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882篇
  免费   218篇
  国内免费   699篇
林业   501篇
农学   865篇
基础科学   725篇
  555篇
综合类   3094篇
农作物   557篇
水产渔业   129篇
畜牧兽医   967篇
园艺   307篇
植物保护   99篇
  2024年   68篇
  2023年   218篇
  2022年   201篇
  2021年   231篇
  2020年   241篇
  2019年   272篇
  2018年   142篇
  2017年   234篇
  2016年   283篇
  2015年   271篇
  2014年   489篇
  2013年   347篇
  2012年   472篇
  2011年   472篇
  2010年   436篇
  2009年   438篇
  2008年   457篇
  2007年   362篇
  2006年   327篇
  2005年   329篇
  2004年   257篇
  2003年   273篇
  2002年   164篇
  2001年   190篇
  2000年   115篇
  1999年   89篇
  1998年   64篇
  1997年   63篇
  1996年   71篇
  1995年   52篇
  1994年   33篇
  1993年   28篇
  1992年   28篇
  1991年   17篇
  1990年   19篇
  1989年   16篇
  1988年   7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1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2篇
  1978年   1篇
  1976年   2篇
  1974年   2篇
  196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79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91.
《水禽世界》2011,(6):28
如何打造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品牌的畜牧业,建立现代畜牧产业体系,转变发展方式,促进畜牧业健康快速发展,山东省济南市畜牧业的产业体系定位给出了一个很好的启示。"十一五"成功完成由畜牧业大市向畜牧业强市的跨越,构建了具有省会特色的现代畜牧业产业体系,实现畜产品数量、质量和效益同步提升。  相似文献   
92.
为探明小麦花青素色素沉积的关键位点,以167份重组自交系群体为材料,利用已构建的高密度遗传图谱对来源于硬粒小麦(AABB)和节节麦亚种tauschii(DD)杂交后所得的人工合成小麦SHW-L1中控制紫色胚芽鞘的基因进行遗传定位。同时利用目标性状关联遗传区段对SHW-L1及其亲本进行基因型鉴定。结果表明:目标性状在重组自交系群体中表现为单基因遗传,且被定位于7D染色体,其关联遗传区段在异源六倍化过程中有遗传位点缺失。  相似文献   
93.
为了研究家兔(Oryctolagus cunieulus Rabbits)消化道胃泌素(Gas)免疫活性细胞的分布及形态,试验采用免疫组织化学ABC(avidin-biotin-peroxidase complex,ABC)法。结果表明:Gas细胞在家兔消化道中除食管、结肠、盲肠外均有分布,其中以胃体数量最多,直肠次之,回肠最少,其形态多样,有锥体形、圆形、椭圆形和梭形等,以锥体形和椭圆形为主;Gas细胞大多分布于上皮细胞之间、腺泡上皮细胞之间及固有膜内,上述Gas细胞的形态特点与内分泌、外分泌功能有关,分布型与消化道各部位功能有关。  相似文献   
94.
在粳稻品种武运粳7号中发现了一个中脉缺陷的自然突变体,经过连续多代自交形成了稳定的突变系,暂命名为dl-6,该突变体表现为叶片中脉发育受阻,叶片完全披垂。以dl-6与9311配制正反杂交组合进行性状分析发现,dl-6突变性状受1对隐性核基因控制,利用SSR分子标记将控制dl-6性状的基因DL-6初步定位在水稻第3染色体的短臂上,进一步利用新发展的InDel标记将DL-6基因精细定位在I3-5和I3-8之间的85kb的物理距离内。对该区段内存在的开放阅读框(ORF)进行分析,发现其中ORF9编码的YABBY基因是一个与叶脉发育相关的基因,对突变体dl-6和野生型中YABBY基因进行测序,将测序结果与数据中日本晴序列进行比对发现,突变体dl-6中YABBY基因的第1个外显子存在1个碱基突变,该突变导致野生型中编码的半胱氨酸突变为突变体中的精氨酸;同时突变体dl-6在ORF9基因的3端还在一个8个碱基的缺失。这2个突变位点哪个是导致dl-6突变的功能区目前还不确定,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95.
《山西农机》2011,(5):60-60
最近,中国农业大学硕士研究生陈艳与张漫副教授,将GPS和摄像机两种传感器结合起来,并采用UKF滤波算法对采集到的信息进行融合,大大改善了农业机械的导航定位效果,此项研究填补了该领域的空白。  相似文献   
96.
