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1187篇
  免费   1327篇
  国内免费   2516篇
林业   3950篇
农学   6641篇
基础科学   4305篇
  1696篇
综合类   30501篇
农作物   4832篇
水产渔业   1742篇
畜牧兽医   15309篇
园艺   5013篇
植物保护   1041篇
  2024年   460篇
  2023年   1466篇
  2022年   1441篇
  2021年   1503篇
  2020年   1423篇
  2019年   1971篇
  2018年   904篇
  2017年   1433篇
  2016年   1660篇
  2015年   2078篇
  2014年   3857篇
  2013年   3323篇
  2012年   4791篇
  2011年   4815篇
  2010年   4746篇
  2009年   4963篇
  2008年   5063篇
  2007年   4254篇
  2006年   4324篇
  2005年   3792篇
  2004年   3174篇
  2003年   3014篇
  2002年   1895篇
  2001年   1666篇
  2000年   1052篇
  1999年   708篇
  1998年   707篇
  1997年   631篇
  1996年   571篇
  1995年   560篇
  1994年   511篇
  1993年   389篇
  1992年   361篇
  1991年   339篇
  1990年   325篇
  1989年   325篇
  1988年   121篇
  1987年   81篇
  1986年   51篇
  1985年   64篇
  1984年   48篇
  1983年   26篇
  1982年   25篇
  1981年   25篇
  1980年   23篇
  1979年   14篇
  1978年   5篇
  1965年   6篇
  1957年   18篇
  1953年   7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为明确不同种植密度对机采辣椒品种性状、产量的影响,以适宜机采的辣椒‘辣研102’为研究对象,设置4个种植密度(P0:38 480株/hm2、P1:51 307株/hm2、P2:76 961株/hm2、P3:102 615株/hm2),分别于贵阳、遵义两地开展田间小区试验。结果表明,随着种植密度的增加,辣椒株高呈增加趋势,茎粗呈下降趋势。辣椒根部、地上部生物量均在高密植条件下(P3)时达到最小。辣椒的发病率与病情指数均随种植密度的增加而显著提高,高密植处理条件下(P3)达到最大,发病率分别为41.67%(贵阳)、43.33%(遵义),病情指数分别为31.05%(贵阳)、29.86%(遵义)。过高的种植密度导致单株辣椒光合作用大幅下降:P1、P2、P3处理条件下光合速率分别较P0处理显著降低13.94%、24.73%、29.66%(遵义);P1、P2、P3处理条件下辣椒叶片蒸腾速率较P0降低10.02%、19.81%、42.12%(贵阳)。辣椒总产量随种植密度增加而显著提高,而商品果产量随种植密度的增加呈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商品果产量在P1条件下获得最大值,相对于P0、P2、P3贵阳辣椒商品果产量显著提高了16.43%、32.81%、41.67%,遵义提高了20.25%、26.67%、61.02%。综合辣椒生长与商品果产量,贵州机采辣椒‘辣研102’最佳种植密度为51307株/hm2。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不同氮肥施入量及基追比对小麦倒伏性状及产量的影响,对增加小麦产量、提升籽粒品质具有重要意义。【方法】分别对种植田块氮肥施入量及基追比两个因素进行随机区组设计。氮肥施入量共设置四个不同水平;而在基追比共设置四个水平。分析小麦倒伏率及倒伏程度、基部节间形态特征及抗倒指数、茎秆基部节间干重、籽粒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结果】在氮肥施入量为135-225kg/hm2这一范围内,随着氮肥施入量的增加、前期基肥量的提升,小麦株高、重心高度以及基部节间长度均有所提升,在氮肥施入量为225kg/hm2、基追比为5:5时,小麦基部节间茎壁厚度以及粗度达到了最大值,在氮肥施入量继续增加的情况下,小麦茎壁厚度以及粗度并未持续增加。在氮肥施入量超过225kg/hm2时,小麦倒伏率及倒伏程度将明显提升。在氮肥施入量为135kg/hm2-225kg/hm2时,在基追比相同的情况下,随着氮肥施入量的增加,小麦籽粒产量呈增加趋势,在氮肥施入量超过225kg/hm2时,小麦籽粒产量略微降低。在氮肥施入量为225kg/hm2、基追比为5:5时小麦产量达到了最大值。【结论】在氮肥施入量为225kg/hm2,基追比为5:5时,田间小麦群体结构较为合理、茎秆节间具备良好的综合抗倒性,可有效降低小麦茎秆倒伏率,减轻小麦倒伏程度,便于实现高产稳产。  相似文献   
3.
以烧鸡为关键词,销量从高到低为序作为排名依据检索淘宝全网,依次提取前100名店铺的数据及宝贝量价详情。在对烧鸡类地理产品网络零售品牌、销量、价格及包装数据进行分析的基础上,从地域差异角度讨论其网商发展现状与特征,发现各地区烧鸡类地理产品网络零售处于不同发展阶段并显示出不同表征,并在此基础上针对地理产品网络零售现存问题提出对策,以期为促进烧鸡类地理产品网商市场健康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以食葵不育系17-A26为母本、恢复系17-C19为父本,构建P1、P2、F1、F2、B1和B2 6个世代群体,研究了产量相关性状盘径、单株总粒数、结实率、百粒重、粒长和粒宽的后代变异及遗传率。结果表明,6个性状均为数量性状,变异幅度排序为单株总粒数>粒长>盘径>结实率>百粒重>粒宽,狭义遗传率排序为百粒重>粒长>单株总粒数>粒宽>盘径>结实率。根据遗传进度结果,百粒重、粒长、单株总粒数和粒宽宜早代根据表型选择,盘径宜晚代选择,结实率宜晚代结合多环境联合选择。  相似文献   
5.
