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53篇
  免费   17篇
  国内免费   44篇
林业   53篇
农学   8篇
基础科学   161篇
  71篇
综合类   278篇
农作物   4篇
水产渔业   6篇
畜牧兽医   18篇
园艺   6篇
植物保护   9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5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19篇
  2020年   23篇
  2019年   12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22篇
  2016年   17篇
  2015年   28篇
  2014年   30篇
  2013年   37篇
  2012年   28篇
  2011年   30篇
  2010年   42篇
  2009年   51篇
  2008年   48篇
  2007年   38篇
  2006年   37篇
  2005年   26篇
  2004年   25篇
  2003年   17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2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GIS在广西龙眼种植优化布局中的应用   总被引:15,自引:1,他引:15  
广西具有发展龙眼的适宜气候条件,却由于品种结构和区域布局不合理而没有取得理想的经济效益。为了优化广西龙眼区域布局和品种结构,根据龙眼的生物学特性及产量与气候要素的相关分析,筛选出龙眼生长发育的限制性气候要素,确定了龙眼种植的气候区划指标。利用广西89个站点的气候资料和1∶25万地形数据,建立了区划指标的空间分析模型。在GIS平台上按1 km×1 km细网格对区划指标进行了小网格推算,并利用反距离权重插值法对其残差部分进行空间内插;将推算结果和插值结果进行迭加,实现对区划指标小网格栅格数据的订正,使推算的结果更为精确。采用GIS技术对龙眼种植区进行气候区划,该区划按种植龙眼的气候适宜性,将广西划分为最适宜、适宜、次适宜和不适宜气候区,绘制了龙眼优化布局的细网格区划专题图。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对龙眼品种的优化布局问题进行研究探讨,给出了比较合理的早、中、晚熟品种的适宜种植范围,并分区进行评价和提出相应的建议。研究结果为广西龙眼生产提供了科学的依据。  相似文献   
52.
基于City Star地理信息系统的农业气候资源网格点推算   总被引:15,自引:4,他引:15  
应用City Star地理信息系统和多元回归方法建立了偏关县温度,降水要素的小网格推算模型。运用这些模型计算了偏关县各网格点旬,月,年平均气温,以及月,年降水量的累年平均值和各级界限温度的初终日期,间隔日数和积温,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53.
利用EC细网格数值预报产品对2015年3月出现在抚顺章党站的2次一般性降水过程的温度变化进行诊断分析,结果表明,EC细网格预报的2m温度值作为未来温度预报的直接依据有一定的误差,在有降水时,EC细网格2m露点温度以及1 000 hPa风在y方向上的分量V在降水前后的变化可作为判断平流降温和非绝热降温的主要依据,如果降水开始后露点温度下降且V分量符号由正转负,说明有冷空气侵入,平流降温明显;如果降水开始后露点温度明显上升且V分量符号没有变化,始终为正值,说明没有冷空气侵入,以非绝热降温为主.  相似文献   
54.
在地形的三维表达中,海量的三维数据在显示、存储、传输等方面存在着很多困难.为了解决这些困难,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渐进简化的多分辨率几何简化与压缩方法.通过该种方法,复杂的地形模型能够很好的被简化成适于LOD连续表达的方式,并且在简化基础上的数据压缩可使地形模型的存储量减少、绘制速度增加、网络传输效率提高,其结果能够胜任地形模型在网络上的渐进传输.  相似文献   
55.
用小网格气候分析方法制作广西甘蔗气候区划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研究广西甘蔗气候区划。以稳定通过20℃期间的积温和5年一遇的冬季极端最低气温作为甘蔗气候区划的指标,用小网格气候分析的方法,制作了广西甘蔗气候区划。将广西甘蔗生产划分为4个气候区:最适宜气候区、适宜气候区、次适宜气候区和不适宜气候区。  相似文献   
56.
