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7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14篇
林业   9篇
基础科学   152篇
  14篇
综合类   23篇
水产渔业   1篇
畜牧兽医   7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2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13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16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21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4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21.
汽车磁流变减震器研究综述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在改善汽车的乘坐舒适性和行驶安全性,提出一种汽车磁流变半主动悬架的控制策略。本文中介绍车用阻尼器的应用与研究现状;磁流变液的组成及磁流变效应基本原理,分析磁流变减振器的工作原理及其数学模型;结合国内外最新研究成果,综述用于汽车悬架的MR减振器的仿真模型、控制方法和测试技术,并对今后的研究工作重点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22.
采用键合图理论建立了单出杆双筒双线圈磁流变减振器阻尼力模型。首先结合本文设计的磁流变减振器结构,基于平行板下流量模型和键合图理论,建立了该减振器键合图模型,得出了考虑减振器运动位移、速度及加速度的阻尼力模型。基于该减振器阻尼力理论模型进行了减振器不同电流、速度下示功特性和速度特性仿真,并和减振器台架试验结果进行了对比,发现其示功特性曲线和速度特性曲线理论仿真与试验结果吻合。对减振器施加2A电流,运动速度为0.26 m·s~(-1)时,减振器阻尼力误差最小,为5.2%。对减振器不加载电流,运动速度为0.052 m·s~(-1)时,减振器阻尼力误差最大,为7.2%。  相似文献   
123.
拖拉机前悬架单出杆磁流变减振器研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拖拉机减振性能差的问题,在分析车辆磁流变减振器工作模式基础上,建立了基于流动模式的阻尼力理论计算模型。根据某大功率轮式拖拉机前桥悬架减振器的工作要求,研制了一种单出杆磁流变减振器。试验研究了输入电流和激励速度对减振器阻尼力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在低速情况下,阻尼力可控倍数达5.9;减振器饱和工作电流约1.8A,最大输出阻尼力约1370N。试验验证了所提设计思路和方法的有效性,并为阻尼可调式半主动空气悬架的控制研究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24.
针对农用车辆座椅结构简陋和减振效果差的问题,提出了1种基于磁流变阻尼器的自适应减振座椅悬架设计,通过控制器MCU实时处理座椅的加速度信号,再对励磁线圈的电流大小进行控制,从而实时调节阻尼力的大小,实现对座椅的减振。在磁流变阻尼器的励磁线圈中通入不同大小的电流,利用压力机对其进行了拉伸试验,获得阻尼力与位移的关系。通过试验值与理论计算值的比较,验证了利用控制器控制电流大小可以改变磁流变液的阻尼特性,大大提升了农用车辆座椅的减振效果。  相似文献   
125.
针对传统的汽车发动机隔振系统隔振参数不可调的问题,利用磁流变隔振器件参数可调的特点,对汽车发动机隔振系统进行优化建模。为减少振动对车内人员的影响确立了降低力传递率为优化目标,同时为减少振动对环境的影响确立了降低加速度传递率为优化目标,根据系统的动态响应对多目标问题进行全局寻优。通过对复杂激励下的磁流变隔振器进行隔振参数优化仿真,结果表明传递到车身上的力的有效值减少了45.27%,加速度的有效值减少了28.13%,验证了磁流变技术应用在汽车发动机隔振系统中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26.
汽车在我们日常生活中越来越重要,减振器是汽车的很关键的结构之一,汽车在行驶的时候会产生振动和冲击,减振器能把这些振动冲击产生的能量吸收,汽车的安全性会得到提高,汽车的行驶也会更加平顺,本文主要研究分析汽车减振器液压阀。  相似文献   
127.
磁流变(MR)阻尼器因其响应快、阻尼变化明显等优点在工程领域得到广泛应用。为实现对其更好的控制,建立精确的模型是关键。搭建磁流变阻尼器振动试验系统,对磁流变阻尼器进行振动测试。利用NI(National Instruments)数据采集系统采集力、位移等数据,并用MATLAB对数据拟合,建立简单且精确的多项式模型,为进一步实现磁流变阻尼器的精确控制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128.
研究了电流变减振器在铣床振控制中的应用。理论分析表明:电流变减振器的刚度及阻尼随外加电场强度的增加而增大,主振系统的振幅随电场强度的增加而减小。电流变减振器的减振效率随着电场强度的增加逐渐增大,但并不是场强越大效果越好,而有一最佳值。只要场强选取适当,采用电流变减振装置可以控制铣床心轴颤振现象的产生。  相似文献   
129.
<正>一、钢板弹簧的检修钢板弹簧的主要损伤是断裂、弹力减弱及磨损。有裂纹、折断及厚度明显变薄的钢板弹簧应予换新,新簧片的长度、宽度、厚度及弧高应符合原厂规定。不得将长片截成短片代用。检验钢板弹簧弧高的变化,可判断其弹性减弱的程度。一般在弹性试验器上检验有无负荷时弧高的变化量,亦可与新片靠合作对比试验。左右钢板弹簧的总片数应相等,总厚度差不大于5 mm,弧高差不大于10 mm。对于弹性减弱的钢板弹簧,可进行冷  相似文献   
130.
<正>为了使车架与车身的振动迅速衰减,改善汽车行驶的平顺性和舒适性,汽车悬架系统上一般都装有减振器。目前汽车上广泛采用的是双向作用筒式减振器。减振器是汽车使用过程中的易损件,减振器工作好坏,将直接影响汽车行驶的平稳性和其他机件的寿命。一、减振器的工作原理液力双向作用筒式减振器一般安装于汽车前悬架外侧,通过橡胶衬套、连接销分别与车架和车桥上的支架相连。减振器有3个同心钢筒,外钢筒是防尘罩,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