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142篇
  免费   329篇
  国内免费   710篇
林业   359篇
农学   285篇
基础科学   947篇
  2382篇
综合类   2100篇
农作物   144篇
畜牧兽医   216篇
园艺   181篇
植物保护   567篇
  2024年   47篇
  2023年   174篇
  2022年   170篇
  2021年   208篇
  2020年   183篇
  2019年   231篇
  2018年   148篇
  2017年   282篇
  2016年   339篇
  2015年   278篇
  2014年   318篇
  2013年   358篇
  2012年   409篇
  2011年   395篇
  2010年   387篇
  2009年   428篇
  2008年   353篇
  2007年   369篇
  2006年   294篇
  2005年   248篇
  2004年   213篇
  2003年   160篇
  2002年   138篇
  2001年   117篇
  2000年   116篇
  1999年   110篇
  1998年   98篇
  1997年   93篇
  1996年   119篇
  1995年   73篇
  1994年   58篇
  1993年   38篇
  1992年   40篇
  1991年   39篇
  1990年   72篇
  1989年   14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3篇
  1982年   4篇
  1981年   2篇
  1965年   3篇
  1963年   1篇
  1958年   2篇
  1957年   19篇
  1956年   1篇
  1953年   10篇
  194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18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991.
大棚蔬菜水分管理的难度较大,管理中要重点协调好浇水与提高地温、降低棚内湿度的关系,既要保证蔬菜对土壤水分的正常需求和保持适宜的土壤温度,又要尽量降低棚内的空气湿度。只有搞好肥水管理,才能保证大棚蔬菜的丰收。  相似文献   
992.
粮经果复合垄作改善紫色坡耕地土壤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陈义相  侯勇  夏中梅  王海涛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23):11137-11138
[目的]为有效利用土壤水资源,发展紫色丘陵区旱作农业生产提供服务。[方法]以聚土垄作和农林复合为基础,营建坡耕地粮经果复合垄作模式,并进行3年土壤水分状况的定位观测。[结果]粮经果复合垄作模式形成4年后,垄土0—15、15~30cm土层容重比平作对照相应土层容重分别减少了8.46%和11.27%,而垄土孔度分别比对照增加了10.18%和11.81%。雨日后不同土层水分含量的动态变化监测结果表明,同一观测日土壤含水量粮经果复合垄作〉纯粮平作;粮经果复合垄作模式与纯粮平作方式比较,雨日后第2、4、8天土壤含水量增幅分别达6.86%-22.34%、14.72%-23.16%、21.46%~42.92%;雨日后2、4、8d土壤含水量的递减率粮经果复合垄作〈纯粮平作;不同土层含水量的变化率粮经果复合垄作〉纯粮平作。[结论]粮经果复合垄作能有效改善坡耕地土壤结构,利于土壤保持适宜的水分。  相似文献   
993.
采煤塌陷对土壤水分损失影响及其机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欣  王健  刘彩云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11):5058-5062
摸清采煤塌陷对土壤水分作用是塌陷区退化生态系统恢复、重建的前提。根据相似可比原则,应用空间对比法研究毛乌素沙地东南缘井工矿——补连塔0~100 cm层土壤含水量对采煤塌陷的响应,探索半干旱风沙区采煤塌陷地土壤水分的空间变化,为困难立地土地复垦提供理论指导。试验结果如下:煤矿井工开采形成的裂缝(隙)加剧了土壤水分损失,造成塌陷区含水量明显降低,3个试验样地的土壤水分损失量顺序:2005年塌陷区〉2004年塌陷区〉未塌陷区。试验样地土壤含水量垂直变化表现为塌陷后0~60 cm层含水量明显下降(P〈0.01);空间变化表现为塌陷后坡底和丘间低地含水量明显下降(P〈0.01)。开采塌陷加剧土壤水分损失主要是由于塌陷造成土壤非毛管孔隙增多,促进了土壤水分垂直蒸发;塌陷裂缝(隙)的发育增大了土壤水分侧向蒸发;同时塌陷错落面的形成也增大了土壤水分蒸发量。  相似文献   
994.
