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029篇
  免费   214篇
  国内免费   354篇
林业   309篇
农学   400篇
基础科学   131篇
  401篇
综合类   1850篇
农作物   280篇
水产渔业   100篇
畜牧兽医   662篇
园艺   148篇
植物保护   316篇
  2024年   21篇
  2023年   92篇
  2022年   142篇
  2021年   169篇
  2020年   150篇
  2019年   191篇
  2018年   122篇
  2017年   172篇
  2016年   196篇
  2015年   186篇
  2014年   254篇
  2013年   236篇
  2012年   323篇
  2011年   269篇
  2010年   233篇
  2009年   226篇
  2008年   173篇
  2007年   214篇
  2006年   143篇
  2005年   141篇
  2004年   105篇
  2003年   110篇
  2002年   72篇
  2001年   78篇
  2000年   73篇
  1999年   51篇
  1998年   62篇
  1997年   57篇
  1996年   49篇
  1995年   53篇
  1994年   33篇
  1993年   37篇
  1992年   20篇
  1991年   29篇
  1990年   29篇
  1989年   31篇
  1988年   15篇
  1987年   16篇
  1986年   6篇
  1985年   5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1篇
  1978年   2篇
  1977年   1篇
  1976年   5篇
  195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59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75 毫秒
91.
整地方式对杉木生长和经济效益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用4种不同整地方式17a的试验资料,分析了整对林木各种生长的影响;用帖现方法,比较了不同整地方式的经济效益。结果表明:整地方式对杉木各种连年生长的量的影响,一般在7-10a消失;对平均高,胸径和单株材积的影响,主要箐面在10-12a前,在7-10a差异最大;整地对胸径的影响比对高树高和单株积的影响短1-2a。  相似文献   
92.
辽宁引种班克松优良家系的苗期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章通过对从北美加拿大引进的2个种源48个班克松优良家系的苗期研究,结果表明,48个班克松家系苗高、地径生长差异极显著,多重比较后入选的最优家系均来自北纬46°的Sturgeonlake种源,生长最差的班克松家系均来自北纬45°10′的Bancraft种源。本项研究可为科学地从国外引进优良班克松家系、建立优良的种子园提供参考和做好准备。  相似文献   
93.
毛竹笋用林合理竹龄结构及其笋期生长规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多年不同毛竹林分观测分析,提出2度竹的比例在一定范围内影响着笋用林的产量。分析丽水市郊山地笋用林盛期出现的时间及其发生规律,认为笋用林笋期生长规律和气象因子关系密切,丽水市郊的山地笋用林通常是在3月下旬至4月上旬为出笋盛期。对刚露箨叶至出土后10天的笋个体分析表明,对单支笋重的影响长度比笋径大,留笋时间的长短对产量有决定性影响,但从营养成分、加工适性等方面考虑,以笋刚出土时挖掘为最适时期,此时,笋长与笋径相关极显著。  相似文献   
94.
不同覆盖物对雷竹林笋生产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采用随机区组设计,研究了8种覆盖物对林地土壤温度的调节和对雷竹林笋期、笋产量及竹林经济收益的影响。结果表明,8种覆盖物均提高了林地土壤温度,提早了始笋期,延长了产笋期,增加了竹林的笋产量与产值。经综合评定,若糠覆盖为最佳处理,与对照相比,其试验林地表层土壤(0~25cm)温度提高3.83℃,始笋期提早41d,笋期延长40d,产量、产值和纯收益分别增长29.4%、270.3%和310.2%。  相似文献   
95.
绿竹笋期生物学特性观察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连续三年观察研究表明:(1)绿竹秆基笋目数量在4~10个之间,笋目萌动始于二月底,总萌动率79.3%,发笋数占萌动数的73.0%。(2)绿竹笋期长达5个月,可分为初期、盛期、递减期和末期四个阶段,盛期出笋株数和重量分别占72.0%和75.9%,比其他竹种更为集中。(3)绿竹一年生母竹发笋量占总重量的92.1%,二年生占7.9%。(4)竹丛的总出笋数和重量与座底竹数量具有正相关关系,r_1=0.7582,r_2=0.7279。株平均出笋数和重量与座底竹数量具有负相关关系,r_3=-0.6124,r_4=-0.6418。(5)绿竹幼竹高生长历时85天左右,总生长量达950cm,日均生长量11.2cm,日最大生长量24cm。幼竹夜间生长量比白天快1.7倍。  相似文献   
96.
