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135篇
  免费   410篇
  国内免费   751篇
林业   782篇
农学   465篇
基础科学   814篇
  2029篇
综合类   5437篇
农作物   105篇
水产渔业   80篇
畜牧兽医   222篇
园艺   72篇
植物保护   290篇
  2024年   45篇
  2023年   168篇
  2022年   209篇
  2021年   193篇
  2020年   200篇
  2019年   264篇
  2018年   195篇
  2017年   282篇
  2016年   353篇
  2015年   299篇
  2014年   475篇
  2013年   450篇
  2012年   823篇
  2011年   885篇
  2010年   836篇
  2009年   653篇
  2008年   595篇
  2007年   654篇
  2006年   591篇
  2005年   541篇
  2004年   453篇
  2003年   282篇
  2002年   178篇
  2001年   162篇
  2000年   115篇
  1999年   74篇
  1998年   63篇
  1997年   44篇
  1996年   48篇
  1995年   32篇
  1994年   26篇
  1993年   26篇
  1992年   18篇
  1991年   17篇
  1990年   17篇
  1989年   16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1篇
  1982年   1篇
  197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61.
信息是企业进行技术创新的重要战略资源。本文从高校图书馆为企业提供信息服务的实践调查出发,总结出目前服务体系中存在的问题,梳理出提升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对策。  相似文献   
62.
为了满足人们对畜产品需求的快速增长,必须在加快畜禽产业发展的同时把对环境的影响降到最低,提高畜禽遗传特性有望促进这一问题的解决。进入21世纪以来,以基因组选择为核心的分子育种技术迎来了发展机遇,利用该技术可实现早期准确选择,从而大幅度缩短世代间隔,加快群体遗传进展,并显著降低育种成本。虽然在某些畜种中(如奶牛),基因组选择取得了成功,群体也获得较大遗传进展,但仍无法满足快速增长的需求。因此,亟需寻找能够进一步加快遗传进展的方法。研究表明,在SNP标记数据中加入目标性状的已知功能基因信息,可以提高基因组育种值预测的准确性,进而加快遗传进展。而挖掘更多基因组信息的同时,开发更优化的分析方法可以更有助于目标的实现。文章总结了主要畜禽物种的可用基因组数据,包括牛、绵羊、山羊、猪和鸡以及这些数据是如何有助于鉴定影响重要性状的遗传标记和基因,从而进一步提高基因组选择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63.
利用博弈论的方法对国防工业发展中已进入国防工业的企业群、待进入国防工业的企业群和政府的对策进行分析,并得出结论:政府首先要指导已进入国防工业的企业群合理定位;其次要考虑制定多大程度的保护政策来保护已进入国防工业企业的发展和利益;最后政府需要对军工企业的诉讼制定合理的支持标准,使已进入国防工业企业始终处于竞争环境良性发展.当然政府作出以上决策的主要依据是在保证本国安全的前提下使国防工业企业的利润实现最大化.  相似文献   
64.
通过计算光温生产潜力、气候生产潜力、光温潜力需水量、灌溉需水量以及衍生的可持续垦殖率指标,以解决农业生产潜力、农田熟制、灌溉定额、宜农荒地垦殖适宜性评价等农业发展问题。以迈阿密模型为理论基础,利用GIS空间分析的研究方法,计算出了上述指标的高精度全球分布场,得出全球光温生产潜力为2 260×108 t干物质,气候生产潜力为1 253×108 t干物质,灌溉需水量总计为12 441 km3。主要结论有:热带雨林区除外,全球气候生产潜力高值区同当前农业区高度吻合,表明农田气候潜力已经被人类充分利用;在温带地区,可持续覆膜雨养垦殖率>2/3的地区适宜开垦宜农荒地,发展雨养农业。根据迈阿密模型计算得出的灌溉需水量可作为制定农田喷灌定额的重要依据;覆膜滴灌节水效果最佳,可持续覆膜滴灌垦殖率为各种垦殖率中最大值,可作为指导宜农荒地资源开发和多熟制农业发展的主要指标。  相似文献   
65.
针对从海量食品安全事件新闻报道中很难抽取出所需答案的问题,以食品安全事件语料库为研究对象,提出了一种基于信息抽取技术的自动问答系统。首先,利用深度学习模型TextCNN对用户输入的问题进行分类,得到其所属类型。其次,对于输入问题,借助Lucene搜索引擎找到其最佳匹配文档。再次,根据输入问题的类型,从食品安全事件数据库(采用信息抽取技术自动提取的一个结构化数据库)中筛选出该文档所包含的答案候选句集合。最后,利用深度学习模型Bi LSTM及基于答案候选句上下文的特征提取方法构建一个答案抽取模型,该模型能从给定的答案候选句集合中提取出最终答案。为检查基于食品安全事件数据库的答案候选句筛选方式及基于答案候选句上下文的特征提取方式对整个自动问答系统性能的影响,进行了多种比较实验,结果表明含有基于食品安全事件数据库的答案候选句筛选方式和基于答案候选句上下文的特征提取方式的问答系统表现最佳,其回答准确率达到44%。这相比于传统的问答系统,具有明显的优势。  相似文献   
66.
