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406篇
  免费   218篇
  国内免费   223篇
林业   434篇
农学   138篇
基础科学   163篇
  1038篇
综合类   2505篇
农作物   117篇
水产渔业   72篇
畜牧兽医   248篇
园艺   46篇
植物保护   86篇
  2024年   39篇
  2023年   116篇
  2022年   111篇
  2021年   171篇
  2020年   147篇
  2019年   173篇
  2018年   136篇
  2017年   179篇
  2016年   197篇
  2015年   186篇
  2014年   256篇
  2013年   224篇
  2012年   303篇
  2011年   318篇
  2010年   283篇
  2009年   269篇
  2008年   255篇
  2007年   245篇
  2006年   185篇
  2005年   142篇
  2004年   106篇
  2003年   94篇
  2002年   81篇
  2001年   77篇
  2000年   65篇
  1999年   68篇
  1998年   57篇
  1997年   48篇
  1996年   58篇
  1995年   47篇
  1994年   48篇
  1993年   32篇
  1992年   42篇
  1991年   31篇
  1990年   27篇
  1989年   14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2年   1篇
  1979年   1篇
  1957年   2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84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992.
以落叶松木屑为原料,SiO2为孔结构调控剂,采用一步原位掺杂法制备了落叶松基SiO2@C复合材料,探讨了炭化温度、模板剂SiO 2对复合材料孔结构及吸附性能的影响。利用扫描电镜(SEM)、透射电镜(TEM)、氮气的吸附/脱附、拉曼光谱、X射线衍射仪(XRD)、傅里叶红外光谱(FT-IR)仪和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对复合材料进行表征,并以乙基紫染料为模型物研究了复合材料的吸附行为。研究表明:随着炭化温度由700℃升高至900℃,SiO2@C复合材料的形貌由交联的球形形貌转变为网状结构,孔隙结构由整体无序向局部有序转变,比表面积由538 m^2/g提高到780 m^2/g;经900℃炭化制备的复合材料SiO2@C-900具有较高的比表面积和有序的孔隙结构,对乙基紫染料的吸附值高达378 mg/g,在温度55℃,pH值7的最佳吸附条件下,对乙基紫染料的脱除率达99%;重复利用5次后,脱除率仍在97%以上,说明复合材料稳定性良好。SiO2@C复合材料对染料的吸附符合Langmuir吸附等温模型,吸附动力学符合准二级动力学,即主要是化学吸附。  相似文献   
993.
研究吸附条件对活性炭吸附硝基苯酚同分异构体的影响。结果表明:25℃,中性条件下,活性炭对邻硝基苯酚、间硝基苯酚和对硝基苯酚最高吸附量分别为676.03、475.17和449.56 mg/g。邻硝基苯酚的吸附行为与另两种异构体存在较大差异。升高温度利于活性炭对邻硝基苯酚的吸附。酸性条件下,吸附量高低顺序为邻硝基苯酚对硝基苯酚间硝基苯酚;pH值增大利于活性炭对间硝基苯酚的吸附。硝基苯酚的吸附等温线基本符合Langmuir方程,为单分子层吸附。  相似文献   
994.
995.
为扩大家具产品中潜在的挥发性有机物的检测和分析范围,选择了VOC监测领域常用的5种吸附剂(CarbotrapTM、活性炭、CarbosieveTM S-III、Carbopack B/CarbosieveTM S-III和Tenax TA),测试其穿透率,并根据穿透率最终选择Carbopack B/CarbosieveTM S-III和Tenax TA用于家具样品试验。结果显示,Tenax TA吸附剂对丙酮、苯、乙酸乙酯等小分子化合物和萜烯类化合物的吸附捕集效果较差,而Carbopack B/CarbosieveTM S-III吸附剂表现出良好的吸附捕集效果,可有效满足家具中大范围挥发性有机物的吸附捕集和检测分析。  相似文献   
996.
