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84篇
  免费   84篇
  国内免费   226篇
林业   159篇
农学   94篇
基础科学   183篇
  359篇
综合类   798篇
农作物   50篇
水产渔业   34篇
畜牧兽医   100篇
园艺   44篇
植物保护   73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55篇
  2022年   56篇
  2021年   65篇
  2020年   77篇
  2019年   74篇
  2018年   74篇
  2017年   80篇
  2016年   95篇
  2015年   95篇
  2014年   113篇
  2013年   91篇
  2012年   153篇
  2011年   153篇
  2010年   116篇
  2009年   82篇
  2008年   98篇
  2007年   68篇
  2006年   56篇
  2005年   45篇
  2004年   47篇
  2003年   31篇
  2002年   30篇
  2001年   24篇
  2000年   14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11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21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3篇
  196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9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21.
针对显微镜观测视野狭小而难以采集到全局图像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加速鲁棒特征(SURF)的木材显微图像自动配准方法.首先使用SURF检测并描述兴趣点,通过最近邻匹配得到匹配点对后,用双向匹配和RANSAC算法剔除错误匹配.然后利用最小二乘法和匹配结果进行模型参数估计,最后通过插值获得配准图像.对阔叶材显微图像配准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具有较好的鲁棒性,无论图像是否有旋转,都可以实现自动的配准.比起尺度不变特征转换(SWT),由于用SURF得到的兴趣点数量更少,运算速度更快,总的匹配速度提升了5倍左右,缩短了整个配准过程的时间,算法更具有实时性.  相似文献   
122.
张智  冯瑞萍  陈玉华  梁旭  孙银川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15):8652-8654,8725
[目的]研究宁夏中南部作物生长期可利用降水变化规律及其异常特征。[方法]利用1961~2010年宁夏中南部9个气象站3~9月逐月降水、气温和美国NCEP/NCAR再分析资料,采用高桥浩一郎蒸散经验公式、Mann-Kendall、Lepage法、Morlet小波分析等方法对宁夏中南部作物生长期可利用降水的变化特征及其异常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近50年宁夏中部干旱区与南部丘陵区作物生长期可利用降水量差异明显,呈南多北少特征,2个区域可利用降水量均呈减少趋势;各年代的变化各不相同,中部干旱区70年代以后、南部丘陵区90年代以后可利用降水量持续偏少,且中部干旱区可利用降水量变率大;2个区域作物生长期可利用降水分布极不均匀,均主要出现在7、8、9月,占生长期总量的76%以上,而3、4、5月低于生长期总量的14%。中部干旱区和南部丘陵区均未出现突变现象;中部干旱区主要存在5~7年的周期,其次是2~3年的周期;南部丘陵区主要存在2~3年的周期,其次是10~12年的年代际周期。多雨年北半球欧亚500 hPa高度距平场中贝加尔湖、蒙古国和我国西北部地区为负距平区,少雨年则为正距平区。[结论]该研究为宁夏中南部空中可利用水资源的合理利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3.
通过对基诺族人居环境构成中的自然系统、社会系统、居住系统、支撑系统等方面进行分析,对研究区域进行长期的实地踏勘、资料收集、拍照实测和走访记录,总结出基诺族人居环境特色,其目的是将所得结论运用到现代人居环境建设中,有效地继承和利用基诺族人居环境特色,从而为探究现代人居环境的建设提供新思路和方法。  相似文献   
124.
利用2005~2008年邯郸闪电监测资料,分析了邯郸雷电发生规律和特征。结果表明:地闪中负地闪占绝对优势,地闪和负闪在2~11月呈单峰分布,7月达峰值,8月次之,与对流活动和降水最多时段相对应;地闪日变化曲线呈4峰分布,15时出现最高峰值,19时次之,地闪的日变化也与强对流天气的日变化规律一致,正闪滞后于负闪发生;正闪与总地闪比值的日变化表明对流天气一般在16时以后发展强盛,17~19时是一天中对流天气最易发展成熟的时段;闪电的高密度区集中出现在中西部地区,具有明显的地理特征。  相似文献   
125.
