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328篇
  免费   73篇
  国内免费   208篇
林业   325篇
农学   967篇
基础科学   84篇
  106篇
综合类   1956篇
农作物   309篇
水产渔业   8篇
畜牧兽医   372篇
园艺   454篇
植物保护   28篇
  2024年   23篇
  2023年   61篇
  2022年   76篇
  2021年   79篇
  2020年   76篇
  2019年   95篇
  2018年   49篇
  2017年   94篇
  2016年   118篇
  2015年   133篇
  2014年   188篇
  2013年   206篇
  2012年   313篇
  2011年   329篇
  2010年   256篇
  2009年   303篇
  2008年   315篇
  2007年   274篇
  2006年   214篇
  2005年   248篇
  2004年   131篇
  2003年   144篇
  2002年   104篇
  2001年   89篇
  2000年   95篇
  1999年   60篇
  1998年   57篇
  1997年   62篇
  1996年   48篇
  1995年   55篇
  1994年   51篇
  1993年   47篇
  1992年   50篇
  1991年   42篇
  1990年   35篇
  1989年   52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3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4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2篇
  1965年   5篇
  1958年   5篇
  1957年   4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60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31 毫秒
31.
32.
硝酸钾渗调对茄子种子发芽特性影响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对茄子种子进行硝酸钾渗调处理,经二元二次回归正交旋转组合试验结果统计分析表明,最佳渗调条件为:渗调浓度3.643%-3.985%,渗调时间21.655-22.954h。在该条件下明显提高茄子种子的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和发芽的整齐度。其中在提高种子发芽势的作用上,渗调时间的效应大于渗调浓度的效应;在缩短种子T80-T20的天数上,渗调浓度的效应大于渗调时间的效应。  相似文献   
33.
麦类抗穗发芽品种资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似文献   
34.
35.
板栗是深受广大消费者欢迎的大众食品,但是储藏起来困难.稍有管理不当便会引起失重、发芽及严重霉烂变质。如有针对性地采取一些措施,可将板栗储藏期延长到5个月以上。  相似文献   
36.
37.
从开花后10天到开花后70天每隔5天收获一次粳稻种子,用这些种子来调查了培养温度对完整和脱壳种子发芽的影响。以30℃培养时,开花后25天收获的完整种子的发芽%超过了脱壳种子的;并且在开花后65天以前各次收获的完整种子的发芽%均超过了其脱壳种子的。开花后不同时期收获的全部完整种子在20℃培养时的发芽%低于在30℃培养时的发芽%。完整种子和脱壳种子在20℃培养时的发芽%是相类似的。  相似文献   
38.
杂交稻穗芽种子死亡原因及其利用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唐建成  廖建华 《种子》2004,23(1):51-52
为探讨杂交稻穗芽种子死亡的原因,本文对杂交稻含穗芽种子贮藏的时间、含水量、浸种温度、浸种时间等进行了对比试验,并提出了含穗芽种子的利用技术.  相似文献   
39.
当具有活力的种子处在适宜的萌发条件中而不能正常地萌发时,则称种子处在休眠状态。引起种子休眠的原因很多,其中包括胚未成熟、肿皮对空气或水的不透性、胚的机械阻碍、对光温的特殊要求以及发芽抑制物的存在等,其中发芽抑制物的存在是一个重要原因。这里主要从抑制物存在部位、种类、解除抑制的方法以及研究发芽抑制物的实际意义几个方面来阐述一下对发芽抑制物进行研究的必要性。1 抑制物存在部位 抑制物主要存在于果实、种子的胚乳、种皮、胚及子叶中。例如,梨、苹果、番茄、甜瓜和柑桔的果肉中都含有抑制物。甜菜的种子其种皮含有发芽抑制物,因此,种子经浸泡和漂洗后才能萌发。菜豆的子叶中存在发芽抑制物。抑制育尾萌发的因子存在于胚乳中,在鸢尾成熟时出现的抑制物迫使胚不能继续生长,必须把胚乳完全剥离后,胚才能萌发;用水漂洗常可促进萌发。  相似文献   
40.
为明确温度和外源砷对水稻生长发育的影响,选取江苏地区常见的8个水稻品种为试验材料,通过添加不同浓度外源砷[0(As0)、0.5(As0.5) 和1 mg?L-1(As1)]和模拟不同温度[白天/夜晚分别为30 ℃/25 ℃(T0)和35 ℃/30 ℃(T1)],在人工气候箱内进行了发芽和苗期培养试验,并分析了8个品种水稻种子萌发、幼苗生长及砷含量状况。结果表明,外源砷对水稻的芽长和活力指数具有抑制作用,与对照(T0As0)相比,T0As1处理使不同品种水稻的芽长和活力指数分别降低13.69%~43.34%和28.14%~52.88%。 而温度对水稻种子萌发的影响与水稻品种有关。在T1处理下,盐两优1618的发芽率、芽长和活力指数均优于其他品种。温度和外源砷的共同作用显著降低了不同品种水稻的芽长(P<0.05)。与T0As0相比,T1As1使水稻芽长显著降低5.66%~43.34%。水稻根长和根系活力显著受到温度和外源砷的单一因素的影响。与T0As0相比,T0As1处理使水稻根系活力降低3.01%~58.21%。温度和外源砷的共同作用抑制了水稻根长和根系活力,其中T1As1使水稻根系活力显著降低53.80%~89.01%。不同品种水稻的苗高和根系活力在相同温度或外源砷处理下具有显著差异(P<0.05),其中盐两优888的苗高和根系活力均处于较高水平。水稻茎叶砷含量在外源砷处理下显著增加,在增温处理下却降低。与单一的砷处理相比,温度和外源砷的共同作用降低了水稻茎叶的砷含量。综上可知,温度和外源砷影响水稻的生长及砷吸收,但水稻生长状况具有明显的品种间差异,其中盐两优888和盐两优1618在增温和外源砷共存条件下的种子萌发和生长状况优于其他水稻品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