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7篇
  免费   3篇
林业   57篇
农学   3篇
基础科学   2篇
  1篇
综合类   20篇
农作物   1篇
畜牧兽医   13篇
园艺   4篇
植物保护   9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5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2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2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91.
北京山区天然栎林直径分布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以偏度、峰度为指标研究了北京山区栎类天然林直径分布特征,运用Weibull分布、Normal分布、Lognormal分布和Gamma分布4种概率密度函数研究了栎树林分的直径分布规律,并利用Kolmogorov-Smirnov(KS)检验法来检验4种概率分布的拟合效果,结果表明:栎树林分中等稍偏小胸径的林木占大多数,Gamma分布拟合效果最好,并建立该分布的参数预估方程.  相似文献   
92.
我国栎树无性繁育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栎树用途广泛,是我国重要的乡土树种。该文综述了栎树扦插、嫁接和组织培养等无性繁育技术研究进展,并提出栎树无性繁育技术存在问题及建议,旨在为栎树苗木繁育技术提供借鉴和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93.
栎树是云南省保山市龙陵县森林的主要树种,其果实也称 “橡实”,是当地野生或家养动物的传统天然饲料。保山猪是云南省著名的地方猪种,喜食栎果,被称为 “栎果猪”,栎果猪肉具有优良的风味。通过分析云南省龙陵县象达镇勐蚌村利用栎果资源打造 “一村一品”优质生态猪肉的产业模式,探讨了云南省森林资源丰富地区发展地方特色 “一村一品”产业的可行性和脱贫意义,为合理开发利用地方特色资源、发展绿色生态产业、助力边境农村脱贫致富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94.
2012-2019年,以栎树资源为材料,对栎树进行抚育间伐幵开展林下种植牛肝菌试验。结果表明:通过栎类树种多层次开发利用,能有效增加山区百姓的收入,产生较大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95.
位于长江三峡大坝附近的湖北省秭归县芝兰谷,群山海拔在1200米左右起伏,峰谷之中,生长着数不胜数的黄栌树、栎树、槭树。入秋以来,这些落叶树遇霜变色,黄栌的红叶、栎树的黄叶、槭树的紫叶,混杂在常青树之中,把整个山谷变成了色彩斑斓的彩色世界,让人心驰神往。图为2014年11月13日摄于芝兰谷的彩妆世界。  相似文献   
96.
北美栎树引种试验研究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1  
系统引种了北美栎属10个树种在江苏育苗、造林。观察记录栎树苗期生长及在不同地点造林成活率、保存率、树高、地径、冠幅生长,秋季物候及叶色等性状变异,并与江苏乡土栎树麻栎、小叶栎、栓皮树和青冈栎等进行比较。综合生长、适应性及观赏性状指标,初步选择水栎和柳叶栎为优良速生用材观赏树种,南方红栎、红栎和北方红栎为优良秋叶观赏树种。认为江苏地区引种北美栎树应以分布于气候较相似的美国东南部亚热带的水栎、柳叶栎和南方红栎等树种为主。  相似文献   
97.
辽西半干旱地区栎树人工造林技术的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针对辽西半干旱的自然条件,在油松砍伐带内、油松林冠下、油松疏林下等庇荫条件下进行了一系列栎树直播和植苗造林试验。结果表明,栎树在3~4年生以前虽以根系生长为主,但主要是主根的伸长生长,吸收根量极少,难以维持地上地下水量平衡,荒山造林很难成功。在庇荫条件下,在夏季,光照强度大大降低,蒸腾强度显著减小,减少了水分的无益消耗,在冬季和冬春之交,则避免了因生理干旱失水造成的枯梢甚至枯干死亡,从而使栎树造林成活率保存率大大提高,生长状况明显改善。在郁闭度较大的林冠下造林,初期成活率、保存率可高达100%,但树高和地径生长量均很小,而且随林龄增加,表现得越发明显。在合适的庇荫条件下,辽西6年生栎树保存率在90%以上,平均地径0.45~0.93cm,平均树高19.5~32.3cm,根系深超过70.5cm,直径1.728cm,挖断处(70.5cm深处)直径0.334cm,侧须根增多,吸收能力增强,已进入稳定生长期。根据本研究结果,可以得出如下结论:辽西半干旱地区栎树人工造林要获成功,应该做到:(1)庇护造林;(2)秋季直播造林;(3)选择土层较厚的立地;(4)细致的幼林抚育措施。  相似文献   
98.
本文是根据三年的调查研究(共调查了约1000块标准地)和造试验林所取得的材料写成的。研究了油松林、栎林、刺槐林、灌丛和杨树林等的更新、造林以及经营方面的技术和营林体系问题。提出了在不能修筑窄带梯田发展干鲜果树的地段,提高森林覆盖率和林地生产力的育林措施。在林种搭配和营林体系选择方面,应因地制宜地采用封山育松栎林,营造刺槐薪炭林和小径材用材林,进行栎类播种造林和封养灌木林等。这是适应低山丘陵生态条件、经济有效的恢复森林植被的综合措施。  相似文献   
99.
栎类树种的生态效益和经济价值及其资源保护对策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栎类树种是重要的生态经济树种、在我国有51种,分布范围广、遗传资源丰富,具有重要的生态价值和经济价值。根据我国栎类资源的现状,提出了加强栎类资源的保护、研究和开发利用对策。  相似文献   
100.
宣纸的前生     
<正>《庄子·人间世》中有这样一个寓言:一棵栎树,木质很"散"。用它做船,船很快就沉;用它做棺材,棺材很快就烂;用它做工具,很快就会折断;用它做门,很快就会朽;用它做柱子,很快就被虫蛀。总之,做啥啥不行。世人皆笑栎树无用,而栎树却笑世人太傻:如果我要是"有用",不是早给砍伐了吗?果树年年结果,但它的大枝被撅断,小枝被拉弯,早早就死了。它的"有用",伤害了自己。而栎树,却因为"无用",才避免了很多灾祸。可惜的是,并不是每棵树都有这样的"智慧"。它们明明知道由着自己的性子来,会受尽许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