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31篇
  免费   64篇
  国内免费   99篇
林业   109篇
农学   46篇
基础科学   91篇
  311篇
综合类   307篇
农作物   27篇
水产渔业   59篇
畜牧兽医   54篇
园艺   11篇
植物保护   79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22篇
  2022年   42篇
  2021年   34篇
  2020年   44篇
  2019年   48篇
  2018年   21篇
  2017年   40篇
  2016年   51篇
  2015年   46篇
  2014年   53篇
  2013年   45篇
  2012年   55篇
  2011年   75篇
  2010年   48篇
  2009年   51篇
  2008年   64篇
  2007年   54篇
  2006年   48篇
  2005年   46篇
  2004年   24篇
  2003年   21篇
  2002年   15篇
  2001年   20篇
  2000年   17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10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10篇
  1995年   17篇
  1994年   12篇
  1993年   11篇
  1992年   9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7篇
  1985年   1篇
  1981年   1篇
  196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9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991.
六盘山主要森林类型枯落物的水文功能   总被引:19,自引:1,他引:18  
为了定量评价森林枯落物的水文功能,该文通过浸水法和野外观测,调查了宁夏六盘山主要森林类型的枯落物蓄积量,研究了持水能力与过程, 并对辽东栎与少脉椴混交林分的枯落物进行了截留及蒸发研究。结果表明:六盘山主要森林类型的枯落物蓄积量达4.87~30.86 t/hm2,其中针叶林阔叶林灌丛; 各植被类型的最大持水率相差较大,一般介于177.68%~387.42%,不同植被类型枯落物层的最大持水量为0.9~7.6 mm,最大拦蓄量为0.36~4.96 mm,有效拦蓄量为0.23~3.82 mm,均表现为针叶林阔叶林灌丛。浸水实验表明:枯落物的持水量随浸泡时间的增加呈对数曲线增长,吸水速率与浸泡时间呈反函数关系。2005年6月19日—7月26日,辽东栎与少脉椴混交林枯落物层的截留量占同期降水的比率为1.98%,平均日蒸发速率为(0.12±0.058) mm,占林分总蒸散量的8.28%;枯落物层的蒸发速率随含水率增加呈S形曲线增长。   相似文献   
992.
基于高分辨率遥感图像的荔枝林树冠信息提取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有效提取荔枝林树冠信息,解决局部最大值法窗口选择和区域生长法在树冠相互连接时的过度生长问题,将水文分析和区域生长融合方法用于荔枝单木探测和树冠描绘。首先将均值滤波方法平滑后的全色图像进行反转完成图像预处理;然后对预处理后图像提取洼地和洼地贡献区域,接着剔除错提洼地,合并树冠分支洼地的贡献区域,从而提取树顶位置,完成单木探测;最后以单木探测结果为种子点,采用区域生长方法对树冠进行描绘,种子生长被限定在洼地贡献区域内,在阈值控制下进行生长,最终完成单木树冠描绘。采用遥感分类精度评价指标对提取结果进行评价,单木探测总体精度为87.75%,用户精度为80.69%,生产者精度为96.06%;单木树冠描绘总体精度为78.69%,用户精度为71.32%,生产者精度为87.76%。  相似文献   
993.
郑月  李丹 《林产工业》2016,(6):50-52
笔者以某项目旋风分离器钢支架工作平台的设计为例,阐述了针对此类特定设备对重力荷载代表值可变荷载组合值系数的选取和风荷载计算的设计办法,以供同行参考。  相似文献   
994.
产量阶段的划分及应用   总被引:9,自引:3,他引:6  
针对较长产量序列时序可比性差产量预报方程回归误差率较高、气象产量序列不符合正态分布等问题,提出了产量阶段概念。认为产量序列是由一个个相对稳定变化着的产量阶段组成,两个产量阶段之间存在跳跃现象,宜分阶段处理。并提出用量优分割法划分产量阶段,结合周期分析结果确定产量阶段段娄和霜冻最后,用划分产量阶段的方法,建立了河南省冬小麦产量预报方程;并好河南省夏玉米丰、平、歉产量年型。  相似文献   
995.
