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37篇
  免费   56篇
  国内免费   35篇
林业   57篇
农学   32篇
基础科学   58篇
  199篇
综合类   408篇
农作物   30篇
水产渔业   14篇
畜牧兽医   52篇
园艺   34篇
植物保护   44篇
  2024年   12篇
  2023年   38篇
  2022年   32篇
  2021年   38篇
  2020年   41篇
  2019年   27篇
  2018年   21篇
  2017年   35篇
  2016年   41篇
  2015年   24篇
  2014年   45篇
  2013年   42篇
  2012年   42篇
  2011年   44篇
  2010年   47篇
  2009年   25篇
  2008年   39篇
  2007年   22篇
  2006年   30篇
  2005年   21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15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14篇
  2000年   15篇
  1999年   17篇
  1998年   11篇
  1997年   17篇
  1996年   14篇
  1995年   15篇
  1994年   34篇
  1993年   42篇
  1992年   17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8篇
  1989年   14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2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笔者所在的山东省德州市,位于鲁西北的盐碱土地区,土壤含盐量0.38~0.74%,pH7.80~8.81,碱化度19.50。以往在这样的立地条件下栽花种树困难很大。笔者经过10年的探索,初步总结了一套在盐碱土上种花的技术,使德州的城市园林绿化面貌有了很大改观。现将主要技术方法介绍如下。一、工艺改土栽培 1.隔离袋种化:在盐碱土地上根据花木大小挖种植穴。在穴内放置大小相应的隔离袋,袋内装入非盐碱客土。将花木定植在袋内,填土稍高出地面约3厘米。定植后要注意调控袋中水分平衡,相对湿度保持在田间持水量的60~70%左右。一般情况下土壤盐分的运动,主要通过毛管水和重力水的形式进行。为  相似文献   
42.
影响盐碱土持续利用主要环境因子演变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根据在山东禹城市多年土壤肥、水、盐定位监测资料,分析了引黄灌区影响土壤次生盐碱化的主要环境因子演变,认为主要环境因子演变经历二个阶段:第一阶段,1985年以前,以水利工程排水抗涝、改良盐碱土为主,配合土壤培肥和耕作措施,工程措施是改良土壤盐碱化的主要环境因子;第二阶段,1985年以来,主要问题是防御土壤返盐,巩固改良盐碱土壤的效果,土壤耕作是防止土壤次生盐碱化的主要环境因子,是抑制土壤次生盐碱化的有效措施,持续利用盐碱土的关键是加强土壤培肥和种植。  相似文献   
43.
通过大田试验,研究了以生物发酵残渣为主要原料制备的盐碱土改良剂的改土培肥效果.试验结果表明,盐碱土改良剂能明显降低盐碱土pH值,土壤酸碱度约降低约0.5 pH单位;利用盐碱土改良剂改良盐碱土应控制其施用量,不能超过30 000 kg·hm-2,施用量过高将增加土壤盐分;盐碱土改良剂能明显增加土壤有机质、水解氮、速效磷含量,提高土壤肥力;施用盐碱土改良剂提高了小麦产量,小麦最高增产达1 249.5 kg·hm-2,但不同施用量之间差异不显著.  相似文献   
44.
新疆是我国盐碱土分布最广泛的省(区),不论是面积还是种类都居全国之首,素称“盐碱土的博物馆”。据土壤普查,新疆耕地土壤盐碱渍化占耕地总面积的31%。几十年来,我区对盐碱土进行了艰苦改良,采取水利、农业、生物及化学改良措施,取得了很大的成效。但改良盐碱土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必须采取多种措施,其中化学改良措施具有见效快、周期短、方便操作等优点,效力增便是诸多化学改良剂中的佼佼者。  相似文献   
45.
小美旱杨不同部位八大离子含量的动态规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通过定量分析了河套灌区萌生苗造林小美旱杨不同部位八大离子含量,研究得出:叶中K^ 、Na^ 含量在5月份最高,以后各月家渐递减,Ca^ 从5月开始不断递增。一年生枝、多年生枝中的SO4^2-含量从5(4)月开始不断递增。心村、边材中Cl^-、HCO3^-、Ca^ 都是由高(4月)到低(6月)再到高的(10月)。根中Ca^2 、Mg^2 在各月份的含量较稳定,各部位各月份均无CO3^2-的存在。  相似文献   
46.
盐碱土治理利用研究进展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1 盐碱土概述。盐碱土是盐土和碱土以及各种盐化和碱化土的总称。盐土是指含有大量可溶性盐类而使大多数植物不能生长的土壤,其盐含量一般达0.6%~1.0%或更高;碱土是指代换性钠离子占阳离子代换量的百分率(ESP)超过20%、pH值在9以上的土壤;实际上盐土与碱土常混合存在,故习惯上称之为盐碱土。  相似文献   
47.
对实验区水盐现状分析结果表明,实验区尚有小面积不同程度的碱化土壤分布及危害,潜水多数为低矿化弱碱性水;地面灌溉水有弱碱化的趋势。目前,实验区排水条件较好,引南水灌溉规模不大,大面积发生次生盐碱化可能性很小,但局部地区存在发生次生碱化的可能。  相似文献   
48.
硫酸铝改良剂对苏打盐碱土磷素吸附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模拟盆栽改良试验和吸附试验,研究了施用硫酸铝改良剂后对土壤中磷的吸附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各处理土壤磷的等温吸附曲线与Freundlich、Langmuir和Temkin方程都比较吻合,但与Langmuir方程的吻合程度最好,其相关程度达极显著水平。根据Langmuir方程,将C/x/m对C作图,发现在施磷条件下,得到的是具有1个折点的直线,表明随着磷平衡浓度的不同,土壤对磷的吸附存在着2个不同能量水平的吸附点位。硫酸铝的用量越多,吸附磷量也越高。因此,应控制改良剂的用量,以0.3%为最好。  相似文献   
49.
从污泥中分离到一株降解苯乙酸的中度嗜盐菌(BYS-1)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从处理苯乙酸生产污水的活性污泥中分离到一株能以苯乙酸为惟一碳源生长的细菌BYS 1。该菌在 2 0h内对1g·L-1苯乙酸的降解率在 95 %以上 ,能在 0~ 3 4mol·L-1NaCl的Gibbons培养基中生长。经生理生化分析和 16SrDNA(GenBankAccessionNo AY0 6 6 2 2 17)序列同源性分析 ,将该菌初步鉴定为盐单胞菌属 (Halomonassp ) ,属于中度嗜盐菌。该菌降解苯乙酸的最适 pH、温度和NaCl浓度分别为 7 5 ,30℃和 1 0mol·L-1。  相似文献   
50.
采集江苏省滨海县滩涂盐碱地土壤,以菜园土壤作为对照,系统研究了微生物区系及生态、生理特征.结果表明,盐碱土壤微生物区系和对照相比发生了重大变化,除细菌数量与对照无显著差异外,真菌、放线菌、解磷菌及钾细菌数量分别比对照土壤低1.57倍、22.34倍、5.59倍及259.39倍,达极显著差异;盐碱土基础呼吸作用、微生物生物量碳分别比对照低1.01倍(达极显著差异)、0.94倍(达显著差异),但基础代谢商(qCO2)却和对照无显著差异;盐碱土过氧化氢酶活性比对照低1.19倍,而脲酶活性却比对照高0.41倍,均达极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