黄维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20):10713-10716
[目的]考察3种类型烤房在烟叶鲜叶初加工过程中的整体效果。[方法]采用云南烟区普遍使用的气流下降式密集烤房密集型烤房、气流上升式密集烤房和普通立式炉小烤房3种烤房,分析比较不同类型烤房烤后烟叶的主要化学成分、物理特性、外观等级、评吸质量的差异。[结果]不同类型烤房烤后烟叶中上等烟叶比例气流下降式密集烤房比普通立式炉小烤房密集烤房分别高出2.86%和0.87%,比气流上升式密集烤房高出7.75%和4.29%;不同类型烤房烤后烟叶根据多数化学指标均为气流下降式密集烤房烤房烤后烟叶化学成分最为协调,气流上升式密集烤房次之,普通立式炉小烤房较差;不同类型烤房烤后上中下部位烟叶感官质量和物理特性均为气流下降式密集烤房最好,气流上升式密集烤房次之,普通立式炉小烤房效果较差。[结论]气流下降式密集电烤房结构设计合理可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6.
水稻籽粒粗蛋白和直链淀粉含量是评价稻米品质的两个主要指标。本文以不同温度胁迫下的水稻田间试验为基础,分析水稻成熟籽粒粗蛋白和直链淀粉含量与不同生育期冠层反射光谱的相关性。结果显示,水稻籽粒的粗蛋白和直链淀粉含量与不同生育期冠层原始光谱和一阶导数在某些波段达到极显著或显著相关水平。进一步分析比值植被指数、差值植被指数、归一化植被指数和红边参数等光谱参数与成熟籽粒粗蛋白和直链淀粉含量的相关性,用回归分析方法对相关拟合较好的参数进行筛选,建立了水稻成熟籽粒粗蛋白含量(GCPC)和直链淀粉含量(GAC)监测模型,运用独立观测数据对模型进行检验,其预测值与实测值的精确度为0.393-0.683,准确度为0.708-0.923,RMSE值为8.706%-11.296%。表明模型预测值与实测值之间具有较高的符合度,对水稻籽粒粗蛋白质和直链淀粉含量具有较好的预测性。  相似文献   
127.
毛竹林光谱特征及其与典型植被光谱差异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毛竹光谱特征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光谱曲线和一阶导数曲线进行分析,探明了不同季节毛竹林的光谱特征及其与典型树种的光谱差异,为毛竹林的遥感监测提供了理论依据。研究结果表明:1)毛竹光谱曲线在可见光波段出现1个反射峰和1个吸收谷,这2个峰的对应波长分别为556和680 nm, 近红外波段的反射率明显增大。2)大年毛竹林春季和夏季的一阶导数曲线的红边波段呈“双峰”,秋季和冬季呈“单峰”,夏季的红边位于700 nm,其他季节红边位于718 nm;小年毛竹林秋季的一阶导数曲线的红边波段呈“双峰”,冬季呈“单峰”,红边均位于718 nm;不同季节毛竹林红边振幅大小依次为:春季夏季冬季秋季。3)毛竹林与其他典型植被在500~600、660~680、700~900 nm 等波段的反射率差异明显,可作为遥感监测的最佳波段,并且“绿峰”、“红谷”、红边位置、红边振幅以及红边波段的“峰型”等特征可作为毛竹林遥感识别的主要参数,监测最佳季节是春季,其次为秋季。   相似文献   
128.
闽东滨海湿地景观分类体系与格局特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闽东沿海地区1993、2001、2010年遥感图像为分析对象,用3S技术和景观生态学方法将其湿地景观分为7类,并用景观格局指数分析该湿地3个不同时期的空间格局特征和变化规律。结果表明:水域景观在斑块面积和比例上占优势地位,形状稳定且连通性最好,为研究区域的基质景观;养殖场、建筑用地和农田在斑块面积、数量、密度上均有增长,水域、人工库塘、其他非湿地景观和潮间裸滩则呈下降趋势;建筑用地景观形状最为复杂,人工库塘的分离度和破碎化程度最大,潮间裸滩次之,且在相应指数上均高于同时期其他自然湿地景观,受到人为干扰最为强烈。  相似文献   
129.
无机热控涂层是航天器常用的一类热控涂层。文章采用上海硅酸盐研究所研制的真空-紫外辐照装置,选用合适的加速倍率,对国内几种常用的热控涂层进行了10000ESH以上的辐照试验,原位测量了各阶段试验样品的太阳吸收比,获得了这些热控涂层的太阳吸收比变化曲线,验证了热控涂层的“漂白效应”。相关研究结果可以为热控制专家进行热设计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0.
文章分析了柴河林业局森林资源现状及其特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