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3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2篇
林业   14篇
农学   18篇
基础科学   1篇
  10篇
综合类   53篇
农作物   7篇
水产渔业   5篇
畜牧兽医   1篇
园艺   1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4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3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3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31.
台风灾害对文昌市的林业干扰影响因子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2011年台风“纳沙”(编号:201117)为例,调查文昌市沿海防护林及各行业的台风受灾情况,并针对性地提出若干对策与建议.结果表明:1)台风灾害存在明显的空间分布规律,受灾重镇集中于东部沿海一线及北部台风路径方向上,比例分别为73.1%和30.8%,重兴、文城二镇尤为严重,直接经济损失共计33338.57万元,比例高达53.3%.2)不同树种受灾程度差异明显,木麻黄和桉树受灾最重,受灾面积分别为1875 hm2和673 hm2,分别占44.1%和15.8%.木麻黄因大量使用水培苗,受灾主要表现为倒伏、掘根;而桉树多表现为折干.椰子灾情最轻,基本无受害.3)混交林的受灾程度显著低于纯林,尤其椰子与木麻黄混交,抗风性能最好,受灾比例均在5%以下,且受害多表现为折枝,弯干等轻度类型.4)地形条件等非生物因子是影响林木受灾的重要因素.处于低洼地势的林木(尤其是1~2年生苗木)更容易遭水淹而致灾.5)农林复合经营是当地特色的经营模式,有利于综合效益的发挥,值得深入研究与大力推广.  相似文献   
32.
对重庆市南川区种畜禽的生产管理及所取得的成果进行介绍,对相关工作经验简单总结,并对其存在的问题提出宝贵的建议。  相似文献   
33.
刘毅 《中国农学通报》2017,33(1):111-119
为了摸清远距离台风和重庆暴雨的关系,笔者统计分析了2000—2014年台风背景下重庆暴雨个例共计57个,指出与重庆暴雨统计关系最密切的台风路径分别为西行路径和北上路径;从年际变化和月际变化上分别对其进行统计分析,发现影响重庆暴雨的台风一般最早出现在4月中旬,最晚出现在10月初,6—8月最多,其中7月发生远距离台风暴雨次数最多;通过合成分析发现,造成区域暴雨的西行台风和未达到区域暴雨的西行台风暴雨的环流背景存在明显差异;对产生重庆暴雨的台风流场进行对比分析,得出易造成重庆暴雨的4种类型的环流形势:东高西低型,西风倒槽鞍型场流型,中纬度低压流型和平直西风型。  相似文献   
34.
刘力源 《中国农学通报》2017,33(30):111-121
为提高台风强降水预报准确率,减少台风暴雨造成的农业损失,为防灾减灾工作提供决策依据。本研究利用NCEP 1°×1°再分析资料、区域自动站实况观测资料,并结合浙江省地形特征,主要从台风路径、与降水相关的物理量场、近地层辐合和地形作用等方面分析"苏迪罗"在浙江形成强降水的成因。通过分析发现,台风路径与形势场的相互作用密不可分,"苏迪罗"登陆前长时间维持西北向移动主要是由于副高稳定维持;此外正涡度场轴线也在一定程度上指示台风未来走向。通过分析强降水与各物理量场关系可得出以下结论:(1)台风暴雨多处于东南急流与山地迎风坡相交汇的地区。(2)强降水区与水汽通量辐合区、比湿大值区、正涡度大值区和假相当位温的"双峰结构"有一定的对应关系,此外近地层辐合系统的长时间维持、台州东低西高山脉地形和局地喇叭口状地形是局地产生超强降水的重要条件。  相似文献   
35.
远距离台风影响下的陕西大暴雨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NCEP再分析资料和常规地面观测资料,对陕西发生的3次与台风有关的大暴雨天气,从环流背景、动力、热力、水汽条件等方面综合分析.结果表明:3次过程中国大陆中东部存在高压系统,使西风槽或高原槽进入河套移动缓慢;台风主要作用是外围东风气流为河套输送大量水汽或使孟加拉湾和南海的暖湿气流向北输送.大暴雨位于850 hPa锋生...  相似文献   
36.
