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35篇
  免费   22篇
  国内免费   18篇
林业   61篇
农学   45篇
基础科学   39篇
  49篇
综合类   315篇
农作物   5篇
水产渔业   6篇
畜牧兽医   88篇
园艺   36篇
植物保护   31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22篇
  2021年   12篇
  2020年   12篇
  2019年   14篇
  2018年   13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25篇
  2015年   30篇
  2014年   40篇
  2013年   44篇
  2012年   30篇
  2011年   36篇
  2010年   44篇
  2009年   41篇
  2008年   43篇
  2007年   36篇
  2006年   29篇
  2005年   23篇
  2004年   23篇
  2003年   23篇
  2002年   25篇
  2001年   16篇
  2000年   13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3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3篇
  1986年   1篇
  1984年   1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7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21.
丽格海棠叶片的组织培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取丽格海棠叶片作外植体,通过试验,分析不同激素配比对芽的诱导、增殖及生根的影响,筛选出丽格海棠叶片组织培养的适宜培养基及试管苗最佳移栽基质。结果表明:其最佳诱导培养基为MS+6-BA1.5mg/L+NAA0.8mg/L,不定芽诱导率达100%;最佳继代培养基是MS+6-BA1.0mg/L+NAA0.5mg/L,增殖倍数达6.5倍;最佳生根培养基是1/2MS+NAA0.4mg/L,生根率达100%;试管苗最佳移栽基质为用1/2MS大量元素浇透的草炭,移栽成活率为85%。  相似文献   
122.
研究了格姆滩高寒草甸不同植被类型草地生物量.结果表明:不同植被类型草地生物量差异比较明显(P<0.05).地上、地下生物量均为藏嵩草沼泽化草甸>山生柳灌丛草甸>小嵩草草甸.地上植物量按不同功能群组成变化为:莎草类地上生物量藏嵩草沼泽化草甸>山生柳灌丛草甸>小嵩草草甸,禾草和杂类草均为山生柳灌丛草甸>藏嵩草沼泽化草甸>小嵩草草甸.各样地地下生物量均随土层深度的增加而减小.  相似文献   
123.
王育鹏  张震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10):5074-5076,5237
[目的]研究豆链格孢菌(Alternaria azukiae)对寄主白三叶草(Trifolium repens L.)生理生化特性的影响。[方法]采用盆栽试验研究豆链格孢菌对寄主白三叶草生长及活性氧代谢系统的影响。[结果]与对照株相比,感菌株株高矮小,单株鲜重明显降低,分别为对照株的83.27%和47.06%;叶片发黄,叶绿素含量下降,蛋白质含量明显降低;破坏了叶片膜结构,丙二醛(MDA)含量显著上升,感菌9d后,处理组是对照组的1.33倍;活性氧清除系统遭到破坏,超氧化物岐化酶(SOD)和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均显著下降,感菌9d后,处理组较对照组分别下降了34.70%和45.00%。[结论]了解了胁迫条件下白三叶草的生长情况及活性氧代谢系统的变化进程和变化规律,为探索白三叶草对豆链格孢菌的抗病机制及其抗病遗传育种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24.
观察了丽格海棠不定芽诱导过程中的形态变化、内源激素含量动态变化及培养物中外源激素含量动态变化。结果表明,在不定芽诱导过程中,内源GA3含量在接种后1 d即迅速增加,在不定芽的诱导与分化阶段一直处于较高水平;内源IAA含量则一直下降,前6 d下降幅度较大;内源ZT在接种12 d时含量最高,在不定芽的分化期维持在较高水平;培养物外源6-BA和NAA的含量在诱导过程中也处于动态变化之中,NAA在整个诱导过程中一直处于较高水平,在脱分化启动和不定芽分化启动阶段,两者含量均呈上升趋势。  相似文献   
125.
京格庄(化名)是一家拥有36家门店的全国性西式快餐连锁,其中公司总部所在地北京就有23家门店。2002年年底正式"迁都"北京前,  相似文献   
126.
李静 《中国园艺文摘》2010,26(6):102-104
丽格海棠是个杂种群,具有亲本的短日照开花、花朵大、色彩丰富、抗病、没有明显的休眠期等许多特征特性,因此作为冬季开花的温室盆栽花卉,除要掌握繁殖及上盆技术,在栽培上还要把握设施及灌溉、温度和光照控制、肥水管理、花期调节、病虫害防治等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127.
史洪琴 《中国农学通报》2010,26(17):234-237
对红灯、大紫、芝罘红樱桃的生长发育状况,进行4年连续观察,研究甜樱桃在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生长发育规律.结果表明,3个品种生长发育正常,发芽率高,成枝率弱,新梢在展叶后、果实采收后均有一较快生长期,花芽形态分化开始于5月中下旬, 8月底多数完成分化,果实在硬核前后各有1个较快生长期,果肉肥厚多汁,酸甜适口,耐贮,产量、品质受春季温度、雨量的影响。成熟早,质量、产量低于传统生产区。  相似文献   
128.
2021年新冠疫情对经济及就业的冲击没有消退,农产品消费持续低迷,畜产品价格呈现前高后低的走势.生猪价格大幅下跌,生猪养殖陷入亏损;肉鸡价格低迷不振;饲料价格大幅上涨.畜禽养殖普遍不景气.  相似文献   
129.
明确在山东省聊城市白三叶草上发现的一种叶斑病的病原菌,以期为该病害的防控提供参考.2019年采集山东省聊城市东昌府区具有叶斑病的白三叶叶片,利用组织分离法分离病原菌,并依据柯赫式法则验证致病性.在形态学观察的基础上,对病原菌进行分子生物学鉴定,构建系统发育树,分析其遗传多样性.从发病叶片中分离得到病原菌(标记为SY1)...  相似文献   
130.
【目的】降低丽格海棠盆花生产成本并提高水肥利用率,实现丽格海棠盆花生产的精准控制。【方法】在现代化温室进行丽格海棠的盆栽试验,利用水、肥2因子二次通用旋转组合设计方法,共设13个处理,每处理20盆,研究浇水频率和施肥量对丽格海棠生物量、株高、冠幅、花朵数和开花持续时间的影响。【结果】分别以生物量、株高、冠幅、花朵数和开花持续时间为目标函数建立回归方程,经检验水、肥2因子对丽格海棠的生长指标和品质指标均有明显影响;主因素效应分析结果表明,施肥量对各指标的影响大于浇水频率,并得出测定指标最优时的浇水频率和施肥量;通过单因素效应分析,得到了水、肥2因子对丽格海棠生长指标和品质指标的作用规律。【结论】在3份锯末+1份蛭石的基质配方中,栽培丽格海棠盆花的最佳水、肥供应模式为:基质含水量为57.58%~70.00%时浇水,浇水量为375.00 mL/盆,施肥量为561.26~625.00 mg/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