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594篇
  免费   75篇
  国内免费   138篇
林业   504篇
农学   138篇
基础科学   135篇
  195篇
综合类   2387篇
农作物   88篇
水产渔业   66篇
畜牧兽医   505篇
园艺   598篇
植物保护   191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62篇
  2022年   57篇
  2021年   46篇
  2020年   76篇
  2019年   118篇
  2018年   106篇
  2017年   147篇
  2016年   158篇
  2015年   170篇
  2014年   267篇
  2013年   303篇
  2012年   305篇
  2011年   372篇
  2010年   254篇
  2009年   234篇
  2008年   256篇
  2007年   201篇
  2006年   224篇
  2005年   203篇
  2004年   212篇
  2003年   148篇
  2002年   135篇
  2001年   117篇
  2000年   115篇
  1999年   78篇
  1998年   63篇
  1997年   52篇
  1996年   56篇
  1995年   47篇
  1994年   63篇
  1993年   27篇
  1992年   28篇
  1991年   27篇
  1990年   23篇
  1989年   12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3篇
  1979年   1篇
  1977年   2篇
  1973年   1篇
  1958年   3篇
  1957年   11篇
  1953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480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34 毫秒
51.
在陕西省线辣椒主产区多点随机取样,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对陕西线辣椒病毒病毒原进 行了鉴定。结果表明,陕西线辣椒病毒病毒原有BBWV、PMMV、CMV、ToMV、TMV、PVY和 CVMV。优势毒原是BBWV、PMMV和CMV。  相似文献   
52.
南瓜不仅营养丰富,而且医疗保健作用显,以南瓜为主要原料的加工产品在国际市场上倍受欢迎,陕西虽是我国南瓜生产的优生区之一,品种资源也丰富,但产业开发滞后,因此,引导和培育南瓜产业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53.
陕西省农作物地膜栽培发展现状与展望   总被引:10,自引:3,他引:10  
陕西省农作物地膜覆盖栽培起步于80年代初期,突出表现在面积增加迅速,应用范围扩大,技术不断改进等方面,同时在发展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值得注意的问题,亟待解决。从发展现状看,地膜培养前景广阔,不仅面积继续增加,而且利用更为充分,一些新型地膜也将随科技的发展不断出现并应用于生产。  相似文献   
54.
陕西省主要果树的施肥现状及存在问题   总被引:21,自引:2,他引:21  
对陕西省苹果、梨、猕猴桃3种主要果树的产量、施肥以及其它管理措施状况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苹果的产量和施肥量在农户间的差别很大,产量较低;部分果园氮磷肥过量,有些果园施肥不足,不施钾肥和有机肥的果园数占调查果园总数的比例较大。梨和猕猴桃产量和施肥量的变异较小,梨树氮磷肥过量严重,钾和有机肥严重不足;猕猴桃没有表现出过量施肥现象,注重施用有机肥,但钾肥仍明显不足。果农施用的肥料品种混乱,施肥方式和施肥时期不尽合理。为此提出陕西省果树施肥应增施钾肥和有机肥,并注意合理施肥和合理灌水相结合的建议。  相似文献   
55.
在全球环境变化影响下,基于关中地区的地理特点和水力联系,对重点水源工程进行了分析,提出了联网调配实施方案;建立了动态确定性多目标非线性数学模型,并应用GIS软件编制程序,采用PAPOA法进行求解,为管理者和决策部门提供理论依据和参考。  相似文献   
56.
采用不同保护措施,筛选红地球葡萄在陕西省宝鸡市渭北旱塬区安全越冬的经济、有效的方法。结果表明,一年生枝蔓顺行向匍匐于地面,在其上覆土10cm的越冬措施效果不错。  相似文献   
57.
2004年,陕西猕猴桃溃疡病发生严重。据岐山县调查,平均发病面积占栽植面积的21%,其中易感病品种“红阳”染病田块达85%以上。如五丈原镇西星村8.67hm^2红阳就有7.33hm^2左右感病,个别田块感病率达95%以上,其中1hm^2已造成毁园。较抗病的秦美感病率达9%,其他品种如95-1、海瓦德也有部分感病。  相似文献   
58.
城固是丝绸之路开拓者--张骞的故乡,位于陕西南部的秦岭巴山之间,境内有1江4河,自然条件宜桑养蚕,缫丝织绸历史悠久,所产绢丝久享盛名,群众素有养蚕习惯.特别是改革开放后,蚕桑业发展迅猛,养蚕量曾连续3年居汉中市之首,成为全省蚕桑重点县之一.但进入90年代后期,随着蚕茧经营体制变化及茧价大起大落频繁波动,质量控制体系不够健全等因素,蚕桑生产发展缓慢,步入了非良性循环轨道.笔者就自已多年在技术推广工作实践中的体会,提出一些观点和看法.  相似文献   
59.
李省印 《食用菌》2004,26(5):5-6
陕西是我国食用菌的生产和销售大省,尤其在陕南秦巴山区,森林资源丰富,气候温暖湿润,为黑木耳、香菇、灵芝等生产的最佳适宜区,当地耳、菇农都有用段木栽培黑木耳和香菇的传统习惯;在关中和陕北的广大农村,因有丰富来源的棉子壳、锯末、麦草、高粱壳、玉米芯、麦糠、稻草、果枝桠、果渣等农副产品下脚料,刺激了平菇生产的发展,平菇栽培的普及率和总产水平比较高。  相似文献   
60.
鸡肾型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陕西地方株的分离与鉴定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对陕北(榆林)、关中(宝鸡市、扶风县)、陕南(洋县)等地鸡场疑似肾型传染性支气管炎病鸡,进行了病毒分离和鉴定。结果分离到4株IBV(定名为YL-04、BJ-04、FF-04、YX-04),并对分离病毒进行了血凝性、血凝抑制性、致病性、鸡胚矮小化等生物学特性鉴定。结果发现,分离的4株病毒经1%胰酶处理后的各代病毒尿囊收集液均可凝集鸡红细胞;IBV标准阳性血清可特异性的抑制其凝集性;回归试验可复制出与自然发病相同的病例;病毒传代物有明显的致鸡胚矮小化作用。以上研究结果表明,我们分离到的是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临床表现为致肾脏病变的组织嗜性,证明以上地区鸡群发病与肾型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感染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