基于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工作的开展,以盐亭县为例,从建设后的自然质量、建设任务完成情况和综合成效3个方面进行分析,选取土层厚度、土地平整工程量、提高粮食生产能力等14个因子,用熵权法测算各评价单元的建设成效性,将其建设成效评价划分为4个等级。结果表明:在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中,成效评价为优良的项目占总项目数的61.90%,占建设总面积的63.39%;只有2个项目所占的4.76%的建设总面积评价结果为差。该研究结果可为后期建设高标准基本农田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67.
杨华 《林业调查规划》2014,39(5):115-118
滇西北是云南省最为贫困的少数民族聚集地区之一,实行退耕还林政策10多年来取得了巨大的成效,随着退耕还林政策补助陆续到期,部分退耕农户生计将出现困难。对退耕还林后续政策进行分析,认为退耕还林补偿标准与现有物价水平不符,套种的规定过于保守,针对政策上的不足与实施过程中存在的作业设计不够规范、监管不力、档案管理不够规范等问题提出相关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68.
随着我国农业科研项目立项、推广的进程加快,提升农业科研单位科研项目信息化管理水平 迫在眉睫。因为管理水平低的状况会直接影响科研项目的信息化进程。本文以“农业科研项目信息 化管理”体系为核心,提出相应的信息化管理对策,以期提升农业科研项目信息化的管理水平。  相似文献   
69.
设施农田高强度的耕作模式使土壤重金属累积日益加重,因地制宜地确定其土壤重金属目标值与筛选值对设施农田可持续生产意义重大。本文以石家庄、衡水与唐山为研究区,基于土壤重金属污染风险和生态风险评价,用熵权法得出综合风险等级并确定重金属污染分区阈值。结果表明土壤Cd、Cu、Zn污染最严重,高风险区占比达40.57%。研究区设施农田土壤Cd、Cu、Pb、Zn全量与有效态的目标值分别为0.12、40.17、19.23、116.03 mg·kg-1与0.02、4.19、0.59、8.80 mg·kg-1;筛选值分别为0.40、90.27、38.33、170.68 mg·kg-1与0.11、11.77、1.55、14.24 mg·kg-1。基于综合评价结果反推分区阈值的方法简单便捷,重金属全量与有效态的目标值及筛选值的确定为研究区设施农田重金属污染的预防提供了多方位的指导。  相似文献   
70.
内蒙古河套灌区农田土壤中微塑料的赋存特征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为阐明内蒙古河套灌区农田土壤中微塑料的赋存特征及其与覆膜年限、灌溉类型等的响应关系,该文采用田间取样与室内试验相结合的方法进行了系统研究,分析了研究区地膜覆膜现状,并考虑覆膜年限(覆膜5、10、20 a)及灌水方式(滴灌和畦灌)2个因子,探索了河套灌区农田土壤中微塑料的丰度、类型、颜色、粒径等赋存特征,并通过扫描电镜、能谱仪等对微塑料表面特征及表面附着物进行观察与分析。结果表明:内蒙古河套灌区不同覆膜年限下(5、10、20 a)土壤中微塑料平均丰度分别为2526.00、4352.80、6070.00个/kg,单层土的微塑料含量最大值(2133.50 ind/kg)出现在覆膜20 a的0~10 cm土层,最小值(678.00个/kg)出现在覆膜5 a的>20~30 cm土层;不同覆膜年限和灌溉类型影响土壤微塑料丰度,滴灌农田微塑料丰度值略大于畦灌农田,在不同土层深度上微塑料丰度值随土层深度增加逐渐减小;微塑料类型主要有纤维类(23.34%)、碎片类(26.31%)、薄膜类(38.57%)和颗粒类(11.78%)等4种,且薄膜类在不同土层占比都较高,微塑料颜色包括黑色、透明、绿色、红色、蓝色等,比例分别为24.56%、23.83%、19.34%、16.52%和15.75%,其中0~10 cm土层中微塑料以黑色为主,占比30.25%,在>10~20、>20~30 cm土层中微塑料以透明为主,占比30.15%和29.23%,粒径则随覆膜年限增加而呈逐渐减少趋势,粒径小于1 mm的微塑料居多,随着覆膜年限的增加,微塑料粒径在0~10、>10~20、>20~30 cm土层间的差异逐渐减小,且粒径大小与灌溉类型无显著关系(P>0.05);微塑料样品表面特征粗糙,呈现不规则孔隙,纤维类、薄膜类和碎片类微塑料均具有较多规则微小孔隙,而颗粒类微塑料表面孔隙则不规则且呈凹凸状,土壤中微塑料的多孔特性造成微塑料比表面积增大,进而增加对土壤中其他污染物和微生物的吸附;微塑料的表面孔隙附着有机体和污染物,表面存在稳定的铁氧化物、稀土元素等,并容易形成有机-无机复合污染效应。研究对于明晰微塑料在河套灌区土壤中的分布现状及危害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