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504篇
  免费   22篇
  国内免费   34篇
林业   91篇
农学   94篇
基础科学   73篇
  66篇
综合类   1505篇
农作物   37篇
水产渔业   6篇
畜牧兽医   161篇
园艺   1503篇
植物保护   24篇
  2024年   9篇
  2023年   16篇
  2022年   34篇
  2021年   31篇
  2020年   21篇
  2019年   35篇
  2018年   28篇
  2017年   56篇
  2016年   41篇
  2015年   61篇
  2014年   119篇
  2013年   112篇
  2012年   185篇
  2011年   190篇
  2010年   234篇
  2009年   195篇
  2008年   256篇
  2007年   183篇
  2006年   172篇
  2005年   174篇
  2004年   147篇
  2003年   112篇
  2002年   120篇
  2001年   98篇
  2000年   65篇
  1999年   66篇
  1998年   54篇
  1997年   74篇
  1996年   48篇
  1995年   61篇
  1994年   70篇
  1993年   125篇
  1992年   105篇
  1991年   91篇
  1990年   83篇
  1989年   82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2篇
  197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56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81.
双孢蘑菇设施化栽培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设施栽培有利于提高双孢蘑菇单产、提高产品附加值,有利于产品质量与国际接轨.提高产品的国际竞争力,消除国际贸易技术壁垒,增加出口创汇。本文对国内外双孢蘑菇设施栽培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旨在为双孢蘑菇栽培技术的深入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82.
双孢蘑菇单孢子杂交育种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以双孢蘑菇176和2796为亲本菌株,通过单孢子杂交育种,经过初筛、复筛和生产性试验。获得一株新的稳定的双孢蘑菇杂交高产菌株.该杂交菌株具有发菌快、出菇早、产量高、颜色白、朵形较大、菌肉肥厚、抗逆性较强等优点。  相似文献   
983.
蘑菇生料多沟式露地栽培新技术,不但可降低劳动强度、减少生产成本,而且增加出菇面积.菌丝吃料快,出菇早,品质好,产量高.近年来大面积的实践充分表明,采用这项新技术,成功率在98%以上.现将蘑菇生料多沟式露地栽培新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984.
蘑菇速冻工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韩伟 《蔬菜》2004,(6):28-29
蘑菇,一般指双孢蘑菇,营养丰富,尤其是赖氨酸和精氨酸的含量特别丰富,同时还含有粘多糖等活性物质,具有抑制肿瘤生长、提高机体免疫能力等重要功效。还具有抗癌、降低血浆胆固醇、增强机体抗负荷的适应能力、抵抗疲劳等生理功效。  相似文献   
985.
蘑菇堆肥发酵新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正> 蘑菇堆肥发酵新技术是世界蘑菇单位面积产量最高的英国和荷兰采用的一种现代化堆制方式。此种方式主要是对第二阶段(常称二次发酵)的堆制采用电脑自动控制生产,对经过一次发酵的培养料采用控温、控湿、控气的遂道式进行二次发酵。主要做法及步骤如下: 1 将经过一次发酵的堆肥转入二次发酵通道后,关闭通道门口和风机,让其自然升温发酵,约16~20小时后,温度可升至50℃左右。 2 适时通入热蒸气,使上述的升温过程  相似文献   
986.
987.
988.
本文从栽培试验,菌丝体试验、不同繁殖方式及同工酶测定四方面来比较气生型与匍匐型之间的差别。试验结果表明,双孢蘑菇中存在气生型、匍匐型及其中间状态混合型。气生型的优质与匍匐型的高产只是一种趋势,决非一对非此即彼的矛盾,在气生型中选择较高产菌株与在匍匐型中选择较优质菌株存在可能性。成品菇产量y′对总产量y表现为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因此总产量可以成为选育的重要指标。培养基性质不能显著改变一个菌株的类型,但在不良培养基土菌株的气生性有向匍匐性发展的趋势。在常用获得后代的方法中,孢子分离是获得类型间变异的最有效方法。EST与POD同工酶显示气生型与匍匐型间存在遗传上的差别。讨论认为,匍匐型比起气生型来更接近于野生性状。  相似文献   
989.
990.
蘑菇中的多酚氧化酶及其同工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郑海歌  顾向红 《食用菌》1990,12(6):17-18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