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35篇
  免费   53篇
  国内免费   21篇
林业   13篇
农学   50篇
基础科学   17篇
  20篇
综合类   580篇
农作物   13篇
水产渔业   1961篇
畜牧兽医   266篇
园艺   42篇
植物保护   47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21篇
  2022年   19篇
  2021年   38篇
  2020年   41篇
  2019年   39篇
  2018年   19篇
  2017年   29篇
  2016年   48篇
  2015年   42篇
  2014年   119篇
  2013年   131篇
  2012年   174篇
  2011年   177篇
  2010年   159篇
  2009年   213篇
  2008年   209篇
  2007年   205篇
  2006年   207篇
  2005年   206篇
  2004年   239篇
  2003年   224篇
  2002年   209篇
  2001年   105篇
  2000年   63篇
  1999年   13篇
  1998年   11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9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6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79年   1篇
  197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0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南美白对虾的养殖过程中,经常会遇到水质恶化的问题,如何处理好水质是养殖成功的关键,随着健康无公害养殖的普及和推广,微生态制剂以其无毒害、无残留等优点,越来越受养殖生产者的青睐。目前市场上渔用微生态制剂种类繁多,由于渔用微生态制剂我国尚无统一的行业标准,  相似文献   
72.
江苏农垦东辛农场坚持以科技创新引领水产业发展,大力实施科技兴渔战略,积极试验推广新品种、新技术和新模式,调整优化养殖结构,加快转型升级步伐,养殖效益获得大幅提升,实现了渔业经济跨越增长。2011年,全场2.2万亩养殖水面实现鱼虾总产1.75万吨,总产值2亿元,国有利润总额1730万元,养殖职工获利6000万元,部分指标增  相似文献   
73.
美洲斑潜蝇与南美斑潜蝇的寄生蜂自然控害能力的调查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经对辽宁省岫岩蔬菜区美洲斑潜蝇和南美斑潜蝇的寄生蜂及其寄生情况的初步调查,结果表明,这两种斑潜蝇的寄生蜂有9种。其中优势种群有潜蝇姬小蜂和茧蜂科的种类3种以上。在蔬菜田不用杀虫剂的情况下,寄生蜂6月中旬后迅速上升,7月份对两种斑潜蝇的寄生率可达75%以上,对斑潜蝇种群具有明显的控制作用,可使夏、秋季田间两种斑潜蝇种群迅速下降,一般不需防治。  相似文献   
74.
南美斑潜蝇及其寄生蜂消长规律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对云南省南美斑潜蝇及其主要寄生蜂潜蝇姬小蜂和潜蝇茧蜂的种群消长规律进行了研究。南美斑潜蝇在昆明关上菜区于 4、7、10月出现 3个高峰。潜蝇姬小蜂在春季蚕豆上种群数量较高 ,是控制南美斑潜蝇的主要蜂种。潜蝇茧蜂在秋季大棚内种群数量较高 ,是控制大棚南美斑潜蝇的主要蜂种。这两种寄生蜂对作物寄主有明显的选择性 ,潜蝇姬小蜂在春季的蚕豆、豌豆和芹菜上种群数量较高 ,潜蝇茧蜂在秋季的莴笋上种群数量较高  相似文献   
75.
南美斑潜蝇在蚕豆上的为害规律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在云南丽江地区较为系统地研究了南美斑潜蝇在蚕豆上的发生为害习性及与有关生态因子的关系。本研究可为该虫的综合治理提供一定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1.1 田间取样与调查方法:在丽江县城郊选择两块蚕豆地,每块地约为0.33hm~2,品种为丽江青皮,为冬性品种。自蚕豆出苗后(11月中旬)开始定点、定株、定叶调查,一直到蚕豆收获为止(5月中旬)。采用5点取样法,每点调查20株,每株自下而上按叶位进行调查,每叶位固定1片叶子,每隔5d调查1次。调查成虫取食孔(分级计数)、幼虫潜食斑(分级计数)和幼虫蛀道数。  相似文献   
76.
南美白对虾(Penaeid vannemeiBoone)喜高温,在北方地区生长期短,尤其是在冬季,因天气寒冷,难以养殖。天津市宝坻区里子沽农场利用地热优势(地下温泉水温达98℃),于2005年8月份进行南美白对虾生态养殖,于2006年1月份收获,在整个养殖过程中主要利用养殖宝(微生物制剂)调水,从未用  相似文献   
77.
L-赖氨酸硫酸盐对南美白对虾生长和消化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初始体质量为1.0g的南美白对虾按饲养试验要求分为3组。试验1组和试验2组分别在基础日粮中添加0.26%L-赖氨酸盐酸盐和0.39%L-赖氨酸硫酸盐,按产品中的赖氨酸含量计算,2组赖氨酸含量均为0.2%。结果表明,与基础日粮组相比,添加L-赖氨酸硫酸盐使虾的增重率、特定生长率、蛋白质效率、干物质和粗蛋白消化率分别提高了13.95%(P<0.05)、5.98%(P>0.05)、13.33%(P<0.05)、8.56%(P<0.05)和8.89%(P<0.05)。L-赖氨酸盐酸盐也有提高生长性能和饲料养分表观消化率的趋势,但差异不显著。  相似文献   
78.
程宗佳 《饲料工业》2006,27(23):64-64
1.猪无名高热有什么好的防治办法?2.大豆皮是否可以完全取代猪饲料中的麸皮?3.青绿饲料在养猪生产中应用情况如何?4.鱼虾混养模式可行不?什么品种可以和南美白对虾混养?5.奶牛围产期饲养管理应注意哪些问题?[编者按]  相似文献   
79.
复合中草药制剂对凡纳滨对虾生长及抗病力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凡纳滨对虾(Penaeus VannameiBoone)亦称万氏对虾或南美白对虾,与斑节对虾和中国对虾并列为世界上养殖产量最高的3大优良虾种。凡纳滨对虾具有生长快、抗应激能力强、肉味鲜美且易进行集约化养殖等优点,自1998年在我国华南地区推广养殖后,现已是我国沿海地区首要的对虾养殖品种  相似文献   
80.
南美白对虾(Penaeus vannmei)又称凡纳对虾或万氏对虾,原产于美洲太平洋沿岸水域,主要分布秘鲁北部至墨西哥湾沿岸,以厄瓜多尔沿岸分布最为集中。1988年由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引入我国,因其具有对水环境抗逆能力强、营养要求低、生长速度快虾体含肉量大、对盐度适应范围广、离水存活时间长和抗病力强等优点,与斑节对虾、日本对虾成为目前世界养殖产量最高的三大虾种。我国成功地进行了南美白对虾人工育苗,1994年开始在全国各地进行了人工养殖。随着养殖规模的扩大,养殖强度不断增加,养殖生态环境也在不断恶化,目前世界上各地虾类养殖遇到了很多的困难。其中对虾类养殖业发展威胁最大的问题是虾病的流行,每年因虾病造成的损失巨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