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95篇
  免费   77篇
  国内免费   239篇
林业   79篇
农学   85篇
基础科学   473篇
  564篇
综合类   777篇
农作物   50篇
水产渔业   22篇
畜牧兽医   196篇
园艺   94篇
植物保护   171篇
  2024年   12篇
  2023年   73篇
  2022年   65篇
  2021年   62篇
  2020年   65篇
  2019年   85篇
  2018年   47篇
  2017年   69篇
  2016年   93篇
  2015年   65篇
  2014年   99篇
  2013年   124篇
  2012年   158篇
  2011年   167篇
  2010年   135篇
  2009年   153篇
  2008年   150篇
  2007年   141篇
  2006年   126篇
  2005年   99篇
  2004年   77篇
  2003年   43篇
  2002年   40篇
  2001年   43篇
  2000年   30篇
  1999年   40篇
  1998年   21篇
  1997年   27篇
  1996年   36篇
  1995年   31篇
  1994年   16篇
  1993年   21篇
  1992年   26篇
  1991年   11篇
  1990年   25篇
  1989年   14篇
  1988年   7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3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3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1苗期管理 1.1及时松土灭茬 玉米出苗后,由于气温升高,土壤水分蒸发量大,极易出现黄苗和死苗现象。各地要及早做好玉米松土灭茬工作,在玉米有3~4张可见叶时,要及时进行松土灭茬。松土灭茬不仅可以减少土壤水分蒸发,起到保墒作用,还可促进玉米根系下扎,促苗早发,同时起到防治草害作用。  相似文献   
92.
这一农谚揭示了在不同的情况下,同样是中耕(锄)所具有的不同作用:在干旱的情况下.多中耕锄地.具有保墒作用;而在降水较多、雨涝的情况下,中耕(锄)却具有提高地温和散墒的作用。这是因为,在干旱时,中下层土壤中的水分会通过土壤毛细管上升到地表蒸发掉,不利于作物吸收生长,这时多中耕锄地,可以有效地切断土壤毛细管,使中下层土壤中的水分上升到耕作层后不再上升,能被作物根系吸收利用,这就相当于降了一定量的雨水;  相似文献   
93.
选定影响土壤蒸发能力的17项气象影响因子并进行不同尺度的观测,获得日实测数据,同时将日序数也列入分析范围。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分析与沙地土壤蒸发能力有关的18个气象因子的主成分,给出了一种应用于水文上的信息浓缩及指标简化的研究方法;同时利用实测数据分析了沙地土壤蒸发的特点。结果表明:①埋深距地面0.05 m、0.15 m地温、高距地面为3.5 m气温、埋深距地面0.20 m地温及高距地面为2.0 m气温,这5个系列与土壤蒸发量的相关性最不显著,因此首先将其舍弃;②从单个影响因子来看,距地面高2.0 m处的风速和湿度对土壤蒸发能力的影响最为显著,他们的因子载荷量均达到了0.94,而Φ20 cm型水面蒸发的载荷量相对最小,载荷量为80%;③与草甸子地的日土壤蒸发相比沙地的日土壤蒸发量均较大,这可能是由于沙地的日温度极值差较草甸子地大的缘故。  相似文献   
94.
1准备工作消毒前12小时内给鸡群饮用0.1%维生素C或水溶性多种维生素溶液。喷雾消毒前,鸡舍内温度应比常规标准高2~3℃,以防水分蒸发引起鸡受凉造成鸡群患病。消毒药液温度应高于鸡舍内温度。  相似文献   
95.
太行山北部中山幼林地土壤水分的研究   总被引:28,自引:2,他引:28  
张小泉  毕树峰 《林业科学》1994,30(3):193-200
以太行山北部山西五台山中山地区幼林地土壤为研究对象,在阳坡、阴坡和半阳坡三种代表性立地上,从土壤水势、水容量等持水特性和土壤水分季节变化角度,并结合树木抗旱性和生长,研究了该地区土壤水分供应状况及其与造林成活和幼林生长的关系。研究表明,土壤有效水范围为-0.3--20bar,正常生长水在-0.3--3bar,轻胁迫水-3--10bar,中胁迫水为-10--20bar;土壤持水特性和有效水范围以阳坡最小,半阳坡最大;土壤自然含水率和有效水含量随降水而呈明显的季节变化特征,阴坡全年土壤含水率高,有效水充足,造林成活率高,幼林生长快,半阳坡和阳坡土壤含水率低,有效水较少,林木易于受旱,需选择抗旱树种,采取抗旱造林措施;整地可明显改善土壤水分状况,是抗旱造林和促进幼林生长的良好措施。  相似文献   
96.
