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4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3篇
林业   48篇
农学   4篇
基础科学   1篇
  11篇
综合类   62篇
农作物   1篇
水产渔业   3篇
畜牧兽医   4篇
园艺   5篇
植物保护   7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15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21.
Bark beetle species in natural stands of spruce, Picea crassifolia (Kom.) were investigated in Maixiu Forest Park, Qinghai Province, northwest China, during 2005 and 2007. Two pioneer Ips species, Ips nitidus Eggers and Ips shangrila Cognato and Sun were found. I. nitidus occurs naturally in northwest China. I. shangrila is a new species in the world. In the past, it was confused with I. mannsfeldi Wachtl in China. The damage of these two Ips species has been very severe in Maixiu and the morphological and bi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were studied. I. nitidus starts to fly in early May and prefers the mid to lower part of the host tree to colonize as its habitat. I. shangrila always infests from the top of the trunk, especially in branches larger than 3 cm in diameter in the crowns and sometimes even colonizes entire young trees. The two Ips species are the most destructive secondary bark beetles on P. crassifolia and always cause mortality of trees by their cooperation.  相似文献   
22.
青海云杉种群分布格局沿海拔梯度分形特征的变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应用分形几何理论和方法,对祁连山青海云杉种群沿海拔梯度空间分布格局的分形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在2 7003 300 m的海拔,计盒维数分别为:1.706、1.880、1.927、1.640、1.465、1.219,表明其水平占据空间的能力很强,信息维数分别为:1.660、1.684、1.805、1.761、1.470、1.359、1.013,表明其结构较复杂,格局强度较高。计盒维数与信息维数沿海拔梯度的变化趋势基本一致,其值随海拔升高而增大,在海拔2 900 m时达到最大值,之后随海拔的继续升高,其值又开始下降,在海拔3 300 m时达到最小值。第2期张立杰等青海云杉种群分布格局沿海拔梯度分形特征的变化  相似文献   
23.
祁连山保护区青海云杉种群分布格局的研究   总被引:28,自引:2,他引:26  
对甘肃祁连山自然保护区不同生境中的青海云杉(Picea crassifolia)的结构和动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研究区内的青海云杉种群结构呈倒"J"型,存在明显的径阶缺陷,但种群仍处于稳定发展阶段;种群分布格局呈聚集分布,并向随机分布发展;种群在一切密度下都呈聚集状态,并且聚集度依赖于种群密度;人为和自然干扰以及种群的生物学特性共同造成了种群的聚集分布.  相似文献   
24.
以植物表达载体pCambia1301的带内含子的GUS(iGUS)基因替换植物表达载体pBI121中的GUS基因,构建了以pBI121为基础载体并含有iGUS的植物表达载体pLZ13。农杆菌染色表明,pCamiba1301和pLZ13两载体中的iGUS基因均不会导致GUS染色反应。以金柑不同组织为材料,通过农杆菌介导开展瞬时表达研究,结果表明,pLZ13和pCambia1301两载体的iGUS在CaMV35S启动子调控下的表达没有差异,证明构建的pLZ13是一种同时适于瞬时表达和转基因研究的植物表达载体。  相似文献   
25.
植物体内类黄酮通常以糖基化的形式存在,其糖基化由UDP–糖基转移酶(UDPglycosyltransferase,UGT)催化完成。以‘浏阳金柑’果实为研究对象,利用UPLCG2-SQTOF技术对其类黄酮种类进行鉴定,共检测出11种类黄酮,包括C–葡萄糖苷类黄酮、C–新橙皮糖苷类黄酮和O–新橙皮糖苷类黄酮。基于转录组测序,筛选出49个金柑果实发育过程中高表达的UGT基因。进化分析显示,13个高表达的FcUGT可能参与了类黄酮的糖基化修饰过程。其中,1个FcUGT编码C–葡萄糖基转移酶,参与了C–葡萄糖苷类黄酮的修饰过程;9个FcUGT编码7–O–葡萄糖基转移酶,可能参与了O–新橙皮糖苷类黄酮的修饰过程;3个FcUGT编码1,2–鼠李糖基转移酶,可能参与了O–或C–新橙皮糖苷类黄酮的修饰过程。  相似文献   
26.
依据六盘山地区实际,从净种、整地、人工清除、使用化学药剂等方面介绍了六盘山云杉苗圃地杂草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27.
祁连山北坡苔藓-青海云杉林优势种空间分布格局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用负二项参数(k)、扩散系数(C)、丛生指数(I)、CA值、平均拥挤度(m^*)、聚块性指标(m^*/m)等5种聚集度指标判定出祁连山北坡苔藓青海云杉种群的空间分布型趋向于随机分布,再应用Taylor幂法则、Iwao回归方程进行数学拟合,进一步证明祁连山北坡苔藓类青海云杉种群的空间分布型为随机分布。  相似文献   
28.
贺兰山异色卷蛾生物学特性及防治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异色卷蛾在贺兰山区地一年1代,以初龄幼虫在叶肉中越冬,翌年5月中下旬越冬幼虫开始活动,危害青海云杉梢顶芽及幼虫。采用喷雾,放烟和喷烟3种不同方式进行防治试验,筛选出最佳防治措施是释放敌马烟剂,平均防治效果达80%以上。  相似文献   
29.
张立杰  刘鹄 《林业科学》2012,48(1):18-21
研究祁连山林线区域青海云杉种群结构、年轮生长及林线位置对气候变化的响应。结果表明:在区域气候变暖的背景下,青海云杉林线种群1~30龄的幼龄个体数量最多,占总数的80.9%;100年来林线种群密度大约增加了23倍,但林线位置并没有发生明显变化;年轮分析得出,气候变暖导致近30年来林线树木径生长明显增加,青海云杉树木年轮指数与当年夏季、秋季以及上一年夏季平均气温显著正相关,与上一年秋季及当年6月份的平均气温呈极显著正相关。  相似文献   
30.
祁连山青海云杉林群落结构特征分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通过区域尺度,以祁连山国家自然保护区东段的哈溪林场、中段的西水林场和西段的祁丰林场3个典型分布区的青海云杉纯林为研究对象,以设立的典型临时样方调查材料为研究基础,对祁连山青海云杉的群落结构特征进行了分析,包括青海云杉林成层结构、胸径结构、树高结构和冠幅结构的静态分布,并对胸径、树高和冠幅三者之间的相互关系进行了曲线拟合。结果表明:① 青海云杉林群落成层现象明显,可划分为乔木层、灌木层、草本层和苔藓层,祁连山东、中、西段青海云杉林乔木层结构参数与林下灌木层、草本层结构参数在一定程度上呈负相关,祁连山中段苔藓较为发达;② 祁连山东段青海云杉胸径结构呈“间歇”型,中段呈“倒J”型,西段呈“单峰”型,同时树高和冠幅结构表明,青海云杉林普遍存在更新不良的问题;③ 对祁连山不同研究区域青海云杉个体及3个调查区域所有个体的胸径、树高与冠幅进行曲线拟合,发现三者之间相关显著,均可用乘幂曲线模型Y=aXb 进行较好的描述(P<0.01)。上述结论可为祁连山青海云杉的可持续经营、群落恢复和抚育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