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8篇
  免费   11篇
  国内免费   46篇
林业   18篇
农学   2篇
基础科学   158篇
  41篇
综合类   50篇
农作物   8篇
畜牧兽医   2篇
园艺   1篇
植物保护   25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3篇
  2022年   13篇
  2021年   18篇
  2020年   16篇
  2019年   21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23篇
  2016年   22篇
  2015年   19篇
  2014年   17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25篇
  2011年   16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3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喷雾器及施液量对水稻冠层农药雾滴沉积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分析弥雾机和手动喷雾器在不同施液量条件下喷雾,农药雾滴在水稻冠层沉积分布特征,阐明农药剂量的沉积结构及空间分布对药剂防治效果的影响。【方法】以农药雾滴采集装置和水敏纸收集农药雾滴,通过DepositScan软件分析雾滴覆盖率和雾滴密度,并利用示踪剂估测农药沉积量。【结果】弥雾机和手动喷雾器不同施液量条件下喷雾,叶角45°和0°水稻叶片正面的雾滴覆盖率显著高于叶片反面。弥雾机在225、450、600 L•hm-2施液量条件下喷雾,叶角0°水稻叶片反面的雾滴密度均大于200个/cm2,施液量间差异显著。手动喷雾器在600、900、1 200 L•hm-2施液量条件下喷雾,叶角0°和45°水稻叶片反面的雾滴密度均小于15个/cm2,施液量间无显著差异。相同剂量,弥雾机在450 L•hm-2施液量条件下喷雾,水稻冠层各位点上的农药沉积量最高;而手动喷雾器不同施液量条件下喷雾,水稻冠层各位点上的农药沉积量无显著差异。手动喷雾器喷雾叶片反面的农药沉积量均低于弥雾机喷雾。用15 g a.i.•hm-2氯虫苯甲酰胺防治纵卷叶螟,弥雾机在施液量450 L•hm-2条件下喷雾的防治效果最高,手动喷雾器在施液量1 200 L•hm-2条件下喷雾的防治效果最差。【结论】弥雾机和手动喷雾器稻田喷雾,农药雾滴在水稻叶片正面的覆盖率均高于叶片反面。弥雾机喷雾时增加施液量,能提高水稻叶片反面的雾滴密度和覆盖率;手动喷雾器喷雾时增加施液量,无显著效应。与手动喷雾器相比,弥雾机喷雾显著增加了叶片反面的雾滴密度、雾滴覆盖率及农药沉积量,能显著提高药剂的防治效果。  相似文献   
72.
步畅  韩晶  岳任  萸茗 《茶叶》2012,(2):114-117
本文主要从缘起两个社团的"诞生日"、历次端午茶会的回顾和端午茶会的特色等三部分简要介绍了杭州四季茶会中之"夏天的端午茶会"。  相似文献   
73.
“Π”型循环喷雾机防飘性能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适应篱架型作物病虫害防治要求,研制了能够将未沉积在靶标上的农药雾滴截留回收再利用的循环喷雾机,并与传统果园风送喷雾机进行了防飘性能对比试验。结果表明:在作业行下风向,"Π"型循环喷雾机空中飘失的药液比传统果园风送喷雾机减少了97.9%;在飘失距离内的地面飘失量比常规果园风送喷雾机减少了99.3%。  相似文献   
74.
风送喷雾机风量的选择与计算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戴奋奋 《植物保护》2008,34(6):124-127
风量是风送喷雾机的重要参数之一。本文介绍了以“置换原则”为基础的风量计算方法,并且提出了风送喷雾机风量的计算不仅要遵循“置换原则”,还应满足“末速度原则”的新概念。文中还结合大量的试验数据为这一概念提供了佐证。  相似文献   
75.
为引进优质、高效的喷杆式喷雾机,对3WXG-300型喷杆式喷雾机与农民自制喷杆式喷雾机在喷液量及玉米苗后化学除草效果方面进行对比试验。结果表明:3WXG-300型喷杆式喷雾机苗后化学除草比农民自制喷杆式喷雾机节水51.0%,作业效率提高18.7%,防效略好。并针对其在生产实践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提出相应的改进建议,以便经过...  相似文献   
76.
通过对喷雾器压力、喷嘴型号和药剂浓度的调节,对不同喷雾压力、不同喷嘴型号和不同药剂浓度下的除草效果进行调查分析,探讨影响喷雾质量的因素。结果表明:低压力范围内(30psi以下),喷嘴型号越小,压力越高,雾化情况越好,防治效果好。  相似文献   
77.
