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585篇
  免费   271篇
  国内免费   573篇
林业   744篇
农学   285篇
基础科学   1341篇
  1523篇
综合类   4466篇
农作物   126篇
水产渔业   54篇
畜牧兽医   284篇
园艺   123篇
植物保护   483篇
  2024年   77篇
  2023年   292篇
  2022年   313篇
  2021年   245篇
  2020年   303篇
  2019年   289篇
  2018年   180篇
  2017年   270篇
  2016年   295篇
  2015年   266篇
  2014年   488篇
  2013年   478篇
  2012年   551篇
  2011年   518篇
  2010年   436篇
  2009年   483篇
  2008年   480篇
  2007年   396篇
  2006年   339篇
  2005年   428篇
  2004年   246篇
  2003年   234篇
  2002年   190篇
  2001年   204篇
  2000年   175篇
  1999年   141篇
  1998年   126篇
  1997年   128篇
  1996年   111篇
  1995年   120篇
  1994年   104篇
  1993年   103篇
  1992年   85篇
  1991年   89篇
  1990年   98篇
  1989年   90篇
  1988年   10篇
  1987年   8篇
  1986年   6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6篇
  1982年   6篇
  1980年   3篇
  1979年   2篇
  1976年   2篇
  1975年   2篇
  1965年   5篇
  1958年   1篇
  195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42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81.
拓宽的农田作业道、新建的小桥、石砌的水库大坝……都是辉南县辉发城镇民主村今年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工程的成果。民主村党支部书记闫景云喜滋滋地告诉笔者:“今年农业综合开发项目投资920万元实施惠民工程,没用村民掏一分钱,村里人都拍手称好,困扰着民主村十多年的老大难问题都得到了解决。”  相似文献   
82.
为研究关中冬小麦植株蒸腾和土壤蒸发规律,利用2 a冬小麦小区控水试验实测数据,率定和验证了双作物系数SIMDual_Kc模型在关中地区的适用性.用大型称重式蒸渗仪的实测蒸散量值(或水量平衡法计算值)与模型模拟值进行对比.结果表明:SIMDualKc模型可较准确地模拟关中不同水分条件下冬小麦蒸散量,且模拟精度较高.模型估算的平均绝对误差为0.643 3 mm/d.模型估算的冬小麦初期、中期和后期的基础作物系数分别为0.35,1.30,0.20.另外,模型还可以较准确地估算不同水分供应条件下的土壤水分胁迫系数、土壤蒸发量和植株蒸散量.冬小麦整个生育期,土壤蒸发主要发生在作物生育前期,中期较低,后期略微增大;植株蒸腾主要发生在作物快速生长期和生长中期,整个生育期中呈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  相似文献   
83.
绿洲灌区不同密度玉米群体的耗水特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巧梅  樊志龙  赵彦华  殷文  柴强 《作物学报》2017,43(9):1347-1356
针对水资源不足严重制约绿洲灌区玉米生产,密植对玉米耗水特性影响研究薄弱,以及生产实践中缺乏调控种植密度以同步提高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的理论依据等问题,2012—2015年,以先玉335为参试品种,在相同施肥、灌水制度下,设75 000株hm–2(低,D1)、87 000株hm–2(中,D2)、99 000株hm–2(高,D3)3个密度水平,探讨密度对玉米耗水的时间动态、耗水结构以及利用效率的影响,以期为优化密植增产节水技术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随密度增大,玉米全生育期总耗水量(ET)增大,大喇叭口期至吐丝期是耗水量增大的主要时期,高、中密度处理与低密度处理相比,全生育期总耗水量4年平均分别高22.8%、14.4%,大喇叭口期至吐丝期平均分别高28.4%、18.2%,其他生育时期不同处理的耗水量差异不显著。增加密度可降低玉米的无效耗水,提高水分利用率,高、中密度处理较低密度处理全生育期的棵间蒸发量(E)4年平均分别减少56.5 mm、27.6 mm,密植降低棵间蒸发量的主要时期在拔节至灌浆期,其中大喇叭口期至吐丝期的日均棵间蒸发量分别减少0.51 mm、0.27 mm;高、中密度与低密度处理相比,全生育期的E/ET分别降低15.8%、6.2%,其中拔节至大喇叭口期减小幅度最大,分别为22.1%、10.7%。与低密度处理相比,高、中密度处理的籽粒产量分别提高了17.9%、14.8%,但高、中密度处理间的产量差异不显著;高、中、低密度处理的水分利用效率(WUE)分别为18.2、19.3和16.8 kg hm–2 mm–1,中密度处理的WUE显著高于低密度处理;与低密度处理相比,高、中密度处理4年平均灌溉水利用效率(IWUE)分别提高了34.5%、19.6%。本研究说明,在传统供水覆膜条件下,进一步增加种植密度是干旱绿洲灌区提高玉米产量和灌溉水利用效率的可行措施。  相似文献   
84.