小麦茎秆实心度对茎秆强度的影响及相关性状QTL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QTL水平上研究茎秆实心度与强度的遗传关系及实心度对茎秆强度的影响,为小麦抗倒伏育种提供依据。利用普通小麦宁麦18与实秆小麦种质"武云实秆"的F2群体和F2:3家系,对小麦茎秆强度、实心度及影响实心度的相关性状包括厚径比、壁厚、茎粗和髓腔直径进行了相关分析,并对茎秆强度相关性状QTL进行分子标记定位及遗传效应分析。结果表明小麦茎秆强度与厚径比、壁厚均呈极显著正相关,与髓腔直径呈极显著负相关。基于复合区间作图法进行QTL定位,检测到与茎秆强度、厚径比、壁厚、茎粗和髓腔直径相关QTL共23个,分布在1B、3B、4A、4B、5A上,表型贡献率3.5%~44.0%。在染色体3B、4A和5A上的标记区间gwm547–gwm247、wmc718–wmc468和gwm156–gwm443均检测到贡献率很高的茎秆实心度相关QTL,说明在这3条染色体上可能存在控制茎秆强度的主效QTL。用普通小麦宁麦13(N13)×武云实秆的24个F7家系检验分子标记gwm247的可靠性表明利用标记gwm247选育茎秆实心度优于宁麦13的概率较大。研究结果为进一步精细定位相关主效QTL以及分子标记辅助改良小麦茎秆强度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97.
为了适应在野外环境对植物叶面的曲线长度和轮廓面积等数据的快速采集和查询,设计了一种基于GPS定位功能的嵌入式植物叶面长度面积求算仪。此系统采用GPS卫星定位技术,由SiRFstar III型GPS接收器接收定位信号,采用触摸屏输入技术,由ARM微控制芯片LPC2114完成植物页面长度和面积的采集与计算,实时存储地理位置信息,并对相关数据进行分析,由液晶显示屏AT070TN83显示输出。此系统采用嵌入式控制技术,可移植性高,操作界面简单、体积小、在记录标本长度面积的同时记录了此标本的地理位置,为科研工作者提供了可靠的数据信息与结果分析。实验结果表明本设计方案具有速度快、精度高、成本低等优点。  相似文献   
98.
毛囊是毛纤维的生长基础,决定毛纤维的性状,角蛋白是毛囊组成的重要成分之一。近年来,对毛囊生长发育和角蛋白基因的挖掘等取得了一定的进展。文章回顾了绵羊角蛋白基因的发现,已经与人类角蛋白基因相当,但在数量和分类上存在差异;笔者介绍了绵羊毛囊的形态学结构,简述了毛囊角蛋白基因的表达定位和影响毛纤维性状的角蛋白,并分析了毛囊中的蛋白质组学技术的应用对毛囊生长发育和毛纤维性状的重要作用,以期为绵羊毛囊生长发育和羊毛性状的分子选育提供新的研究思路。  相似文献   
99.
穗是水稻(Oryza sativa L.)重要的生殖器官,其生长发育直接影响水稻的产量和品质。前期研究中,我们对水稻生殖生长时期穗发育各阶段的转录组、蛋白组数据进行联合分析,筛选到一个MYB基因家族的转录因子OsZ314基因。生物学信息分析表明,该基因位于1号染色体上,拥有典型的R2R3-MYB型转录因子结构域,且在水稻幼穗时期表达量最高;亚细胞定位结果显示,OsZ314基因定位于细胞核中;转录激活试验表明,OsZ314基因具有转录激活功能。本研究为深入探索OsZ314基因在水稻穗发育时期的分子生物学功能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100.
ROOT UV-B SENSITIVE4 (RUS4)是拟南芥DUF647蛋白家族的一个功能未知的成员。RUS1和RUS2曾经报道和根UV-B-感应途径相关联,并在拟南芥早期幼苗形态发生和发育中发挥重要作用。为了探究RUS4的分子功能,本研究对RUS4蛋白进行了亚细胞定位分析。首先,我们通过Gateway TOPO载体系统,构建了融合蛋白表达载体pMDC83-RUS4;然后,通过农杆菌介导的花苞转化法,获得了转化pMDC83-RUS4的转基因拟南芥株系;对转基因植物叶肉原生质体的荧光显微镜观察显示,RUS4-GFP信号与叶绿体的自发荧光共定位,说明RUS4蛋白定位叶绿体中。该结果为进一步研究RUS4的分子功能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