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306篇
  免费   314篇
  国内免费   648篇
林业   666篇
农学   1220篇
基础科学   1280篇
  1369篇
综合类   8138篇
农作物   848篇
水产渔业   286篇
畜牧兽医   1262篇
园艺   856篇
植物保护   343篇
  2024年   113篇
  2023年   364篇
  2022年   469篇
  2021年   512篇
  2020年   477篇
  2019年   452篇
  2018年   262篇
  2017年   413篇
  2016年   547篇
  2015年   616篇
  2014年   897篇
  2013年   805篇
  2012年   976篇
  2011年   924篇
  2010年   887篇
  2009年   858篇
  2008年   764篇
  2007年   588篇
  2006年   548篇
  2005年   572篇
  2004年   517篇
  2003年   525篇
  2002年   437篇
  2001年   520篇
  2000年   340篇
  1999年   241篇
  1998年   236篇
  1997年   224篇
  1996年   176篇
  1995年   144篇
  1994年   158篇
  1993年   109篇
  1992年   121篇
  1991年   130篇
  1990年   135篇
  1989年   98篇
  1988年   19篇
  1987年   8篇
  1986年   27篇
  1985年   7篇
  1984年   6篇
  1983年   4篇
  1981年   3篇
  1965年   8篇
  1958年   6篇
  1957年   15篇
  1956年   3篇
  1955年   4篇
  1953年   1篇
  195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71.
《农业新技术》2005,(5):18-18
1.大白菜:在大白菜播后苗前,用60%丁草胺100mL67m2处理土壤,对杂草有良好的防除效果,对大白菜基本安全.并减少了由于人工除草所造成的机械损失.由于大白菜出苗快,应在播后立即施药.  相似文献   
72.
湛迈城  向佐湘 《草业科学》2018,(6):1393-1399
针对湖南地区交播草坪春季平稳转换难的问题,以湖南地区常用的‘兰引3号’结缕草(Zoysia japonica‘Lantai No.3’)交播草坪为研究对象,通过喷施不同浓度的‘抹绿’,拟达到抑制一年生黑麦草潘多拉(Lolium multiflorum‘Panterra’)和多年生黑麦草蒙特利(L.perenne‘Monterey’)生长的目的,为‘兰引3号’结缕草的返青生长创造条件,从而顺利完成草相转换。结果表明,施药后随着时间的推移,交播草坪的归一化植被指数和绿色指数均先降低后升高,黑麦草体内丙二醛含量不断积累,相对电导率增大,黑麦草密度下降,‘兰引3号’结缕草密度增加。两个不同的黑麦草品种的交播草坪春季转换时,‘抹绿’最佳施用浓度为3×10~(-2) mL·m~(-2);在此浓度下,草坪草为‘潘多拉’的交播草坪45d完成转换,草坪草为‘蒙特利’的交播草坪60d完成转换。这表明适宜浓度的‘抹绿’能有效抑制黑麦草生长,促进草相平稳转换。这为草坪过渡气候带地区草坪交播技术的推广应用提供理论支持和技术指导。  相似文献   
73.
为了提高胡萝卜种植效益,以红樱2号为试验材料,设置平畦栽培和起垄栽培2个处理,分析起垄栽培对胡萝卜产量、收益、灌溉水利用率、灌溉水经济效益、病害、土壤微环境及机械化采收的影响.结果表明,起垄栽培可明显促进胡萝卜植株生长,总产量、一等品产量、灌溉水利用率和灌溉水经济效益分别较平畦栽培显著提升12.72%、55.75%、1...  相似文献   
74.
为了响应农业农村部关于“科技壮苗”的有关要求,全面提高因晚播造成的冬小麦分蘖不足,了解晚播冬小麦发育的各种限制因素,促进夏粮丰收。受2020年夏秋季节降水量异常偏多的影响,黄淮海地区的田间土壤湿度较大,部分地块积水较多,土壤条件无法满足小麦正常播种的需求。为了应对特殊天气条件对小麦播期推迟造成的影响,文章根据不同土壤条件,从品种选择、肥料供应、冬前管理、返青期管理、麦田杂草防除以及后期“一喷三防”等方面提出相应的具体管理措施。通过加强后期田间管理,弥补先天不足,克服不可抗力引起的小麦晚播给正常生产带来的诸多不利因素,增强植株的抗病性,培育健壮植株,方能为后期培育大穗、增加粒重打下良好基础,实现小麦丰产丰收。  相似文献   
75.