高琦  徐明  赖安伟  汪小康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32):20053-20058,20104
利用常规观测资料、NCEP 1°×1°6 h再分析资料、NCEP/NCAR地表潜热通量一日4次再分析资料以及TBB资料等,对2008年第8号强台风"凤凰"登陆引起的暴雨进行了深入的机理分析。结果表明,充沛的水汽以及层结不稳定为暴雨的发生提供了有利的水汽和热力条件;高层有明显的辐散,低层有明显的辐合,且从低层到高层伴随着很强的垂直上升运动,为暴雨的发生提供了有利的动力条件;螺旋度的大值中心的演变基本反映了台风中心的移动方向,而强降水一般发生在正螺旋大值中心的右侧,且梯度大的一侧比梯度小的一侧降水强度更大;非地转湿Q矢量辐合中心对应未来12 h强降水的发生区,对判断台风在陆上的运动、维持也有一定的意义;地表潜热通量在此次暴雨过程的各个时段均为正值,其向上输送和强弱变化对台风强度的维持有一定的指示意义。  相似文献   
37.
为研究风对防护林物种多样性及生长的影响,在2010年第13号台风"鲇鱼"过后,对福建东山岛沙质海岸带4种不同海岸梯度木麻黄防护林的物种多样性及生长状况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所调查的4个样地共出现维管束植物38种,分属22科38属,乔木植物均为木麻黄,灌木和草本呈一定的梯度变化;随着与最高潮水位距离的增大,乡土植被的数量和重要值逐渐增大,总物种多样性指数不断增大,总均匀度Jsi指数先下降后上升再下降,Jsh、Jmc指数逐渐上升,总优势度指数逐渐下降;风对不同梯度木麻黄生长的影响有极显著差异,第Ⅰ梯度的枯死率较高,第Ⅱ梯度的折干率和掘根率相对较高,第Ⅳ梯度的受损情况比第Ⅲ梯度又有所升高,所以应重视第Ⅳ梯度防护林的建设。  相似文献   
38.
为了大幅度减少因潮风害造成的水稻生产损失,提出了应用预洒水-洒水来减轻潮风害盐分影响水稻的方法,并用模拟实验比较了经过预洒水-洒盐水-洒水的水稻和仅进行洒盐水-洒水的水稻的1穗盐分量的差别。结果表明,当洒盐水使得1穗盐分量为4.6~4.8 mg/穗时,预洒水-洒盐水-洒水的1穗盐分量为0 mg/穗,洒盐水-洒水的1穗盐分量为2.8 mg/穗,即有预洒水的比无预洒水的能大幅度减小1穗盐分量,从而大大减轻潮风害的影响。还开发了用海水盐度检测仪来测定1穗盐分量的实用测定技术,并提出了减轻水稻潮风害的综合方法。  相似文献   
39.
台风“凯萨娜”对海南南部设施农业的影响及相关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2009年台风“凯萨娜”的特点和对海南南部设施农业的影响,并提出了海南南部设施农业防御台风的对策。  相似文献   
40.
为了提高台风暴雨天气预报能力,服务黄山旅游业。笔者用美国NCEP全球分析FNL资料、台风路径资料和安徽省黄山气象站地面观测气象资料,对2012年8月8—11日台风“海葵”造成黄山暴雨天气过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黄山迎风坡上暖湿空气被强迫抬升作用,台风位于850 hPa鞍型位势高度场中停滞少动,产生连续性大暴雨。副热带高空西风急流长时期位于测站上空,急流轴线南侧辐散流场具有抽吸低层大气的作用,而产生强烈的上升运动是大暴雨发生发展的动力机制;低空来自海洋的持续偏东气流是热量、水汽和动力输送带,补充到台风环流中是大暴雨发生和维持的重要条件;低空为假相当位温随高度减小层,存在潜在的对流性不稳定条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