高达20000μg/L,蓝藻丰度高达96%,空白组ρChl-a的质量浓度为12000μg/L.中试水箱中,对照组与加富组ρChl-a的质量浓度无明显差异,最大值分别为49μg/L与63μg/L,种群结构与原水接近.方差分析表明:营养的F值仅为1.81,空间的F值高达22.32,空间对藻生物量的影响是决定性的.与空间相关的物种多样性、生态稳定性、环境恢复能力等因素是导致藻类生长量差异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945.
【目的】土壤盐渍化是制约作物生产的重要非生物胁迫因子之一,高粱耐盐性强,进行高粱耐盐基因挖掘及分子机制研究是开发和利用盐渍土壤的有效途径,通过转录组测序分析与高粱耐盐相关的基因调控机制和代谢通路,挖掘高粱耐盐潜力。【方法】 通过以筛选出的极耐盐品种八叶齐和盐极敏感品种PL212为试验材料,采用盆栽沙培,在播种后20 d(5叶期)采用180 mmol·L -1的 NaCl 溶液漫灌模拟盐逆境,盐胁迫48 h后取幼叶,并连同对照(未经过盐处理)的同期幼苗共4个样品提取RNA,进行转录组测序,采用qRT-PCR方法对测序结果进行验证。 【结果】 耐盐和盐敏感材料分别在盐渍和非盐渍处理下的4个样品间共检测到1 338个差异表达基因,包括819个上调基因和519个下调基因。聚类分析发现在应答盐渍胁迫逆境时,5个依赖性氧合酶超家族蛋白、4个富含半胱氨酸的激酶、3个谷胱甘肽S-转移酶和3个重金属运输/解毒超家族蛋白相关基因表现出明显的上调表达和下调表达,还发现1个K +转运蛋白基因在耐盐调节中起着重要作用。GO分析发现在15 418个基因中获得4 528个有效GO注释条目,同时耐盐和盐敏感材料在遭受盐逆境时的生物过程、细胞组分和分子功能3个方面均存在较大差异。生物过程中代谢过程、细胞过程耐盐材料明显高于盐敏感材料,耐盐材料的生理过程中较盐敏感材料增加了多生物过程和定位这两个过程,很可能与耐盐材料盐抗性较强密切相关。差异基因KEGG分析结果显示耐盐和盐敏感材料在对照和盐渍胁迫条件下的苯丙烷类生物合成、苯丙氨酸代谢、类黄酮生物合成3个途径中差异基因表达较多,可能是造成耐盐和盐敏感材料耐盐性差异较大的重要原因。 【结论】 高粱耐盐调控基因表达涉及生物过程、细胞组分和分子功能多个方面,生物过程和定位这两个过程是提高高粱耐盐性的关键;苯丙烷类生物合成、苯丙氨酸代谢、类黄酮生物合成3个途径的基因表达很可能是造成盐害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946.
郭强  王英哲  陈晶晶  周仂  徐博 《草地学报》2019,27(5):1138-1146
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 L.)是一种多年生豆科苜蓿属牧草,利用紫花苜蓿细胞质雄性不育系育种有着重要意义,相关microRNA的鉴定工作是研究其分子机制的重要内容。本试验以培育的紫花苜蓿细胞质雄性不育系MSGN1A及其同型保持系MSGN1B的花蕾为试验材料,采用small RNA测序技术对MSGN1A及MSGN1B在花药发育阶段的鉴定差异表达microRNA以及差异表达microRNA靶基因功能进行注释。结果表明:共计检测到1 478个miRNA,其中known miRNA 1 351个,novel miRNA 127个;筛选出差异表达miRNA 130个,包括90个上调表达的miRNA和40个下调表达的miRNA;差异表达micro RNA靶基因主要涉及的通路有:“代谢过程”、“细胞过程”、“信号生物过程”、“植物激素信号传导”、“氧化磷酸化”和“淀粉蔗糖代谢”等。差异表达microRNA靶基因的功能主要是调控花药的发育,其次是调控花期以及信号传导,而差异表达microRNA靶向的转录因子中多为控制花期、花药发育和信号传导等过程的因子,对不育系的败育起到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947.
以长白落叶松为对象,采用代谢组测序技术分析干旱条件下长白落叶松的代谢物质的变化。利用PEG模拟干旱胁迫后在0、24、48、96 h取样,获得0 h与24 h、0 h与48 h、0 h与96 h、24 h与48 h、24 h与96 h、48 h与96 h共6组代谢产物对比数据。不同时间结果显示差异代谢物数量分别为68、67、64、74、11、15种,其中上调的差异代谢物数量分别为46、26、15、3、4、13,下调的差异代谢物数量为22、41、49、71、7、2,获得KEGG注释的差异代谢物数量分别为7、5、5、10、1、2。24 h对比于0 h出现上调代谢物质最多,分别注释到糖类代谢、甘油磷脂代谢、亚麻酸代谢等通路中,其它对比组结果中能获得KEGG注释的差异代谢物几乎都为发生下调的代谢物质,注释到的通路有脂肪酸、不饱和脂肪酸、角质、小檗碱和蜡质的生物合成,萜类、酮体、磷酸肌醇和甘油磷脂代谢等,而部分被注释到糖类代谢,亚麻酸代谢,a-亚麻酸代谢等通路的代谢物质前24 h上调,之后下调。  相似文献   
948.
