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659篇
  免费   584篇
  国内免费   1071篇
林业   901篇
农学   1083篇
基础科学   204篇
  1595篇
综合类   4415篇
农作物   825篇
水产渔业   854篇
畜牧兽医   1264篇
园艺   437篇
植物保护   736篇
  2024年   20篇
  2023年   141篇
  2022年   178篇
  2021年   252篇
  2020年   236篇
  2019年   306篇
  2018年   213篇
  2017年   382篇
  2016年   479篇
  2015年   424篇
  2014年   382篇
  2013年   583篇
  2012年   854篇
  2011年   594篇
  2010年   565篇
  2009年   589篇
  2008年   617篇
  2007年   768篇
  2006年   702篇
  2005年   578篇
  2004年   490篇
  2003年   356篇
  2002年   309篇
  2001年   275篇
  2000年   238篇
  1999年   192篇
  1998年   191篇
  1997年   200篇
  1996年   156篇
  1995年   160篇
  1994年   106篇
  1993年   141篇
  1992年   140篇
  1991年   94篇
  1990年   89篇
  1989年   72篇
  1988年   65篇
  1987年   33篇
  1986年   70篇
  1985年   32篇
  1984年   13篇
  1983年   6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4篇
  1979年   4篇
  1976年   3篇
  1975年   2篇
  1956年   2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31.
高寒草甸斑块的根-土复合体对局部水土流失过程具有调控作用,为研究其特征及抗侵蚀效应,本研究选取三江源区达日县境内典型中度退化草甸的植被斑块为研究对象,调查草甸斑块中心与边缘植物群落特征,测定斑块边缘0~10 cm土层和斑块中心0~20 cm土层的容重、含水率、毛管孔隙度等土壤物理性质,并开展单根拉伸和根-土复合体直剪试验。结果表明:受优势种矮嵩草的分布影响,地上生物量主要分布在斑块中心,根系主要分布在0~10 cm土层;斑块中心区域土壤抗剪强度、内摩擦角和粘聚力均随土层深度的增加而减小;斑块边缘区域土壤粘聚力,抗剪强度明显高于斑块中心区域,草甸斑块植物根系是土壤抗剪强度的主要影响因素。草甸斑块根-土复合体能明显增加退化草甸土壤的抗侵蚀能力,研究结果可为深入研究高寒草甸根系固土功能及水土流失调控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32.
133.
烯效唑延缓小麦成熟期间叶片衰老的效应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1989~1992年田间与盆栽试验,研究烯效唑对小麦成熟期间旗叶及下二叶等三片功能叶衰老的延缓作用和增产效果。研究表明:1.烯效唑延缓小麦成熟期间功能叶片的衰老,表现在叶片细胞电解质渗漏率降低,超氧物歧化酶活性增高,丙二醛积累减少;2.烯效唑对离休旗叶片有保绿作用;于小麦齐穗期喷施20~40×10-6,烯效唑药液750kg/hm2,可提高小麦千粒重3~4g,增产12%~16%。  相似文献   
134.
不同供磷水平小麦苗期根系特征与其相对产量的关系   总被引:15,自引:1,他引:15  
研究了缺磷条件下不同基因型小麦苗期根系形态学及生理学适应特征 ,结果表明 :在缺磷环境中 ,小麦根轴数量和侧根长度明显减小 ,同化物向根部的分配比例增加 ,根轴长度、侧根数量和根系长度等均是显著提高。供试基因型小麦的根轴数量及其长度的差异在每个供磷水平及不同供磷水平之间均是显著的 ,说明这两种性状的差异是由基因型和环境因素共同决定的 ;而侧根特征的差异只在不同供磷水平之间是显著的 ,表明侧根性状主要是受环境因素控制的。对 6种基因型小麦的研究表明 ,高磷水平的小麦种子根的生长角度明显低于低磷处理的小麦 ,根角之间存在着显著的基因型差异。在缺磷条件下 ,6种基因型小麦完整根系分泌的酸性磷酸酶活性、根轴数量、根轴长度、根生长角度和根系长度之间均存在着显著的基因型差异。相关分析表明 ,缺磷条件下的小麦苗期根系形态指标和根系分泌的酸性磷酸酶活性的交互作用与小麦的相对产量之间具有显著的线性关系 ,这种关系说明以上 5种性状均可作为早期有效地筛选磷高效小麦品种的指标  相似文献   
135.
铝浸种对火龙果种子萌发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3,他引:6  
王彬  郑伟  李兴忠 《种子》2006,25(4):38-40,44
以火龙果种子为研究材料,设置了7个铝浸种浓度(0、0.1 mg/L、1 mg/L、10 mg/L、100mg/L、1000 mg/L、2000mg/L),研究了不同浓度的铝浸种处理对火龙果种子萌发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浓度铝处理火龙果种子均具有生理活性,它们对火龙果种子的发芽势、发芽率、发芽指数、幼苗鲜重和活力指数均具有明显的生理作用.7种铝处理浓度中,0.1 mg/L铝处理效果最好.当处理浓度超过2000mg/L时,火龙果幼苗生长受到毒害.  相似文献   
136.
植物开花光周期反应的分子调控机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植物开花时间受到日照长短季节性变化的调节,拟南芥和水稻中与光周期反应相关基因的分离,使人们得以认识植物开花光周期反应的分子调控机制。植物感知日照长短的变化主要由CONSTANS(CO)基因的表达所控制。CO能够将光信号与生物钟信号整合,调节开花基因FLOWERING LOCUS T(FT)的表达,并最终控制植物的开花时间。本文对这一研究的最新进展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137.
三棱栎种子特性与其致濒关系初步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周元 《种子》2004,23(1):13-15
三棱栎是云南特有种,国家二级保护植物,主要分布在澜沧、沧源、孟连、西盟、勐腊等县.研究表明,其萌发温度在20~35℃范围内,萌发率在5.3%~9.1%之间.4个不同分布地和8种温度条件下萌发率差异不显著.本文认为三棱栎濒危的主要原因是:(1)三棱栎果实结实率低;(2)果实的特殊形状,不利于传播;(3)幼苗缺乏竞争力.针对三棱栎的濒危现状和原因,提出了三棱栎的一些保护措施.  相似文献   
138.
本文主要综述了我国近20年来棉花分子育种在理论基础、技术方法、育种机理以及新品种培育等方面研究取得的成就及新进展,并讨论了棉花分子育种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39.
Brans of 23 traditional and 12 improved (both red and white) rice varieties in Sri Lanka were screened for anti-amylase and anti-glycation activities in vitro. Varieties which showed the highest inhibitory activities at screening were further investigated for anti-glucosidase and glycation reversing as anti-diabetic properties. The same varieties were studied for selected antioxidant properties. Significantly high anti-amylase and anti-glycation activities were observed for bran extracts of red varieties compared to white varieties at screening. Traditional red rice varieties, Masuran, Sudu Heeneti, Dik Wee and Goda Heeneti, exhibited significant and dose dependent anti-amylase, anti-glycation and glycation reversing activities. These varieties also showed marked antioxidant properties. It is concluded that brans of Sri Lankan traditional red rice varieties Masuran, Sudu Heeneti, Dik Wee and Goda Heeneti may be potential food supplements for diabetes.  相似文献   
14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