在线混药喷施技术具有喷施效率高、用药精准、环境污染小等特点。针对在线混药系统混药比范围小和农药小流量检测难等问题,设计了一种在线实时混药喷雾系统,作业过程中直接将混药注入喷雾泵的入口端实现混药的在线喷雾。设计了一种螺旋蜂孔板式混药器,蜂孔板有左旋和右旋两种,且交替安装。设计了一种碟形混药箱,由混药器流出的水药混合液在混药箱中进一步混合。系统使用精量柱塞泵供药,将药液直接注入喷雾系统;采用基于STM32嵌入式控制器实时检测到的水箱和混药箱的液位信息,通过电磁开关阀控制水的流量;水和药在螺旋蜂孔板式混药器中混合,切向流入碟形混药箱,最终由喷雾泵抽取进行喷施。为实现精准控制,对水箱出口的流量计和底部的压力计进行标定,得到水箱水位和压力计输出电压的关系模型及压力传感器输出电压和流量计之间的变化关系,并对水流量的控制精度进行了试验;对精量柱塞泵的转速与控制信号的脉冲频率以及转速和流量进行了标定,得到了转速与控制信号脉冲频率的变化关系,并对精量柱塞泵的供药精度进行了试验。在精量柱塞泵的工作流量范围内,采用同时对水和药分别进行测量的方法对混药比进行了试验,得到了混药比误差变化曲线。采用毒死蜱作为试验药液,对在线混药系统进行了混药试验,采用岛津液相色谱仪对采样点进行了浓度检测,得到各采样点实际浓度值,并与人工充分混药效果进行了对比。试验表明:混药比为150∶1~1000∶1时,混药比误差最大为6.75%;水流量平均误差为1.35%,最大误差为7.15%;农药流量平均误差为2%,最大误差为3%;在毒死蜱混药试验中,药水混合液浓度平均误差为11.7%。  相似文献   
78.
精准施药技术与装备发展现状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精准施药以提高农药利用率、降低农药残留对食品和环境污染为目的,是施药发展的方向。为此,首先介绍了国内外精准施药技术发展现状,包括变量施药控制系统、控制算法、对靶施药控制技术和基于处方图施药技术现状分析。其次,分析了国内外精准施药装备发展现状:普遍应用于果园的风送施药机极大提高了工作效率及喷雾均匀性;风幕式喷杆喷雾机适用于大田喷雾,在减小劳动强度的同时提高了喷雾均匀性,降低了药液漂失量;循环喷雾机以回收利用沉积药液为目的,可提高药液的利用效率,减轻对环境的污染。最后,通过比较国内外相关领域的研究现状,指出国内精准施药技术研究不足,需要利用电子信息和自动化技术进一步提升精准施药装备水平。  相似文献   
79.
风送式喷雾机实时混药系统设计与试验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提高果园风送式喷雾机的作业性能,设计了一种采用蠕动泵和静态混合器进行农药精量控制的实时混药系统。运用FLUENT软件,采用SIMPLEC算法对SK、SX和SD型3种静态混合器进行模拟计算,得出SX型静态混合器性能较优。以甘油模拟代替农药,添加胭脂红染色剂进行混药试验,得出静态混合器的混合单元数与模拟结果一致,实时混药系统的药流量控制响应迅速,混药稳定性的浓度相对误差小于4.33%,混药均匀性的变异系数小于4.98%。结果表明,所设计的实时混药系统具有良好的混药性能。该文研究为果园实时混药喷雾机的机构设计和性能优化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80.
Non‐destructive assessment of herbicide effects may be able to support integrated weed management. To test whether effects of herbicides on canopy variables could be detected by sensors, two crops were used as models and treated with herbicides at BBCH 20 using a logarithmic sprayer. Twelve days after spraying at BBCH 25 and 42 days after sowing, nine sensor systems scanned a spring barley and an oilseed rape field experiment sown at different densities and sprayed with increasing field rates of glyphosate and tribenuron‐methyl. The objective was to compare ED50s for crops and weeds derived by the different sensors in relation to crop density and herbicides. Although sensors were not directly developed to detect herbicide symptoms, they all detected changes in canopy colours or height and crop density. Generally ED50s showed the same pattern in response to crop density within herbicide, but there were marked differences between barley and oilseed rape. We suggest that the results of comparing the various sensor outputs could become a stepping stone to future standardisation for the benefit of the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of sensors that will detect herbicide effect on crops and weeds, particularly at the most vulnerable stages of development of the canopy.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