喷灌冬小麦耗水与棵间蒸发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喷灌条件下冬小麦的耗水规律,指导田间灌溉实践。【方法】在北京地区2005-2008年3个冬小麦生长季节,开展不同喷灌水量条件下土壤水分分布、冬小麦耗水和棵间蒸发特性的试验研究,并分析影响棵间蒸发的主要因素。【结果】喷灌条件下,0~40 cm土层土壤的含水量受灌溉水量影响较明显,耗水量随着灌水量增加而增加。返青至收获期,冬小麦棵间蒸发为耗水量的25%左右,棵间蒸发随着灌水量的增大而增大,但棵间累积蒸发与作物耗水量之比随之而下降。【结论】适当加大灌水定额,减少灌溉次数,可在一定程度上抑制土壤的无效蒸发,提高灌溉水的利用率。  相似文献   
995.
土壤通常是导电的,其电阻率随其含水量的大小而变化,电阻式土壤水分动态测定仪就是基于这种原理进行测量的。通过土壤电阻率的突变可以判断土壤水分湿润锋到达的时间,不同深度的探头组合就可以分析得出土壤水分入渗速率,可以定量研究土壤水分的入渗过程。田间试验结果表明:喷灌土壤水分入渗时间和入渗深度之间的关系可以表示为对数形式。电阻法测定土壤水分入渗还需要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996.
质地和根系深度对水分探头埋设的仿真模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Hydrus-1D模型模拟不同植物根系深度和不同土壤质地条件下的土壤水分动态与平衡,研究了根系分布深度和质地对控制灌溉土壤水分探头埋设深度的影响,并利用试验进行了验证. 土壤质地和植物根系分布深度对探头埋设深度有显著影响,砂壤土和壤土分别采用高频低灌量和低频率高灌量的方法.浅根系植物(10 cm)在砂壤土条件下探头埋设5 cm深度最佳,但是根系深度增大到30 cm,探头应该埋设到20 cm深度.对壤土而言,利用位于根系1/2至1/3处的探头控制灌溉. 太浅的埋设深度会导致灌溉频率增大,太深的埋设可能造成植物缺水.黏土条件下,结果较为复杂,探头的埋设深度需要田间试验研究. 研究结果表明:针对具体植物,因其需水规律和生理特征的不同,根据植物需水规律来调整探头的控制范围达到高效节水目的.  相似文献   
997.
赵晓霞 《农业工程》2013,3(1):21-22
根据北方春耕、秋耕生产特点,论述了土壤镇压的意义;分析了镇压的作用机理;简述了镇压所需机具的使用、镇压方法和镇压强度。   相似文献   
998.
为了解在校大学生对转基因食品的认识、接受程度及对转基因食品标识和政府监管方面的态度,对郑州市北大学城150名在校大学生进行了有关转基因食品认知态度的问卷调查。结果表明:大学生对转基因食品有一定的了解,但了解程度相对较低;电子媒体已经成为当今大学生了解有关转基因相关信息的主要渠道;出于安全性考虑,大多数大学生对转基因食品持谨慎态度,相对比较注意食品标识标注是否含有转基因成分;大学生普遍认为政府应该加强转基因食品的监管力度,严格转基因标识制度,保障消费者的知情权和选择权。  相似文献   
999.
盐碱地滴灌对新疆杨生长及土壤盐分分布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田间试验研究高垄覆膜滴灌模式下不同土壤基质势对盐碱地新疆杨生长以及土壤盐分分布的影响。试验设5个水平的土壤基质势处理:-5kPa(S1),-10kPa(S2),-15kPa(S3),-20kPa(S4),-25kPa(S5),每个处理重复3次,按随机区组布置。试验结果表明,2009年生育末期,根系周围土体中的盐分比...  相似文献   
1000.
采用室内土柱积液入渗试验,进行了不同斥水程度的2种土质的酒精溶液和蒸馏水的对比入渗试验研究,对比了不同斥水程度的土壤累积入渗量和入渗率随时间的变化,验证了Kostiakov公式在斥水土壤酒精溶液入渗的适应性,探索了i与t-1/2的拟合关系,以及全盐量和氯离子的剖面分布。结果表明,酒精入渗条件下,斥水性的存在明显影响土壤的入渗性能,而不同程度斥水性的斥水土壤的入渗能力变化不明显,但明显小于亲水土壤;湿润土层内的全盐量和Cl-的淋洗在不斥水条件下效果不明显,而在斥水土壤中较为明显,且在湿润锋处达到最大值;对土壤入渗率与入渗历时的关系,Kostiakov公式的适应性较好;i与t-1/2呈良好的指数关系。斥水性的存在影响酒精溶液入渗,但不同斥水程度的斥水土壤入渗不受酒精溶液的影响。与蒸馏水入渗相比,酒精溶液入渗极大地加速了土壤的入渗过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