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79篇
  免费   20篇
  国内免费   49篇
林业   64篇
农学   35篇
基础科学   82篇
  115篇
综合类   366篇
农作物   15篇
水产渔业   1篇
畜牧兽医   28篇
园艺   84篇
植物保护   58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14篇
  2020年   26篇
  2019年   19篇
  2018年   15篇
  2017年   21篇
  2016年   30篇
  2015年   30篇
  2014年   53篇
  2013年   69篇
  2012年   89篇
  2011年   64篇
  2010年   81篇
  2009年   48篇
  2008年   37篇
  2007年   33篇
  2006年   31篇
  2005年   29篇
  2004年   15篇
  2003年   25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13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9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2年   1篇
  1957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84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01.
非生长季土壤呼吸是生态系统碳循环的重要组成部分,显著地影响着碳收支。本研究利用Li-8100开路式碳通量测定系统,研究了青海湖北岸高寒草甸草原非生长季土壤呼吸对短期围栏封育(自由放牧,3年围栏封育和5年围栏封育样地)的响应,并讨论了温度和湿度对非生长季土壤呼吸的影响。结果表明,1)自由放牧、3年围栏封育和5年围栏封育样地非生长季土壤呼吸平均速率分别是全年土壤呼吸平均速率的0.21,0.22和0.19倍;2)自由放牧、3年围栏封育和5年围栏封育样地非生长季土壤呼吸所排放的碳量分别为117.2,109.2和100.7 g C/m2,占全年土壤呼吸所排放的碳量的21.2%,22.3%和23.2%;3)相比于生长季和全年土壤呼吸的温度敏感性,非生长季具有更低的土壤呼吸温度敏感性;4)非生长季土壤温度和土壤湿度对土壤呼吸的解释率相当,一定的土壤湿度是保证土壤呼吸对温度响应的必要条件。因此,当考虑到碳收支和生态系统碳循环时不能忽略掉非生长季土壤呼吸的作用,而且水分在调节非生长季土壤呼吸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2.
<正>最近有读者打电话反映,他们种的露天茄子出现烂脖子的毛病,开始出现大面积死亡,有的地块,这种"烂脖子"病年年发生,一直找不到解决的办法。针对菜农反映的情况,我们对个别地块进行实地调查,发现菜农反映的这种现象在多年种植茄子的地方带有一定的普遍性。该病发病特点,主要危害茄子根部和茎基部,发病后从茎基部开始腐烂,逐渐萎缩,变细,菜农形象地称  相似文献   
103.
张哲  焦峰    梁宁霞  王宗仁 《水土保持研究》2014,21(4):74-77,81
以延河流域不同植被带上的三个小流域为研究对象,引用土壤湿度综合指数作为土壤水分评价指标,结合不同植被带土地利用分布特征与相应土壤含水量对延河流域土壤水分进行评价分析,为该区域不同植被带水土资源的合理利用提供科学依据。结果表明:三个植被带均处于极干旱状态,土壤湿度森林草原带 > 森林带 > 草原带;其中森林带以林地为主,森林草原带以林地和草地共同起主导作用,草原带以草地为主;不同植被带土壤含水量差异显著,森林带最高,其次为森林草原带,草原带最低;对不同植被带土壤水分的剖面变化分析表明,0—200 cm土层中土壤含水量随着深度增加呈现增长趋势。4种土地利用方式中,耕地的土壤含水量显著高于其他三种土地利用方式,这主要是与耕地坡度较小和修建梯田有关,同时还与农作物的耗水量相对较小有关。林地和草地土壤含水量无显著差异,灌木地土壤含水量最小。  相似文献   
104.
在中温带的黑龙江省帽儿山地区,采集次生林和落叶松人工林表层(0-10cm)土壤,进行室内有机碳矿化培养。先在不同温度(5,15,25,35℃)下干土培养3d,然后进行不同水平的增湿处理(土壤含水率为25%,50%,75%,100%)继续培养11d。结果表明:加水增湿后两林分土壤有机碳矿化速率均被激发并在短时间(1~4d)内达到最大值,不同处理次生林土壤有机碳矿化速率最大值变化范围为15.94~212.65μg CO2-C/(g.d),落叶松人工林土壤为16.75~110.85μg CO2-C/(g.d)。两林分土壤有机碳矿化速率和矿化量随处理湿度的增加而增大,但落叶松人工林100%湿度处理在培养温度超过5℃时,土壤有机碳矿化速率和矿化量却低于75%湿度处理。高温(≥25℃)和高湿(50%~100%)条件下次生林土壤有机碳矿化的激发效应明显大于落叶松人工林土壤,而且次生林土壤有机碳矿化的湿度敏感性系数(k)和温度敏感性系数(Q10)均大于落叶松人工林土壤。这表明随着温度的升高,干湿交替可导致次生林土壤较落叶松人工林土壤损失更多的碳。  相似文献   
105.
