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40篇
  免费   11篇
  国内免费   10篇
林业   88篇
农学   27篇
基础科学   30篇
  51篇
综合类   341篇
农作物   24篇
水产渔业   15篇
畜牧兽医   135篇
园艺   26篇
植物保护   24篇
  2024年   14篇
  2023年   17篇
  2022年   29篇
  2021年   39篇
  2020年   30篇
  2019年   44篇
  2018年   17篇
  2017年   33篇
  2016年   33篇
  2015年   46篇
  2014年   61篇
  2013年   26篇
  2012年   41篇
  2011年   51篇
  2010年   35篇
  2009年   52篇
  2008年   28篇
  2007年   36篇
  2006年   39篇
  2005年   39篇
  2004年   19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6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 毫秒
51.
巴克夏猪的祖先可追溯到东汉末年和两晋时代(2000多年前),曾有中国的远洋商业龙舟通过海上丝绸之路将中国华南猪运至古罗马帝国。华南猪与罗马本地猪杂交形成了古罗马著名猪种拿破利坦(Napolitan),而拿破利坦猪对诸多欧洲猪种包括巴克夏猪有过种源贡献。而在近现代,巴克夏又返销中国,对众多中国培育品种的育成,与地方猪杂交生产优质猪肉有着赫赫之功。  相似文献   
52.
[目的] 研究长江经济带产业发展、土地利用及碳排放指数间的内在响应关系及作用机理,为区域协同发展提供思路。[方法] 基于GM (1,1)预测模型对产业发展、土地利用及碳排放指数进行灰色预测后进行耦合协调度分析,并运用PVAR模型探讨三者间的响应关系。[结果] ①区域各要素间的耦合度高于协调度,耦合协调状态呈增长趋势,而区域内部则呈现自下游至上游的降低趋势。②土地利用强度对于产业发展于前两期呈正向冲击,产业发展对碳排放为滞后2期内的先负而后转正冲击的倒V型波动趋势,土地利用对碳排放呈现明显的正相关脉冲响应。③三要素主要依赖于自身的发展路径,但产业发展对碳排放强度的解释力高于土地利用强度对其的解释力,而随着期数的增加,二者对碳排放的影响趋势均呈现增长趋势。[结论] 经济发展过程中产业结构调整及土地利用的配置和保障不可或缺,而碳排放作为未来发展中的重要制约因素也不可忽视,探索三者间的响应关系,能够更好地为区域协调发展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53.
汉江干流全长1577km,流域面积15.1万km^2,约占长江流域的9.2%培育和壮大汉江流域中心城市。对于形成我国新的区域经济带.“加厚”长江经济支撑,打造中国经济升级版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4.
从中国古都西安到意大利首都罗马,穿越欧亚大陆,遥遥一万五千公里,50位丝路行者将重走这条丝绸之路。他们将在历时62天的行程里,穿行8个国家,历经13个核心城市,在沙漠戈壁和高原山脉等复杂路况中前行。  相似文献   
55.
通过对和静县党的十八届3中全会提出的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战略构想,不仅为和静县林业发展带来新的历史机遇,同时也为林业产业转型升级产生重大影响。  相似文献   
56.
基于2009—2018年长江经济带11个省市的面板数据,运用DEA-Malmquist模型对农业水资源利用效率及全要素生产率进行测算,并进一步揭示长江经济带不同时期、不同区域的农业水资源利用效率动态变化趋势。实证结果显示,2009—2018年长江经济带农业水资源利用效率随时间呈先上升后下降的倒U型变化特征。长江经济带上游地区的重庆、四川等省市农业水资源利用效率较高,而下游地区江苏等省份农业水资源利用效率亟待提升。根据Malmquist生产力指数及其分解结果,2009—2018年长江经济带农业水资源利用效率以4.30%的速度衰退,技术变化是影响全要素生产率的主要因素。基于此,提出加大RD投入、加强水资源管理、优化农业生产资源配置、增进区域间交流与合作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57.
多米尼加的有机香蕉将大量出口欧洲市场,每个月将达20万箱,2011年底将给本地的经济带来45亿美元,依靠这个出口占领欧洲市场,它保证教育并给几千个家庭带来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58.
《天津农业科学》2015,(9):114-117
主要论述了"新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内涵、古代丝绸之路和当代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区别,以及以丝绸之路为载体的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和实施的战略目标等研究领域。从广义上古代丝绸之路起源于远古时期,经过几个朝代的发展和积淀,逐渐发展成各国之间进行商贸活动和文化交流的渠道,新丝绸之路是古代丝绸之路的延伸与发展。在战略上以经贸活动为主,多维度推进,打造全新的丝绸之路经济带。  相似文献   
59.
庭州畜牧风     
昌吉回族自治州史称庭州,地处天山北坡中段,是古代“丝绸之路”新北道通往中亚,欧洲诸国的必经之路,自古至今,一直是新疆政治,经济和文化最为发达的地区之一。改革开放30年来,昌吉州紧紧围绕国家和自治区农业农村经济结构调整大局,  相似文献   
60.
张建峰 《中国蚕业》2007,28(2):82-83
1河西蚕业生产的历史河西蚕业生产历史悠久,远源流长。据《资治通鉴》记载:“唐时自安远门(长安西北第一门)西尽唐境万二千里,闾阎相望,桑麻翳野,天下富庶者不如陇右”。闻名中外的古“丝绸之路”,贯串河西走廊千余公里。1982年2月19日甘肃日报载:“古代的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