近年来,小麦茎基腐病在山东省宁津县刘营伍乡逐年加重发生,严重影响了当地小麦的生产。为保证当地小麦生产,根据当地小麦茎基腐病的发病特点和规律,结合当地实际情况,经过多年试验、观察,并向上级对口单位请教、学习,摸索出适合当地防治小麦茎基腐病的方法。以“预防为主,综合防治”为指导方针,采用播种前深耕深翻土地的方式,将前茬作物秸秆和杂草深埋至土层30 cm以下,阻断了病原菌与作物接触,同时深埋能杀死一部分杂草种子和病原菌;隔行秸秆还田,减少秸秆还田数量,从而减少菌源;实行轮作,切断病原菌的侵染循环链;适时推迟小麦的播种期,创造不利于致病菌侵染的环境;药剂拌种和返青期对小麦茎基部喷施药物等多种方法在小麦各个管理环节实施。经过农户的实际应用取得不错的防治效果,刘营伍乡小麦茎基腐病进一步蔓延的趋势得到了控制。  相似文献   
76.
以早稻品种冈早籼11号(A1)、两优287(A2)为试验材料,研究了机械双直播条件下播期对双季稻生育特性及产量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1)随着播期推迟,早稻生育期缩短、晚稻生育期延长。2)不同播期间水稻产量差异显著,早稻以4月9日的产量最高,A1、A2产量分别为7.59、7.73 t/hm2;晚稻以7月13日的产量最高,A1、A2产量分别为7.13、7.26 t/hm2。在该试验条件下,A1、A2作双季双机直播栽培,早稻成熟期在7月15日—23日,晚稻在7月13日播种,因早稻未腾茬而受限;成熟期在7月20日—23日,晚稻因机械收割、旋耕腾茬而推迟播种,易遇寒露风天气危害。综合考虑气候条件、品种生育期、产量表现、腾茬时间等因素,湖北省武穴市早稻于4月5日—9日播种,搭配晚稻7月16日—19日播种较为适宜,可有效避开逆境天气对双季稻的危害,周年产量分别可达13.69~14.38、13.86~14.75 t/hm2。  相似文献   
77.
78.
为比较分析Logistic、Richards和三次多项式(Cubic)3种小麦籽粒灌浆模型的特点,用其分别对4个小麦品种(济麦44、品育8012、周麦36和晋麦84)在4个播期下的籽粒灌浆过程进行拟合。结果表明,不同播期小麦籽粒灌浆过程用三种模型均可拟合,各模型方程的决定系数均在0.98以上,且达极显著水平,Cubic和Richards模型拟合效果优于Logistic模型;通过Cubic模型模拟的灌浆起始期较观测值晚0.58~6.65 d, 10月12日播期起始灌浆日期模拟值与观测值最接近;在本试验条件下,Logistic模型可以假定粒重达理论最大粒重的2.76%左右时为灌浆起始期(开花期);Richard模型中,播期对起始粒重比例(灌浆起始期粒重/理论最大粒重)有显著影响,第一、第二播期(10月12日、10月20日)的超始粒重比例显著低于第三、第四播期(10月28日、11月5日);三种模型理论最大粒重在品种和播期间的规律与灌浆终止粒重一致;Cubic模型模拟的理论最大粒重与灌浆终止粒重最接近,终止粒重比例(灌浆终止粒重/理论最大粒重)平均值达97.84%;Logistic与Richa...  相似文献   
79.
为建立稻茬迟播小麦树脂包膜缓释氮肥高效施肥模式与技术,以冬小麦品种扬麦23为材料,以43%树脂包膜缓释氮肥(PCU,含氮43%)和尿素(U,含氮46%)为氮肥,设置“一次性基施”(A)与“一基一追”(B)2种施肥模式,共形成100%树脂包膜缓释氮肥基施(A1)、80%树脂包膜缓释氮肥+20%尿素基施(A2)、60%树脂包膜缓释氮肥+40%尿素基施(A3)、80%树脂包膜缓释氮肥基施+20%尿素返青期追施(B1)、80%树脂包膜缓释氮肥基施+20%尿素拔节期追施(B2)、60%树脂包膜缓释氮肥基施+40%尿素返青期追施(B3)、60%树脂包膜缓释氮肥基施+40%尿素拔节期追施(B4)等7个施肥处理,分析了缓释氮肥与尿素配施对迟播小麦产量及其构成、茎蘖动态、干物质积累、叶面积指数、SPAD值、氮素利用效率等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一次性基施模式处理(A1~A3)的小麦产量显著低于常规施肥(CK,基肥∶分蘖肥∶拔节肥∶孕穗肥=5∶1∶2∶2);“一基一追”两次施肥模式处理(B1~B4)的产量显著高于CK,泰州与扬州两地分别平均增产5.77%和5.64%,其中B4处理产量最高,分别为8 796....  相似文献   
80.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五师双河市复播糯玉米生产因地制宜,通过良种、良法、新机具配套,提高土地利用率和产出率。围绕复播糯玉米发展现状、复种效益、政策科技优势、市场发展前景及生产栽培技术进行总结与分析,提出适合本地区复播糯玉米发展的对策和建议,为推广复播糯玉米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