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179篇
  免费   258篇
  国内免费   528篇
林业   355篇
农学   281篇
基础科学   628篇
  1686篇
综合类   1978篇
农作物   149篇
水产渔业   2篇
畜牧兽医   218篇
园艺   182篇
植物保护   486篇
  2024年   36篇
  2023年   125篇
  2022年   123篇
  2021年   151篇
  2020年   139篇
  2019年   179篇
  2018年   119篇
  2017年   208篇
  2016年   255篇
  2015年   232篇
  2014年   268篇
  2013年   308篇
  2012年   352篇
  2011年   338篇
  2010年   321篇
  2009年   366篇
  2008年   292篇
  2007年   313篇
  2006年   255篇
  2005年   218篇
  2004年   171篇
  2003年   136篇
  2002年   115篇
  2001年   107篇
  2000年   95篇
  1999年   91篇
  1998年   83篇
  1997年   84篇
  1996年   109篇
  1995年   65篇
  1994年   53篇
  1993年   30篇
  1992年   38篇
  1991年   33篇
  1990年   69篇
  1989年   16篇
  1988年   10篇
  1987年   6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3篇
  1982年   4篇
  1981年   2篇
  1965年   3篇
  1963年   1篇
  1958年   2篇
  1957年   19篇
  1956年   1篇
  1953年   10篇
  194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96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41.
银杏生长离不开水分,水分是构成银杏树体的重要组成部分。经测定,银杏枝、叶、根的含水量约占其总重量的40%~50%,水是参加银杏树体各物质的形成和转化,也是维持细胞膨压、溶解土壤矿物质营养和平衡及树体温度不可缺少的重要因素。对银杏生长发育所需水分构成影响的因素主要是降水、空气湿度、土壤水分和地下水位。如果银杏生长期内(5~7月,8~10月)平均降水量低于40毫米,空气相对湿度低于70%,且气温偏高,大于28℃,则会引起银杏叶早落或枯黄,幼苗、幼树生长受挫。银杏不耐积水,  相似文献   
142.
机械化抗旱的实质是以农业机械为手段,以农机化生产技术为载体,对土壤中的水分进行“蓄、保、用、节”,以最大限度地减少土壤水分无效蒸发,促进水资源的合理利用。采用机械化抗旱,除能为抗旱保春管提供手段外,还能够蓄墒保水,提高水的利用率。根据多年来各地农机部门的实践,见效最快、最易普及推广的机械化抗旱技术主要有以下几种。  相似文献   
143.
《蔬菜》2008,(3):44
北京市房山区窦店镇河口村的250个大棚采用了智能灌溉控制系统,实现了土壤水分、计算机技术、变频技术和通信技术的有机融合,改交了传统灌溉模式。利用计算机通过高性能多路传感器采集与作物生长有直接关系的温度、湿度、土壤等数据,科学准确的计算出作物的最佳灌溉时间与灌溉量,达到了节水灌溉、增加大棚产值、节省人力资源的目的。  相似文献   
144.
1土壤管理1.1深翻秋季深翻20cm,保持土壤通透性,增强保肥蓄水性能,提高肥力,有利于根系的生长。1.2中耕除草中耕除草的目的是疏松土壤表层,切断毛细管,减少土壤水分蒸发,起到保墒和防止与杂草争肥水的作用,一般在果田灌水后进行,深度10cm左右。  相似文献   
145.
论述了非均匀密度的概念、理论,介绍了部分实践事例。初步构想了营造非均匀密度工业原料林混交林的优劣势,优势是,易形成高密度混交林分,早期速生丰产,可比均匀密度纯林多培育一片红松人工林,易于调控林分密度,可节约造林和幼林抚育成本,为森林实现可持续经营创造条件;主要劣势是会造成林木偏冠,侧枝不平衡,这可通过适当营林措施加以克服。  相似文献   
146.
用压力膜法测定了Igetagel P等吸水剂加入土壤后,土壤含水量和土壤水吸力的关系,结果表明,加入吸水剂后土壤持水能力大大提高,有效水含量和单位水吸力梯度下释水的量也大为增加,此外,还研究了这类土壤的其它物理特性,结论:部分简要讨论了吸水剂在造林中的潜在用途。  相似文献   
147.
黄河古道沙土的裸地土壤含水量在正常降水补给下可达到田间持水量的水平,直到10月时,0-100cm土壤含水量仍为15%。造靠天然降水的对照处理,其土壤含水量在雨水补给下也达到田间持水量水平,在10月花生收获时0-100cm土壤含水量为14%,不同灌溉处理对花生产量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148.
一、大豆灌溉的依据 大豆应根据其对水分的要求、土壤水分状况及天气情况进行合理灌溉。  相似文献   
149.
通过盆栽试验,研究了土壤水分下限对番茄苗期、初花期和结果期的光合速率、蒸腾速率及果实品质、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当土壤水分下限控制在苗期45%、初花期55%、结果期75%田间持水量范围内,可以提高果实品质,获得较高的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  相似文献   
150.
通过对7个海岛棉品种土壤水分动态变化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不同品种各生育期土壤含水量、土壤蓄水量存在极显著差异。所有品种土壤含水量在不同土层的变化趋势基本一致,呈现出“Z”字型的规律性变化。即随土层深度的增加,土壤含水量逐渐减少,80~100 cm土层土壤含水量又升高。含水量最高的土层是0~20 cm,最低的土层是60~80 cm。这种规律性变化与棉花生长特点、根系的发育特点以及吸收特点有关。534I、Z181、新海21是节水型品种,能够较充分地利用有限的灌溉水,在干旱半干旱地区具有强大的优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