《土壤通报》2020,(3):656-660
为了探讨竹炭对厨余垃圾好氧堆肥过程的影响,向厨余垃圾添加稻草调节堆肥原料初始含水率为70%后,分别添加0%和5%的竹炭(竹炭与堆肥原料湿基比)进行为期15 d的好氧堆肥,研究了堆肥过程中堆体温度、厨余垃圾和稻草有机物降解率及堆肥腐熟程度的变化。结果表明:竹炭的添加增加了厨余垃圾好氧堆肥高温(> 55℃)持续时间,且高温阶段的前4天,添加5%竹炭堆体温度都明显高于对照;竹炭的添加提高了堆肥过程中有机物的降解率,堆肥结束时,与添加5%竹炭堆体其厨余垃圾和稻草的有机物降解率分别比对照提高了20.6%和29.2%,表征腐熟化程度的SUVA254和SUVA280值分别提高了15.6%和12.4%。以上结果表明,竹炭的添加促进了厨余垃圾堆肥过程有机物的降解,提高了堆肥产品的腐熟程度。  相似文献   
6.
《现代园艺》2020,(3):50-52
首先对婺源油菜花资源进行分析,发现其对发展乡村赏花游具有相对优势;其次,通过对婺源近年来旅游接待数据、旅游产品纵向及横向周边赏花游产品(市场)分析,发现婺源油菜花旅游产品处于生命周期的"停滞"阶段,亟需优化升级;最后,提出丰富赏花内涵增强其体验性是婺源油菜花产品优化方向。  相似文献   
7.
以巨峰葡萄为试材,在生长中期对葡萄叶片喷施"植宝素"含氨基酸水溶肥,对其应用效果进行了全面调查。结果表明,对巨峰葡萄叶片正反面喷施"植宝素"含氨基酸水溶肥可以改善葡萄叶色、果实着色等生育性状,并促进葡萄果实发育,有效提升坐果率、单穗粒数、百粒重等指标,同时有明显的增产效果。  相似文献   
8.
李艳平 《中国饲料》2021,1(13):144-147
全球一体化发展趋势给饲料企业跨境电商业务的拓展,提供了新的机遇和发展空间。在更开放的国际市场环境下,饲料产品的市场推广和品牌影响力都会得到进一步提升。跨境电商模式的选择将决定饲料企业国际市场开拓的成败,在现有的B2B等电商模式下,饲料产品跨境电商成本无法得到有效控制,物流效率也无法得到保证。为此,本文从成本控制和用户体验的角度出发,设计一种全新的M2C+海外仓的跨境电商模式,旨在缩短供应链长度和产品交付时间的同时,显著降低跨境电商的各项成本。为保证全新电商模式的顺利推广和使用,还要从数字资源整合、跨境电商流程规范及平台窗口建设等方面加以完善,全面提升饲料产品海外市场的竞争力。 [关键词] 全球一体化|饲料产品|跨境电商|M2C|海外仓  相似文献   
9.
不同施肥处理对马铃薯农田土壤理化性状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了探究不同施肥处理对马铃薯农田土壤理化性状及产量的影响,试验地采用马铃薯连作模式,设置3个施肥处理,即:单施化肥(T)、有机肥配施化肥(YTF 1/2)、全量有机肥(YTF)。结果表明:在不同施肥处理下马铃薯农田土壤的理化性质和马铃薯产量发生了变化,其中变化最为明显的土壤指标有土壤容重、孔隙度、饱和导水率、有效磷。YTF处理较T处理可分别显著(P<0.05)降低土壤容重16.8%,增加土壤孔隙度12.7%,提升饱和导水率25.3%。YTF处理可显著提升土壤有效磷含量43.0%,但各处理间土壤pH、有机碳、全氮、全磷、碱解氮、速效钾之间差异并未达到显著水平。同时,较之T处理,YTF处理亦可显著提升土壤团聚体含量。YTF和YTF 1/2处理可分别较T处理提升马铃薯产量24.6%和12.8%。因此,施用有机肥不仅可以改善土壤结构,改良土壤物理性状,亦能促产增收。  相似文献   
10.
为探明长江中游玉米籽粒机械直收适宜品种与配套农艺措施,2018—2019年选用不同玉米品种,测定不同机收时间下玉米关键农艺性状、产量及机收质量指标。结果表明,收获时间对春玉米机收产量与机收质量均有显著影响。延迟1周收获后籽粒容重显著增加,机收产量显著提高,2年平均提高9.72%;而延迟2周收获则有降低机收产量的趋势。2年收获时杂质率总体≤3%,而机收籽粒破碎率与损失率均>5%,是该区域春玉米籽粒机收面临的主要问题。籽粒厚度、籽粒含水率和百粒重是影响机收籽粒破碎率的关键性状,三者与机收籽粒破碎率均呈显著的倒二次曲线关系;玉米的倒伏率、穗位高和重心高度是影响机收损失率的关键性状,倒伏率与机收损失率呈显著正相关,而穗位高和重心高度与机收损失率均呈显著的二次曲线关系。延迟收获能显著降低籽粒含水量,从而降低籽粒破碎率,但继续延迟收获有增加倒伏的风险。综上,长江中游春玉米成熟后适时延迟7~10 d收获,可有效降低籽粒含水量与机收籽粒破碎率,提高玉米籽粒机收产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