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81篇
  免费   36篇
  国内免费   71篇
林业   38篇
农学   58篇
基础科学   439篇
  131篇
综合类   553篇
农作物   71篇
水产渔业   96篇
畜牧兽医   188篇
园艺   59篇
植物保护   55篇
  2024年   18篇
  2023年   42篇
  2022年   49篇
  2021年   52篇
  2020年   62篇
  2019年   71篇
  2018年   36篇
  2017年   64篇
  2016年   76篇
  2015年   82篇
  2014年   116篇
  2013年   84篇
  2012年   72篇
  2011年   68篇
  2010年   61篇
  2009年   78篇
  2008年   72篇
  2007年   95篇
  2006年   75篇
  2005年   104篇
  2004年   41篇
  2003年   49篇
  2002年   41篇
  2001年   30篇
  2000年   38篇
  1999年   16篇
  1998年   18篇
  1997年   12篇
  1996年   16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9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8篇
  1989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2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8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一、应对水产品药物残留的技术措施 要实现水产养殖业的可持续发展,协调环境-水产养殖-人类之间的关系,是当前急需解决的重大问题.采取免疫防治、病害预警并结合生态健康养殖模式是实现水产养殖"少用药、不用药,绿色安全无药残"目标的技术保障.  相似文献   
92.
一、滥用药物引起药物残留 水产品中的药物残留多数是在疾病控制和治疗中使用药物引起的.我国水产养殖业从过去粗放式养殖发展为今天的精养模式,养殖密度大大增加,产量迅速提高,投饵量增多,养殖自身污染严重,导致环境恶化,疾病频繁爆发.另一方,从国内外引进的一些新品种,由于"水土不服"很容易得病,为了防病治病,养殖者使用各种药物,在这一过程中,滥用药物现象很普遍.之前,我国的水产药物基本上只作药效试验,不作药动实验,根据药效试验结果直接在水产上使用,而没有关注水产品中的药残问题.这种用药方式导致水产品中药物残留现象严重.同时,现在的一些禁用渔药,如呋喃唑酮、呋喃西林、氯霉素、孔雀石绿和磺胺脒等,都是过去我国水产教科书上推荐使用的药物,在生产中,疗效显著,成本低.所以,这些药物尽管现在禁用了,但在没有找到合适的替代品之前,还有不少养殖业者在生产中违规使用.此外,为了防止运输过程或销售中水产动物生病,在运输袋中或暂养水体中加入违禁药物,也会导致水产品药物残留.  相似文献   
93.
平英华 《安徽农业科学》2014,(22):7678-7679,7682
地膜覆盖栽培技术是一项高产栽培技术,在我国得到了广泛应用。随之而来的问题是如何尽可能将用后的农用地膜从田间回收。虽然各地开发了多种形式的残膜回收机械,但效果并不理想。通过对我国残膜回收机械化技术现状的研究分析,提出了促进我国残膜回收机械化发展方向和建议。  相似文献   
94.
南疆棉农生产行为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Logistic回归模型,对南疆地区农户棉花生产中化肥、农药、地膜等农业化学品的使用行为的影响因素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农户化肥施用量状况、农药配制状况、地膜回收程度受农户个体信息影响较小。其中,化肥施用量状况受家庭人口数、种植面积、是否从化肥销售人员处了解信息、是否接受过相关培训、对土壤状况的认知、对造成污染的认识、对化肥价格的认知等变量影响较大。能否看懂说明书、对选购农药毒性的了解程度、是否了解禁用农药、是否接受过相关培训对农药配制状况影响较为显著。家庭纯农人口数、地膜面积、种植模式、是否接受过培训均对棉农地膜回收有着显著影响。针对以上问题,提出了相应对策,包括鼓励土地流转、发展适度规模经营、加大污染宣传力度、对农资店主的行为进行规范等。  相似文献   
95.
初始放养密度对鳡幼鱼驯食及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试验设5组,于1.0m×1.0m×1.0m网箱中进行,初始放养密度为100尾/m3(D1组)、300尾/m3(D2组)、500尾/m3(D3组)、700尾/m3(D4组)、900尾/m3(D5组),试验期共28d,研究初始放养密度对鳡幼鱼驯食效果的影响。结果显示:累积死亡率(MR)和体质量变异系数(CV)随初始放养密度的增大先降低后升高,其中D3、D4组CV显著低于其他3组;总残食率(CR)随着初始放养密度的增大而升高;驯食成功率(WSR)随着初始放养密度的增大先升高后降低,其二次回归方程为Y=-1.101 X2+13.590 X+44.093,相关系数R2=0.931,最适初始放养密度为617尾/m3;特定生长率(SGR)随初始放养密度的增大而减小。在本试验条件下,综合考虑驯食成功率、驯食效率和操作强度,鳡的适宜初始放养密度为500~700尾/m3。  相似文献   
96.
何静 《现代农业科技》2014,(10):230-230
介绍隆德县农用残膜污染专项整治工作的目标任务、整治范围、整治时段、实施步骤、整治要求及政策措施,以降低农用残膜污染。  相似文献   
97.
浅析残膜回收机现状及存在问题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简要介绍了国内、外残膜回收机的发展现状,论述我国残膜回收机的特点及存在的问题,对所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为改善回收机具性能、提高残膜回收率提出了一些可行性建议。  相似文献   
98.
结合茶叶农残检测的具体过程,分析了样品制备、浸泡提取、净化浓缩和仪器分析四个步骤的潜在质量风险,采用失败模式效应分析(FMEA)进行了茶叶农残检测过程的质量风险评估,对高风险质量问题提出了处置建议。  相似文献   
99.
地膜回收技术是针对腹膜栽培技术而发展起来的一项配套技术,它是通过机械的方法将作物收获后留在地表的破损地膜收集起来的一项机械化技术。根据不同作物的生长要求和起膜时间分为苗期起膜和作物收获后清膜。  相似文献   
10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