皆伐方式对小兴安岭低质林土壤呼吸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针对小兴安岭低质林分,采用不同的皆伐方式,利用LI-8100碳通量自动监测系统在春、夏、秋、冬4个季节对低质林分土壤呼吸进行观测,运用统计分析的方法,分析皆伐方式对土壤呼吸的影响和不同皆伐方式的土壤呼吸产生差异的原因.结果显示:试验区土壤呼吸夏季最大,冬季最低.春季和秋季因土壤温度和湿度差异不大使土壤呼吸相差较小;对于水平带同一条皆伐带,土壤呼吸并无显著性差异,并且不同的带宽对土壤呼吸的影响也不显著;垂直带随海拔升高土壤呼吸呈现波动性,总体趋势随海拔升高土壤呼吸逐渐降低,但是差距较小;水平带、垂直带和林窗的年土壤呼吸量分别为1.184,1.426,1.179 kgCO2·m-a-1,垂直带最高,水平带次之,林窗最低.影响垂直带土壤呼吸的关键因素是土壤温度,林窗则是土壤湿度,而水平带土壤温度和湿度的条件则介于垂直带和林窗之间.这说明在不同的皆伐方式条件下,影响土壤呼吸的关键因素并不完全相同.  相似文献   
106.
<正>一些农户在旱地因使用乙草胺方法不当引起除草效果不佳,甚至产生药害。为此,笔者建议在旱地使用乙草胺时应注意以下四点。土壤湿度一定的土壤湿度有利于提高除草效果,如在用药阶段遇到持续干旱天气,除草效果会大大降低。因  相似文献   
107.
基于作物生理电特性和土壤湿度的灌溉模糊决策系统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对冬小麦缺水状况进行准确诊断和实施精量灌溉,以小麦叶片的生理电特性反映作物亏水信息,通过采集土壤湿度信息反映土壤含水量,通过模糊决策技术来综合表达小麦的生理电特性和土壤水分信息,进而确定适合小麦生长需求的灌溉水量.  相似文献   
108.
玉米大垄栽培技术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为改变传统种植方式,建立玉米抗旱节水栽培新模式,配套相应机具设备而进行本试验。研究比较了大垄垄上双行直播、小垄直播两种栽培方式。通过对土壤含水量、生物产量、籽实产量等方面的研究,结果表明:大垄栽培方式比直播能显著提高玉米籽实产量与生物产量,籽实产量大垄较对照增产6.3%,保持土壤湿度。  相似文献   
109.
<正>1施肥深耕玉米是喜肥作物,特别是在限水条件下,更应提高植株的营养水平,以增强抗旱能力。增施腐熟的农家肥,氮、磷、钾、微肥配套施用,能有效改善玉米田土壤结构,增加土壤的透气性和透水性,保证种子发芽有一个良好的土壤环境。要想从根本上解决旱作农业区土壤含水量不足的问题,一般深耕以22~25厘米为宜。  相似文献   
110.
林内和林窗冬季土壤呼吸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L i-8100土壤碳通量测量系统测定福州国家森林公园的木荷和马尾松混交林林内和林窗土壤呼吸,并分析了枯落物层对土壤温度和湿度的影响,探讨土壤水热因子对土壤呼吸的驱动机制。结果表明,林窗土壤温度略高于林内;保留枯落物层处理的土壤湿度略高于排除枯落物层,表明枯落物层能减缓土壤水分的散失速率;林内和林窗土壤呼吸速率均值分别为1.28、1.35μmol.m-2.s-1,排除枯落物层后,分别减少了10.70%、23.22%;在林内,土壤温度与土壤呼吸的关系未达到显著水平,然而在林窗,土壤温度与土壤呼吸的关系达到显著水平;土壤湿度与土壤呼吸的关系均未达到显著水平;无论是林内或是林窗环境,土壤温度和土壤湿度的双因素模型均比单因素模型更好地解释土壤呼吸的变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