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818篇
  免费   299篇
  国内免费   861篇
林业   1172篇
农学   391篇
基础科学   1228篇
  1103篇
综合类   3806篇
农作物   340篇
水产渔业   144篇
畜牧兽医   872篇
园艺   744篇
植物保护   178篇
  2024年   87篇
  2023年   269篇
  2022年   331篇
  2021年   402篇
  2020年   442篇
  2019年   321篇
  2018年   196篇
  2017年   297篇
  2016年   364篇
  2015年   444篇
  2014年   505篇
  2013年   480篇
  2012年   535篇
  2011年   485篇
  2010年   544篇
  2009年   515篇
  2008年   514篇
  2007年   448篇
  2006年   424篇
  2005年   370篇
  2004年   310篇
  2003年   259篇
  2002年   205篇
  2001年   212篇
  2000年   154篇
  1999年   106篇
  1998年   105篇
  1997年   110篇
  1996年   82篇
  1995年   76篇
  1994年   68篇
  1993年   43篇
  1992年   52篇
  1991年   56篇
  1990年   52篇
  1989年   43篇
  1988年   19篇
  1987年   8篇
  1986年   13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6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2篇
  1978年   3篇
  1976年   2篇
  1974年   4篇
  1963年   1篇
  195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97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991.
杨云 《绿色科技》2019,(4):160-162
采用库伦摩擦模型表征了半刚性沥青混凝土路面层间结合状态,基于线弹性断裂力学,把路面简化为平面应变模型,分析了2种裂尖位置下温缩型反射裂缝与降温速率、基准温度以及层间结合状态的关系。以温度应力场为初始应力场,探讨了冲击载荷作用下不同层间状态及阻尼对应力强度因子的影响。  相似文献   
992.
针对甘蔗智能切种机作业过程中背景杂乱导致茎节识别精度低等问题,提出了基于改进YOLOv5的一种甘蔗茎节识别方法。采用跨层级连接的方式优化颈部结构,增强不同层级间的信息融合能力;同时改进模型损失函数,一方面引入EIoU损失函数代替原始CIoU损失函数,提高边界框回归精度,另一方面利用Focal loss损失函数替换交叉熵损失函数,解决正负样本比例不均衡问题;最后引入Ghost模块轻量化网络模型。试验结果表明,本研究提出的模型相较于原模型,平均精度值提高了1.4个百分点,达97.80%,单张检测时间为16.9ms,模型大小仅11.40 Mb,实现了在不同杂乱程度场景下的甘蔗茎节识别,降低了切种时背景杂乱产生的影响。  相似文献   
993.
为了解平棚架双臂顺行形、“Y”形、侧“Y”形、主干形、三主枝开心形5种树形的‘翠冠’梨树上春季病虫害发生情况和特点,特进行了不同树形‘翠冠’梨树上春季病虫害发生情况调查。结果表明,5种树形‘翠冠’梨树上的春季病虫害发生情况存在差异,其中,梨蚜在“Y”形‘翠冠’梨上发生较多,梨木虱在平棚架双臂顺行形‘翠冠’梨树上发生较多,梨卷叶瘿蚊的卷叶率在三主枝开心形‘翠冠’梨树上较高,锈病在主干形‘翠冠’梨树上发生较重。  相似文献   
994.
【目的】研究枣树不同栽培模式的冠层特征,分析不同模式之间枣树个体和群体冠层特性差异及其相关性,寻找适合枣树集约化、机械化和标准化生产的栽培模式。【方法】以3~4 a灰枣树为试材,将株行距为1.0×1.5(m),树形为疏散分层形的原栽培模式(CK),将其一部分改造为株行距1.0×4.5(m)的篱壁形、主干形和“Y”形,冠高控制在2.5 m左右的3种新型模式,即M1、M2、M3。将改造完成后的新模式作为试验组,原种植模式作为对照(CK)。对各模式枣树5~7月的株高、冠幅、作业间距以及个体和群体冠层特性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M2株高最高,M1株高最低,6、7月时M1与M3和CK差异不显著,各模式的株高均在2.5 m左右且生长良好;5~7月,M1冠幅显著最小,M1为89.1 cm,较CK小13.1%;M2冠幅与CK无显著差异,M2为99.0 cm; M<...  相似文献   
995.