【目的】研究四明山国家森林公园游客游憩动机类型及差异,为四明山国家森林公园旅游产品升级转型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法对四明山国家森林公园游客游憩动机进行实地调研,利用SPSS22.0软件对问卷调查结果开展描述统计分析、探索性因子分析、均值计算、独立样本t检验和单因素方差分析,使用AMOS21.0软件进行验证性因子分析。【结果】四明山国家森林公园游客的5个游憩动机均值表现为健康放松4.37>社会交往4.03>学习教育3.96>自我实现3.86>逃避压力3.79;不同学历游客在逃避压力动机上存在显著差异(P<0.05),不同职业游客在学习教育、自我实现以及逃避压力动机上均存在显著差异(P<0.05),不同家庭年收入的游客在学习教育、社会交往及健康放松动机上存在显著差异(P<0.05)。【结论】健康放松是四明山国家森林公园游客体验森林游憩活动的首要驱动因素,其次为社会交往、学习教育和自我实现,而逃避压力位居最后。在维护森林生态安全前提下,建议四明山国家森林公园开发森林康养、森林研学、森林度假、森林养老和森林体育等旅游产品。  相似文献   
949.
试验以一种酿酒葡萄为原料,利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HS-SPME/GC-MS)检测了不同可同化氮含量(200、300、400 mg/L)、酵母多糖(150、250、350 mg/L)、发酵温度(14、18、22℃)、初始pH值(3.3、3.5、3.7)和SO2添加量(40、70、100 mg/L)处理发酵酒样中的挥发性香气化合物,探讨了复合酿造因子对贵人香干白葡萄酒主要香气物质含量的影响关系。结果表明,300 mg/L的可同化氮有利于高级醇、酯类、单萜化合物的积累;酵母多糖添加量为250 mg/L时,单萜化合物质量分数达到最大值(198.54μg/L);发酵温度从14℃升高到22℃时,高级醇含量显著升高,酯类和单萜含量显著降低;提高葡萄汁初始pH有利于单萜化合物的积累,不利于高级醇、酯类的生成;添加70 mg/L的SO2时,单萜化合物质量分数最高(181.73μg/L)。正交试验极差分析表明,发酵温度和SO2添加量对高级醇含量影响较大;发酵温度与可同化氮对酯类香气物质含量的影响较大,酵母多糖和pH值对单萜类香气物质含量影响较大。各处理组间的聚类分析可知,可同化氮和酵母多糖对主要香气化合物的影响关联度较高、葡萄汁初始pH值和SO2添加量关联度较高。较低的发酵温度有利于酒样中香叶醇、异戊醇、苯乙醇、辛酸乙酯的生成,添加中等浓度的可同化氮和酵母多糖可促进乙酸异戊酯、乙酸己酯和己酸乙酯的合成,较高的初始pH值有利于芳樟醇、香茅醇和香叶醇的积累。综合分析,发酵温度18℃、初始pH值3.5、70 mg/L SO2、300 mg/L可同化氮、250 mg/L酵母多糖酿造贵人香干白葡萄酒,可有效促进酒样中主要香气化合物的合成释放。  相似文献   
950.
为探究水溶性β-葡聚糖对酿酒葡萄‘贵人香’果实品质的影响,于花后53和60 d分别全冠喷施质量浓度为0 (对照)、300、400、500 mg·L-1的水溶性β-葡聚糖溶液,在花后60、67和95 d采样,研究不同处理对浆果理化指标、糖苷酶及挥发性化合物的影响。结果表明:喷施水溶性β-葡聚糖溶液后,不同采样期浆果中pH、可溶性固形物、总糖、总酚、总游离氨基酸和酵母可同化氮含量,与对照相比均有提高,其中400 mg·L-1处理的影响最显著,上述指标较对照分别增加7.02%、18.99%、18.75%、8.55%、35.96%和17.05%;同时,不同采样期葡萄皮中β-D-葡萄糖苷酶活性、二糖苷酶活性、挥发性化合物含量和种类较对照均显著增加,其中400 mg·L-1处理葡萄果实β-D-葡萄糖苷酶活性较对照增加38.01%,3种二糖苷酶总活性增加28.72%,挥发性化合物含量增加31.18%;除正己醛和2-己烯醛外,其他标志性差异挥发性化合物的含量与糖苷酶活性之间均呈现正相关关系。香气特征分析显示,400 mg·L-...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