结合当前的网格计算和网格数据库技术,从GIS集成运算与数据共享的角度概括了Grid GIS包括应用层、中间件层与资源层三层架构的协同工作体系结构和宽带网络技术、分布对象技术、互操作技术与GML共享技术等关键技术支撑以及Grid GIS服务组成结构等.  相似文献   
57.
在非结构混合网格上对三维高超声速化学非平衡粘性绕流进行了基于PC-Cluster的分布式并行数值模拟.本采用区域分裂思想,研究了三维非结构混合网格区域自动分解技术,并以此为基础对高超声速化学非平衡绕流进行了并行数值计算.控制方程为多组分N-S方程,空间离散采用有限体积格心格式,时间推进为显式Runge-Kutta格式.化学非平衡动力学模型为七组元带电离反应模型,对化学反应源项进行了点隐式处理,温度场的计算采用牛顿迭代法.在PC-Cluster上对三维双椭球模型的高超声速绕流流场进行了基于区域分解技术的并行数值模拟,所得数值结果与参考献中的结果作了对比验证。  相似文献   
58.
随着我区各地农田林网化水平的提高,农林矛盾日益突出。许多农民朋友反映:“树胁地影响农作物产量。”针对这一问题,我们通过几年的探索,观测查证,摸索出一些规律:树胁地一般是对秋田农作物影响重,对夏田农作物影响轻;对干旱土地上生长的农作物影响重,对湿润土地上的农作物影响轻;对贫瘠土地上生长的农作物影响重,对肥沃土地上生长的农作物影响轻;树大胁地重,树小胁地轻;栽高不胁低,栽低不胁高。依据此规律,提出预防措施,以供农林朋友参考。合理规划“网格”:林带网格过大,防护效益差,过小则胁地重。在内蒙中西部区,一般宜在100~300亩。地…  相似文献   
59.
采用带有干湿网格技术的POM08模型,对汕头港海域的二维垂向平均潮流场进行了数值模拟;同时耦合二维物质输运方程,采用分担率法计算了该海域6个人海污染源的氮、磷营养盐环境容量,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了减排方案设计模拟。结果表明:水动力模拟结果与实测数据吻合较好;在对汕头港6个污染源的氮、磷营养盐的总量控制中,应重点关注榕江、外沙河、梅溪和新津河各污染物的入海通量;整个汕头港海域氮污染较严重,现有监测质量已不满足规定的水质保护目标,需采取严格的削减措施;整个汕头港海域磷污染相对较轻,采取一定的减排措施可以达到规定的水质保护目标;对于无机氮,榕江至少要减排95%,外沙河减排65%,其余污染源减排90%或适当降低减排率,才能使整个汕头港海域无机氮浓度基本满足相应的水质保护目标;对于活性磷酸盐,榕江至少要减排5%,梅溪、外沙河减排25%,其余污染源减排5%,才能使整个汕头港海域活性磷酸盐浓度基本满足相应的水质保护目标。  相似文献   
60.
为研究水轮机导叶运动对水轮机暂态过程中叶栅流场的流固耦合动态特性影响,基于二维时均瞬态N-S方程和标准k-ε湍流模型,分别应用ANSYS FLUENT软件中的重叠网格方法和动网格方法,对高雷诺数下槽道内水轮机单个导叶在均匀来流条件下模拟水流绕流翼型叶片的导叶匀速关闭运动过程.结果表明:2种方法得到的关闭过程中叶后不均匀流场动态水力特性呈现出强非线性,导叶的升力系数、阻力系数随时间的变化规律较为吻合,槽道内各典型时刻的流场压力、尾涡结构、湍流强度分布特征也基本一致.但重叠网格方法的网格数量约为动网格方法的1/3,计算耗时约为动网格方法的1/4,说明重叠网格方法在计算效率方面具有比动网格方法更好的优越性.研究表明2种方法都可较好地模拟导叶动态绕流问题,但对某些复杂非线性动边界流固耦合问题进行非定常流模拟时可以优先选择重叠网格方法,2种方法都具有较高工程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