本文依据气体分子运动论与传热学的基本理论,在20~100℃温度范围内,讨论了气干材传热过程中,木材内部水分的蒸发与水蒸汽扩散的行为,研究了温度变化对气手材导热系数发生影响的规律.在理论分析与实验数据分析的基础上,推广和扩充以往关于气干材导热系数的讨论,提出了一个描述气干材导热系数温度特性的公式,计算结果与实验值比较符合  相似文献   
97.
单株平衡法的建立   总被引:11,自引:3,他引:11  
孙长忠  黄宝龙 《林业科学》1996,32(4):378-381
单株平衡法的建立孙长忠,黄宝龙(西北林学院林学系杨陵712100)(南京林业大学南京210037)关键词黄土高原,蒸腾量,蒸发量,单株平衡法,单株平衡方程,蒸发偏量在黄土高原地区,水分因素对植物生长及生存具有强烈的限制作用。研究植物生长与环境水分条件...  相似文献   
98.
荒漠草原土壤水分动态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对干旱区土壤水分循环方式的定量研究。结果表明,土壤蒸发是荒草漠原水分丧失的主要途径,也是水分亏缺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99.
通过模拟光照、吹风改变蒸发强度,对比分析了4种蒸发条件(CK、光照(L)、吹风(W)、光照+吹风(LW))下微润灌入渗速率以及湿润体变化特征。结果表明,常温下微润灌累积入渗量与时间呈显著线性相关关系(决定系数R2>0.99),符合Philip入渗模型水平吸渗项入渗规律;微润管出流速率因多孔介质管壁穿透入渗、管周土壤水分入渗分别随时间呈现出初期骤增、线性减小的演变规律;改变上边界条件后各处理蒸发均显著增大,然而入渗速率只随温度增加而提高,吹风带走土表热量,入渗速率反而减小;光照期间,L、LW处理入渗速率分别增长56.56%、29.51%;撤去光照2 h后,LW处理蒸发强度不变,入渗速率骤降5.90%,揭示了微润灌对温度响应的敏感性远高于上边界蒸发。湿润锋运移距离与时间呈显著幂函数关系,温度提高后入渗速率增加促进了湿润锋运移,温差和重力势共同驱动下水分向背离热源方向移动,光照处理中湿润锋水平运移距离Dhoriz、垂直向下运移距离Ddown较预测值分别增长75.81%、99.30%。该研究揭示了源于辐射的地温变化在微润灌...  相似文献   
100.
土壤水动力参数是模拟田间土壤物质传输过程的基本参数,准确确定土壤水动力参数对实现农田生境精准调控具有重要意义。基于一维垂直入渗试验数据,采用代数方法和数值方法,构造3个不同的目标函数,并分析鲸鱼优化算法和灰狼优化算法反演Brooks-Corey-Mualem模型参数的适用性。结果表明:通过选择合适的目标函数,两种群智能优化算法均可用于反演土壤水动力参数。在代数方法中,鲸鱼优化算法在目标函数2下(由累积入渗量、入渗时间、含水率构成的相对误差)固定参数θr、θs优化得到的土壤水动力参数误差最小,反演参数得到的累积入渗量、入渗率、含水率的相对误差都在9.74%以下,决定系数都在0.904 0以上,反演时间为70 s;在数值方法中,灰狼优化算法在目标函数3下(由累积入渗量、湿润锋深度、含水率构成的相对误差)固定参数θr、θs优化得到的参数误差最小,反演参数得到的累积入渗量、入渗率、含水率的相对误差都在2.53%以下,决定系数都在0.991 7以上,反演时间为115 s。因此,代数方法所用时间短、精度相对较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