【目的】探讨棉花花生间作田中棉蚜(Aphis gossypii Glover)和花生蚜(Aphis craccivora Koch.)对吡虫啉抗性的差异以及花生蚜对吡虫啉代谢抗性的机制,以科学有效防治这一类害虫,避免其对吡虫啉的抗性快速发展。【方法】采集山东巨野和临清2个地区的棉花花生间作农田中的棉蚜和花生蚜,对这两个地区的地理种群和室内敏感品系进行了吡虫啉的室内毒力测定;使用增效剂顺丁烯二酸二乙酯(Diethyl maleate, DEM)、胡椒基丁醚(Piperomyl butoxide, PBO)和磷酸三苯酯(Triphenyl phosphate, TPP)3种增效剂进行了增效剂效果试验;并检测了2个地理种群和室内敏感品系花生蚜细胞色素P450单加氧酶(Cytochrome P450 monooxygenase,P450)、谷胱甘肽S-转移酶(Glutathione S-transferase, GST)和羧酸酯酶(Carboxylesterase, CarE)3种解毒代谢酶的活性。【结果】临清和巨野2个地区的棉蚜对吡虫啉抗性处于中等水平,抗性倍数分别为43.2倍和54.6倍;而花生蚜对吡虫啉则处于敏感或低水平抗性,2个种群抗性倍数分别为3.7倍和8.3倍。防治花生蚜的增效剂试验结果表明,巨野种群中,PBO、DEM对吡虫啉具有显著的增效作用,增效比分别达到3.63、1.95,而TPP不具有增效作用;在临清种群中,PBO对吡虫啉具有显著的增效作用,增效比达到3.05,而DEM和TPP不具有增效作用。对花生蚜的代谢酶活力测定发现,巨野种群与敏感品系相比,CarE活性没有显著差异,而P450和GST活性显著高于敏感品系;临清种群与敏感品系相比,CarE和GST活性无显著性差异,而P450活性显著高于敏感品系。【结论】间作农田中2种蚜虫对吡虫啉的敏感性差异较大,需要合理施药延缓抗药性的增强,同时推断P450和GST在花生蚜对吡虫啉的抗药性中发挥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85.
本研究旨在为科学布局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提供技术支持。从分析建设适宜性和空间稳定性入手,提出了基于耦合协调度模型和冷热点分析的项目区遴选方法,并在吉林省舒兰市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舒兰市高标准农田建设潜力较大,高适宜区和中适宜区合占耕地总面积的74.91%,主要分布在北部乡镇;空间稳定性与建设适宜性的空间分布大致相同,整体呈现“北部高于南部”的特征;高标准农田建设呈现明显的“北部易于南部”特征,其中优良协调类占耕地总面积的52.92%,主要分布在平安镇、金马镇、七里乡、开原镇、水曲柳镇和天德乡等,该类耕地自然禀赋较好、基础设施完备,并且与城镇、交通干线有一定距离,建设占用的可能性较小,高标准农田建设难度最小;高标准农田建设适宜性和空间稳定性耦合协调度的热点区主要分布在法特镇、莲花乡、天德乡、平安镇、七里乡等北部乡镇,是高标准农田项目的优先选择区域。结合研究区实际,确定舒兰市“十三五”期间高标准农田建设区总面积10828.89 hm 2。  相似文献   
86.