对雷州林业局7种施肥处理的尾叶桉MLA无性系7年生与3年生林分进行经济效益分析,结果表明:最佳处理6(P300g/株 K300g/株 N150g/株)7年生时年均利润1528.1元41m2,比处理7(常规施肥,滤泥5000g/株 P250g/株 K100g/株 N100g/株,年均利润1452.6hm2)提高5.2%,比对照(不施肥,年均利润630.3元/hm^2)提高142.4%;3年生时处理6的年均利润为1605.5元/hm2,比处理7(年均利润1406.8hm2)提高14.1%,比对照(年均利润408.3元/hm2)提高293.2%;处理6的年均利润3年生时采伐比7年生时采伐提高5.1%;处理6和处理7在7年生时采伐,投资回收期均为10.3年,在3年生时采伐分别为8.0年与8.3年,3年生时采伐比7年生时采伐的投资回收期分别缩短2.3年与2.0年。  相似文献   
97.
以8年生板栗实生树,采用武夷山的魁栗品种为接穗,在福建南平市延平区太平镇进行板栗的高接研究,945个接穗研究表明,砧木0~5cm粗,芽萌动后,采用插皮接,成活率最高。  相似文献   
98.
绿竹 (Dendrocalamopsisoldhamii)属禾本科竹亚科绿竹属 ,原产我国 ,集中分布浙江南部、台湾、福建及广西、广东等省 (区 )。在浙江、台湾、福建三省普遍栽培 ,是亚热带地区优良速生的笋材两用的丛生竹种之一。绿竹笋味鲜美 ,清凉解暑 ,同时具有降压、降脂、增强消化系统功能的作用 ,是夏秋两季深受群众喜爱的美味佳肴。绿竹竹材易降解 ,是应用前景广阔的造纸原料。近年来 ,以笋用林为主要经营目的的绿竹林发展很快 ,并取得不少的经验 (张文燕等 ,1 999;郑文汉等 ,1 997;董建文 ,2 0 0 0 )。叶片作为最主要的同化器官在竹林生长发育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 ,研究竹叶片生理生化特性 ,揭示叶片生长发育规律 ,对指导竹林栽培具有重要意义。当前对竹子叶片生理生化特性的研究已有过不少报道 ,如毛竹(Phyllostachysheterocyclacv .pubescens) (郑郁善等 ,1 998;黄启胜等 ,1 989)、麻竹 (Dendrocalamuslatiflorus)(邱尔发等 ,2 0 0 1 ;2 0 0 2 )、雷竹 (Phyllostachyspraecoxf.pre...  相似文献   
99.
光肩星天牛成虫发生期及种群数量变动规律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对利用诱饵树法预测光肩星天牛成虫发生期进行了研究。光肩星天牛种群发生数量与杨树品种、树龄及天气积分指数有密切关系。露伊莎杨上的卵量分别为I-214杨和I-69杨的2.7倍和14.5倍。I-69杨3年一树上的一为5年生树的8倍。低龄幼虫越冬前的存活率与6-9月份的天气积分指数呈正相关。光肩星天牛种群数量的消长规律,初步认为为5a一个周期。  相似文献   
100.
为了研究聚集化合物对松小蠹的林间引诱活性,探讨用聚集信息素进行林间诱集和种群监测的方法,在陆良县云南松纯林中进行了引诱试验.结果表明,除(-)APX*外,几种供试化合物对松小蠹均有一定的引诱效果,(-)APX加MBXT、(-)APX加MBXS复配方化合物的引诱效果明显高于其他化合物,漏斗状诱捕器诱虫量明显高于IMP诱捕器.对试验林分松小蠹种群动态的监测实践表明,用聚集化合物诱集成虫测报松小蠹成虫扬飞期,确定清理及防治的最佳时期,提高了清理、防治的针对性和准确性,具有较好的灵敏度和可靠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