【目的】在水稻生产过程中,针对不同虫害需要采用不同的防治方案,水稻害虫的准确识别分类是制定针对性防治方案的前提。【方法】采用深度学习结合机器视觉的方法,基于Res2Net结构提出了一种多尺度特征提取的深度残差网络,通过准确地提取害虫特征实现复杂自然背景下的水稻害虫识别;采用改进的残差结构,使用等级制的类残差连接取代了原本的3×3卷积核,增加了每个网络层的感受野,可以更细粒度地提取多尺度特征。【结果】本网络训练的模型能够有效地识别自然背景下的水稻害虫,在自建的包含22类常见水稻害虫的图像数据集上,平均识别准确率达到了92.023%,优于传统的ResNet、VGG等网络。【结论】本文提出的模型可应用于水稻虫情自动监测系统,为实现水稻害虫虫情的机器视觉监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96.
为研究冠菌素(COR)调控玉米节间伸长生长增产的相关机理,在大田条件下,以‘先玉335’和‘郑单958’玉米品种为材料,拔节期叶面喷施不同浓度(0、0.01、0.10、1.00和10.00μmol/L)冠菌素(COR),系统分析对玉米基部节间形态性状、结构物质、抗折断力和根部的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COR显著提高玉米基部节间的直径、单位节间长度干重、抗折断力、半纤维素含量、纤维素含量和木质素含量,显著降低基部节间长度和节间干重,且随着COR浓度的增加,效应越明显。此外,COR还可促进玉米根系生长,随着COR浓度的增加,玉米植株气生根层数、入土气生根条数、气生根直径、气生根角度、根体积和根干重显著增加。综上所述,‘先玉335’和‘郑单958’对COR的敏感性不同,‘先玉335’抗倒伏的最适浓度为10.00μmol/L,郑单958抗倒伏的最适浓度为1.00μmol/L。  相似文献   
997.
为了促进翠冠梨生产向优质、高产、高效、省力化方向发展,实现翠冠梨可持续发展,介绍了翠冠梨省力化密植栽培技术,以有效解决苏州市吴江区翠冠梨生产效率低下的困境。  相似文献   
998.
随着时代的快速发展,计算机技术已经与各领域相互交融渗透。本文从计算机图像处理技术出发,介绍了其发展情况,阐述了图像技术在茶叶品质监测、栽培和加工环节监测方面的应用现状,分析了图像技术在茶叶监测中存在的问题,并进行了展望,以期为图像技术在茶叶监测领域的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99.
胡彬  王超 《农机化研究》2019,(2):206-210
提高采摘机器人对运动目标的定位能力是提高机器人采摘精度的重要途径,但对于运动果实目标的跟踪和识别需要实时处理大量的图像数据。为有效处理并利用无线传感器实时采集待采摘果实图像,提出了一种基于Hadoop云平台的图像并行处理方案。为了验证方案的可行性,设计了具有运动图像采集和无线传感网络传输功能的采摘机器人,并搭建了基于云存储并行计算的图像抓取平台,利用无线传感器采集的果实图像资源作为原始数据集,对运动待采摘目标进行了图像识别。实验结果表明:采用该方案可以成功地获取运动果实的位置信息,且采摘机器人成功采摘率较高,对于高精度采摘机器人的设计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00.
[目的]揭示施氮量对滴灌夏棉冠层指标的调控作用。[方法]设置3个灌水水平(滴灌,灌水定额30、22.5、15mm,分别记为I1、I2、I3)和5个氮素水平(0、60、120、180、240kg/hm2,分别记为N0、N1、N2、N3、N4),研究了不同灌水条件下施氮量对株高、叶面积指数、叶片含氮量和比叶重的影响。[结果]I2条件下,株高和叶面积指数随施氮量增加呈不断增加趋势,施氮量为240kg/hm2时达到最大。I1和I3条件下,增加施氮量,株高和叶面积指数先增加后减小,在施氮量为60或120kg/hm2的处理达到最大。夏棉比叶重和叶片含氮量随着生育期推进分别呈不断上升和不断下降趋势,5个施氮水平下夏棉叶片比叶重均表现为I1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