以四川省什邡市某老旧工业园周边农田区域地下水环境为研究对象,结合地统计分析方法,对该区域地下水重金属空间分布进行调查,并评价潜在生态风险。结果表明,研究区域地下水总体表现为以Zn、Cu为主的多种重金属富集,Cr与Cu空间分异较大,受外界干扰比较显著,Cr与Cu、Cu与Pb的相关系数分别达到0.693、0.629(P0.01),表明其污染源可能相同;地下水中各项重金属单因子指数表现为NiPbMnZnCuCr,据单项潜在生态污染指数计算结果,Cu具有中度潜在生态风险,此外,6种重金属综合潜在生态风险指数(RI)均值为97.27,属轻度污染,且占比达到总调查区域的96.2%。总体而言,该老旧工业园对周边农田区域浅层地下水产生了轻度的生态风险。  相似文献   
87.
目前,我国经济与工业快速发展,农田土壤重金属污染问题日益严重。采用污染负荷指数(PLI)、潜在生态风险指数(RI)、相关性分析和聚类分析等方法研究新疆乌鲁木齐市周边农田土壤重金属污染现状、空间分布特征、潜在生态风险及其主要来源。结果表明,乌鲁木齐市周边农田土壤重金属Cd、Cr、Cu、Ni、Zn、Hg含量的平均值均超过了新疆土壤背景值,特别是Cr和Zn的含量远超过新疆土壤背景值;乌鲁木齐市周边农田土壤属于轻度污染;乌鲁木齐市周边农田土壤重金属中Hg与Cd是最主要的生态风险因子,研究区生态风险预警指数呈现无警示状态。Cu、Cr、Hg、Ni、As的污染主要是由于污水灌溉,Pb和Cd的污染主要是由于煤矿开采,Zn的污染是由镀锌钢管大棚、机械制造及彩钢制造厂等所造成的。  相似文献   
88.
目前,二化螟是我市水稻生产的重要害虫之一,在水稻不同生育期都可产生为害,形成不同的危害状,如:枯鞘、枯心、枯孕穗、白穗、虫伤株等,其中:以枯心、白穗危害最重,对水稻产量影响严重、导致品质下降。在我市水稻主产区五常、方正、依兰、尚志等地二化螟危害严重。二化螟的防治,应在预测预报的基础上,以农业防治和物理防治为主,化学防治为辅,围绕着无公害绿色食品生产进行,最大限度确保水稻丰收,逐渐恢复农田生态系统,并最终实现综合防治。研究二化螟的预测预报技术,提高对害虫中、长、短期预测预报的准确率;  相似文献   
89.
牧草是草食家畜最主要、最经济、最优良的"粮食",也是草食家畜植物性营养蛋白的主要来源,还是环境保护、水土流失、农田改造、草山草坡改良的重要物质基础。它一头连着种植业,一头连着畜牧业,起着重要的纽带作用。  相似文献   
90.
王磊 《山东饲料》2014,(21):28+45
小型农田水利工程是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条件和关键部分,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具有重要的保障作用。作为农业发展的命脉以及农村经济的重要支撑,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在促进我国农业发展的过程中发挥着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其建设和管理工作显得尤为重要。但是,就目前引黄灌区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的建设和管理情况来看,还存在着一些不足之处。基于此,本文通过对阳谷县引黄灌区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的调查,以《阳谷县引黄灌区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为题,探析了阳谷县引黄灌区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和管理中存在的不足,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解决问题的建议和一些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