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30篇
  免费   35篇
  国内免费   40篇
林业   27篇
农学   37篇
基础科学   4篇
  53篇
综合类   278篇
农作物   52篇
水产渔业   69篇
畜牧兽医   95篇
园艺   33篇
植物保护   57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15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26篇
  2016年   21篇
  2015年   22篇
  2014年   22篇
  2013年   35篇
  2012年   47篇
  2011年   63篇
  2010年   51篇
  2009年   33篇
  2008年   25篇
  2007年   33篇
  2006年   42篇
  2005年   22篇
  2004年   26篇
  2003年   18篇
  2002年   19篇
  2001年   21篇
  2000年   19篇
  1999年   12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14篇
  1996年   16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13篇
  1992年   12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0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1 毫秒
91.
甜樱桃休眠期枝条SOD·POD酶活性变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甜樱桃枝条休眠期内SOD、POD酶活性的变化规律,探讨其抗寒性。[方法]以4个甜樱桃品种1年生枝条为试材,测定不同时期的SOD、POD酶活性变化。[结果]试验表明,甜樱桃4个品种的SOD、POD酶活性随温度的降低而升高,随气温的回升而降低,1月份达到最高值。4个品种的SOD、POD酶活性均为龙冠较高,显著高于其他3个品种,表现出较强的抗寒性;龙宝、红蜜次之;龙丹的SOD、POD酶活性均低于其他3个品种,抗寒性较弱。[结论]甜樱桃4个品种的抗寒性大小排序为:龙冠〉龙宝〉红蜜〉龙丹。  相似文献   
92.
光合细菌施用于水稻,经紫外线照射后对水稻色素及抗氧化酶系统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经紫外线照射后的水稻过氧化氢酶、超氧化物歧化酶、叶绿素含量发生变化,紫外线辐射对水稻的过氧化氢酶(CAT)、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及叶绿素含量均有诱导作用,而光合细菌对水稻接受紫外线照射具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93.
外源水杨酸诱导玉米纹枯病抗性的生理机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分别以抗、感纹枯病的玉米自交系CML429、DM9为材料,研究接种纹枯病菌后喷施水杨酸对玉米叶片过氧化物酶、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接种纹枯病菌后5d内,两玉米自交系叶片SOD活性先下降后升高并回到初始水平,而POD活性则表现持续的升高,CML429的SOD、POD活性均明显高于DM9。用不同浓度的水杨酸处理玉米叶片后,两个玉米自交系的SOD活性均逐渐下降,而POD则先略有下降后逐渐升高,在达到高峰后大部分处理有所回落。此外,所有外源水杨酸处理均能增强高感玉米自交系DM9对纹枯病的抗性,明显提高玉米产量,平均产量比对照高17.97%,而对抗性自交系的产量没有明显效果,以0.5mmol/L的处理效果最好。因此,外源水杨酸处理能降低玉米植株体内的活性氧水平,减轻纹枯病菌的伤害。  相似文献   
94.
茉莉酸甲酯对烟草抗黄瓜花叶病毒的诱导效应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用1 g.L-1茉莉酸甲酯(MJ)处理小十字期烟草幼苗,烟苗移栽后长至10片真叶时再用相同浓度MJ处理一次,并接种烟草黄瓜花叶病毒,研究茉莉酸甲酯对烟草黄瓜花叶病毒(CMV)的诱导效应.结果表明:接种CMV后21 d,MJ处理烟株的病情显著低于对照,诱导效果达到43.24%;MJ处理提高了烟草幼苗叶片内的过氧化物酶、过氧化氢酶及超氧化物歧化酶的活性和过氧化氢的含量;而接种CMV后,MJ处理烟株叶片过氧化氢酶、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下降,过氧化物酶活性增强,过氧化氢含量明显升高.  相似文献   
95.