特大干旱年旱地冬小麦施肥效应及需肥特点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采用四因子二次通用旋转组合设计,结合大田调查与土壤肥力测试,于1994~1996年在浮山县张庄乡,对特大干旱年旱地冬小麦的施肥效应及需肥特点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严重干旱情况下,氮、磷、钾及有机肥的增产效应都大幅度降低,从而使产量水平仅为142.1kg/亩,较丰水年(1995~1996年)减产57.4%。在需肥特点上,大旱年则表现出严重的失衡现象,即磷、钾肥的增产效应显著大于氮肥,有机肥则介于其间。有机肥在3000~6000kg/亩范围内有显著的增产效应。施钾肥可提高小麦产量16.8%~67.2%。进一步提出了优化施肥方案。  相似文献   
996.
采用全年条桑收获法和全年两回施肥法 ,对 8个供试桑树品种 (组合 )进行比较试验 ,结果粤桑 1号、粤桑 10号、桂杂优 12号和 6 9×伦 10 9的产量比对照种塘 10×伦 10 9增加 5 6 7%~ 12 0 3 %。证明这 4个品种 (组合 )适于桑树省力化栽培与收获  相似文献   
997.
借用作物产量预报的研究方法,以现代数理统计方法为手段,以北京地区30余年小麦产量、气象数据时间序列为材料,通过定性划分作物产量年型,给出了基于年景变化施肥决策的一般方案。这对传统的肥料一作物产量施肥模型来说,是一种研究领域上的拓宽。  相似文献   
998.
论中国干旱区湖泊研究的重要意义   总被引:9,自引:13,他引:9  
据最新统计,在中国年降水量小于200 mm的干旱区,有大小湖泊近400个,在我国3大自然地理区域,即东部季风区、西北干旱区和青藏高原区中居第2位.内陆湖泊不仅是干旱区气候的指示器,而且对内陆河流域生态与环境状况的反应极为灵敏.干旱区的湖泊是以流域为单元实现水分循环的重要环节,是自然和人类经济活动系统中的最后一个环节,其生物和生态系统最早对人类活动的干扰作出反应,第一个抗争也是第一个受害.国内外干旱区湖泊衰亡带来的灾难等事实告诉人们:保护湖泊水体,就是保护人类自己.人与湖泊水体和谐共处,是干旱区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不可缺失的重要条件之一,为此应该对湖泊状况实行监控,持之以恒进行系统研究.  相似文献   
999.
人类活动对黑河水文过程的影响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以黑河流域年降水序列为参照,利用小波分析方法对黑河年径流序列的周期性变化进行分析,利用Spearman秩次分析法对比检验了黑河年径流序列的趋势性,利用有序聚类分析法推估了人类活动对黑河年径流序列的显著干扰年份。结果表明:黑河流域年降水序列和河流年径流序列存在着多时间尺度周期;距平累积分析表明,1965年以前黑河山口以上年径流序列的趋势性较显著,1971以后对河流入渭年径流序列的趋势性较显著;黑河入渭年径流序列显著突变年份在1979年。  相似文献   
1000.
黄土高原半湿润区不同生长年限苜蓿叶片光合性能研究   总被引:19,自引:11,他引:8  
利用Li-6400型光合作用测定系统,测定了不同生长年限苜蓿叶片的光合参数.结果表明,1)生长年限对苜蓿光合特性有较大的影响,对气孔导度的影响最大,其次是蒸腾速率和叶绿素相对含量.2)苜蓿叶片净光合速率、蒸腾速率日变化均呈现"双峰"曲线,有明显的光合"午休"现象.3)净光合速率与光合有效辐射、气孔导度、叶绿素相对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与蒸腾速率呈显著正相关,与田间CO<,2浓度呈极显著负相关.蒸腾速率与叶绿素相对含量、光合有效辐射呈极显著或显著正相关,与田间CO<,2浓度呈极显著负相关.4)从苜蓿的光合特性综合分析,苜蓿的最佳利用期为6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