以景天三七为试材,研究了AB-8、HPD-100、D-101、DM-301、DM130 5种吸附树脂对景天三七总黄酮的静态吸附及解吸性能,并以景天三七总黄酮纯度为指标,通过单因素试验考察其吸附和洗脱条件,研究DM-301大孔吸附树脂分离纯化景天三七总黄酮的最优工艺条件。结果表明:优选的工艺条件为上样液pH为3.0,质量浓度约为1.63mg/mL,吸附速率2BV/h,用70%乙醇溶液以2BV/h解吸速率解吸,解吸液体积为5BV时解吸较完全,纯化后干浸膏中总黄酮由原来的8.99%提高到25.60%,树脂富集倍数约为3倍;DM-301型大孔树脂用于富集景天三七总黄酮效果较好,优选的工艺操作简单、方法可靠。  相似文献   
997.
利用锯末、玉米芯末、膨润土等为木霉菌载体,对棉花进行根区施药防治棉花黄萎病。试验结果表明,以玉米芯末为载体的处理防治效果最佳,药后60天和90天防治效果分别为70.6%和83.2%,以锯末为载体的处理防效较好,药后60天和90天防治效果分别为68.1%和80.6%,两者均可作为木霉菌防治棉花黄萎病的载体,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998.
以废弃的油茶果壳为原料,通过炭化及Na OH活化等工艺可以制备出具有高比表面积和优异吸附性能的油茶果壳活性炭。然而较高的炭化温度不仅造成能源的浪费,而且可能导致油茶果壳活性炭结构及吸附性能的大大减弱;因此,优化油茶果壳活性炭制备工艺,对提高其吸附性能及废弃油茶果壳的增值化利用非常重要。采用单因素实验法探究了炭化温度和Na OH用量等制备条件对油茶果壳活性炭得率、结构及吸附性能的影响,结合扫描电镜(SEM)分析和X射线衍射(XRD)分析对油茶果壳活性炭的结构和微观形貌进行了评价。研究结果表明,随着炭化温度的升高,炭化物得率不断降低,活性炭吸附性能先略微升高后逐渐下降;随着Na OH用量的增加,活性炭得率不断降低,其吸附性能先上升后略有下降。在较佳的工艺条件(炭化温度290℃、碱炭质量比3∶1)下制备的油茶果壳活性炭的比表面积为2 329.1 m2/g,亚甲基蓝吸附量和脱除率分别为1 573.6 mg/g和98.3%。SEM结果表明,所制备的活性炭具有良好的多孔结构,在孔壁上广泛分布有微小的孔道; XRD结果表明,油茶果壳活性炭具有较低的石墨化程度。本研究采用较低的炭化温度和较低的Na OH用量制备出了性能优异的油茶果壳活性炭,对油茶果壳的高值化利用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99.
采用世界动物卫生组织(OIE)推荐的热酚法提取的脂多糖(LPS)作为抗原,建立了牛布氏杆菌病的ELISA方法,对45份血清进行检测,证明本ELISA方法灵敏性较高,经阻断试验和交叉试验,证明特异性较好。同时对建立的ELISA方法进行了改进,使制备的牛布氏杆菌ELISA试验试剂盒能在4℃条件下长期保存,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和重复性。  相似文献   
1000.
实验表明.微晶纤维素(MCC)对卡达波尔(抗菌剂)的吸附量与卡达波尔原始浓度Co有关.即Co越高,吸附量越大。木浆MCC吸附量高于其它种类。另外.模拟人体肠胃(消化)系统生理过程条件,研究了不同种类MCC-卡达波尔复合体解吸状况。结果表明,在pH值2.0(相当于人体胃内条件)时。解吸程度最大(63.1%~73.7%);在pH值9.0(相当于人体肠内条件)时.尚能继续补充解吸。两段解吸总量达70%~90%。证明该复合体可以作为胃肠药剂.用于实践发挥疗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