盐胁迫后刺参的行为表现及免疫酶活性会发生相应变化,以达到适应盐度变化的目的。设定5个盐度梯度(18、23、33、36和40),分析盐度胁迫后刺参行为变化及不同响应时间下体腔液中碱性磷酸酶(AKP)、酸性磷酸酶(ACP)、溶菌酶(LSZ)、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活力变化。实验结果发现盐度增加和降低都使刺参的活动受到影响,低盐度胁迫比高盐度胁迫对刺参的影响大。碱性磷酸酶和酸性磷酸酶活性总体呈现先降低后升高,随着时间的延长逐渐恢复适应的趋势。盐度23溶菌酶活力显著高于盐度32的对照组;盐度为36时,溶菌酶活力在第1天最高,随后降低,维持2 d后,酶活力又开始升高,并高于盐度32的对照组水平;盐度为18、40时,酶活力显著低于对照组,并一直维持在较低水平。低盐18、23胁迫时,超氧化物歧化酶SOD酶活力明显低于对照组,且最低点均出现在第8 d。高盐36、40胁迫时,酶活力明显高于对照组,最高点分别出现在第5 d和第8 d。研究结果为刺参机体在盐度胁迫下的调节适应机制研究工作奠定一定的基础。  相似文献   
96.
PH Hong  YD Su  JH Su  YH Chen  TL Hwang  CF Weng  CH Lee  ZH Wen  JH Sheu  NC Lin  YH Kuo  PJ Sung 《Marine drugs》2012,10(5):1156-1168
Two new briarane diterpenoids, briarenolides, F (1) and G (2), were isolated from an octocoral identified as Briareum sp. The structures of briaranes 1 and 2 were established by spectroscopic methods and by comparison of the spectroscopic data with those of known briarane analogues. Briarenolide F was proven to be the first 6-hydroperoxybriarane derivative and this compound displayed a significant inhibitory effect on the generation of superoxide anion by human neutrophils.  相似文献   
97.
98.
水体营养水平及附着藻类对苦草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研究不同水体营养水平及附着藻类对沉水植物生长的影响,选择苦草(Vallisneria natans)作为研究对象,在4种水体营养水平下进行42 d的室内试验。结果表明:试验结束时,中营养及富营养处理组苦草的相对生长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丙二醛(MDA)含量和附着藻类生物量与贫营养及重富营养处理组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贫营养处理组苦草的可溶性糖含量显著高于其它处理组(P<0.05);苦草氮磷含量及可溶性蛋白含量与水体营养水平呈明显正相关,且贫营养及中营养处理组与富营养及重富营养处理组之间差异显著(P<0.05);各处理组水体叶绿素a含量差异不明显。表明在中营养(TN=0.8 mg/L,TP=0.08 mg/L)条件下,苦草的生长情况最佳。  相似文献   
99.
采用半静态试验方法,研究不同质量浓度的一溴联苯醚(BDE3)(1 μg·L-1、10 μg·L-1和100 μg·L-1)胁迫1 d、3 d、7d和15 d且清洁海水释放3 d和7 d后,翡翠贻贝(Perna viridis)外套膜和内脏团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丙二醛(MDA)质量摩尔浓度和谷胱甘肽(GSH)质量分数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BDE3胁迫后低浓度组翡翠贻贝两组织SOD活性均受到诱导(P〈0.01),诱导率随胁迫时间延长而下降,中、高浓度组外套膜对BDE3响应比内脏团灵敏;BDE3对翡翠贻贝外套膜b(MDA)的影响总体呈诱导后抑制趋势,对内脏团b(MDA)的影响表现抑制-诱导反复变化,其中低浓度组第3天时诱导率最高(26.04%),高浓度组第7天时抑制率最高(14.92%);翡翠贻贝外套膜w(GSH)在(BDE3)迫下,低浓度组一直被诱导(P〈0.01),中、高浓度组总体呈诱导后抑制作用,内脏团中高浓度组w(GSH)胁迫第1天受到显著抑制(P〈0.05),随暴露时间的延长,低浓度组w(GSH)显著增加(P〈0.01),中、高浓度组出现诱导抑制的不规律变化。释放阶段结束后仅个别浓度组恢复至对照组水平。  相似文献   
100.
 采用聚丙烯酰胺凝胶不连续垂直板电泳系统,对30份云南野生和逸生苜蓿材料多酚氧化酶(PPO)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进行了检测。结果表明:供试材料PPO检测分离出10条酶带,SOD 为6条酶带,二者多态位点百分数均为100%。对酶谱进行谱形分析表明,除1,3,4号3份二倍体材料外,其他材料均具有多条相同的共有谱带,但也存在明显差异;采用类平均法(UPGMA)进行聚类分析,表明30份供试材料亲缘关系的远近与地理分布呈一定的相关性。试验结果可以作为研究云南苜蓿资源遗传关系的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