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179篇
  免费   260篇
  国内免费   531篇
林业   355篇
农学   281篇
基础科学   628篇
  1686篇
综合类   1982篇
农作物   149篇
水产渔业   2篇
畜牧兽医   218篇
园艺   183篇
植物保护   486篇
  2024年   36篇
  2023年   125篇
  2022年   125篇
  2021年   151篇
  2020年   139篇
  2019年   179篇
  2018年   119篇
  2017年   208篇
  2016年   255篇
  2015年   232篇
  2014年   268篇
  2013年   308篇
  2012年   352篇
  2011年   338篇
  2010年   321篇
  2009年   366篇
  2008年   292篇
  2007年   313篇
  2006年   255篇
  2005年   218篇
  2004年   171篇
  2003年   136篇
  2002年   115篇
  2001年   107篇
  2000年   95篇
  1999年   91篇
  1998年   83篇
  1997年   84篇
  1996年   109篇
  1995年   65篇
  1994年   53篇
  1993年   30篇
  1992年   38篇
  1991年   33篇
  1990年   69篇
  1989年   16篇
  1988年   10篇
  1987年   6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3篇
  1982年   4篇
  1981年   2篇
  1965年   3篇
  1958年   2篇
  1957年   19篇
  1953年   10篇
  1952年   2篇
  1951年   1篇
  194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97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长武塬区苹果园和农田相互转换的深层土壤水环境效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长武塬区苹果园和农田相互转换后0~1 000 cm土壤含水量特征,分析了苹果园土壤干燥化和苹果园转换为农田后土壤水分的恢复效应。结果表明:2、7、17、23、29 a苹果园200~1 000 cm的平均土壤含水量分别为22.8%、21.4%、16.8%、15.4%、14.9%。500~1 000 cm土层中,29 a苹果园平均土壤含水量(14.5%)高于23 a的果园(13.3%);17~29 a的苹果园均表现为轻度干燥化;基于苹果园和农田转换后土壤水分变化情况估算,苹果园最大种植年限为21 a。苹果园转换为农田1、5、10 a后,农田200~1 000 cm土层土壤含水量分别为:15.3%、15.7%和16.2%,恢复到土壤稳定湿度以上的土层厚度分别为140 cm(1 a)、220 cm(5 a)和400 cm(10 a)。  相似文献   
2.
本文考虑一类耗散非线性波动方程的初边值问题。用半(?)方法和先验估计论证了该问题小初值下在时间大范围的可解性、唯一性;并用凸性方法证明了(?)当条件下该问题的解在有限时间内发生爆破现象。  相似文献   
3.
以三峡库区南沱镇为试验基地,研究了干旱胁迫下连翘不同种植模式根系土壤水分动态.结果表明:在连续伏旱的情况下,连翘林下种草的土壤含水量递减率均小于连翘林下不种草的土壤含水量递减率;随着坡度的增加,种草与不种草处理间土壤含水量及土壤含水量递减率之间的差异变小;从连翘根部随水平距离增加其土壤含水量呈逐渐下降趋势,对于2~3 a生的连翘其最佳保持水分的范围是在距根部45 cm范围内.  相似文献   
4.
问题一盲目滥浇大棚为封闭栽培,土壤水分蒸发和下渗都相对露地需水量少的多,大棚内并不需要过多的水分,浇水过多会使土壤空气减少,影响土壤中水肥气热的协调。  相似文献   
5.
生姜是喜湿、怕旱、不耐涝的喜弱光耐荫作物。地面覆草后土表1-5厘米深处温度比裸地可降低5℃-10℃,土表空气温度明显提高,土壤水分可比裸地提高50%-100%,降低了地温,阻挡了土壤水分蒸发,提高最土壤相对含水量,在一定程度上发送了姜田小气候,  相似文献   
6.
一、免耕护墒免耕播种,可以抑制土壤水分蒸发,而耕后再播,水分散失60%以上。二、沙砾保墒在农田表面铺一层5~8厘米的沙砾后播种,土壤湿度可提高1%~5%。三、合理施肥667平方米施腐熟的优质有机肥4立方米以上,磷肥30千克,钾肥20千克,适量补施硼肥,可显著提高作物的耐旱能力。四  相似文献   
7.
毛乌素流动沙地植物分布及盖度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毛乌素沙地绿化过程中如何确定流动沙地中适宜植被覆盖率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总是伙解决这一问题对一些沙生植物的自然分布及盖主进行了探讨,由于流动沙地中土壤的水分条件较好,可选择其最大的盖度值为种植盖度。  相似文献   
8.
在Saskatchewan影响作物产量的主要障碍是变化无常而有限的水的供应。这种障碍虽将在翌年夏季的休耕轮作缓解一部分,但春小麦休耕轮作所采用的21个月休闲期会导致土壤严重退化。在Saskatchewan的Swift Current的一块中等土壤结构的AridicHaploboroll上进行了一项长达10年之久的研究,以评估利用收割留茬积存融化雪水的优点。因为该地区从深秋到早春降水量平均只有89mm,且1/3的年降水量是以雪的形式降落。种植的春小麦,生长在免耕的土地上,渗入土壤中的水分,34%被矮茬吸收,50%被高茬吸收。利用高茬保存水分,10年平均为13mm,但在早春土壤极其干旱时可达48mm。9年中留茬地平均增产79kg/hm~2,其中3个年份增产超过125kg/hm~2。  相似文献   
9.
改变植被类型不仅可使土壤水分利用方式发生变化,而且还能改变一个区域的水分平衡。本项研究旨在确定不同丘陵地牧场的C_3和C_4牧草对土壤含水量的影响。在中部的阿巴拉契亚地区,分别在海拔920m和615m处进行了土壤水分变化的监测。试验小区播种了鸡脚草(C_3)和柳枝稷及狗牙根(C_4)三种牧草。在920m处,鸡脚草的土壤水分消耗量比柳枝稷或狗牙根常常大20~40mm;而在615m处,它们之间不存在显著差异。此外,虽熊C_4的两种草在草冠高度和形状等方面有很大差异,但在920m和615m处柳枝稷和狗牙根之间不存在土壤水分消耗的差异。615m处各种牧草土壤水分消耗量比920m处大,这主要是受土壤性质不同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