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篇
  免费   0篇
农学   15篇
综合类   12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5篇
  2008年   8篇
  200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1 毫秒
21.
植物对氮素吸收利用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1,自引:2,他引:19  
吴巍  赵军 《中国农学通报》2010,26(13):75-78
摘要: 本文对近年来植物对氮素吸收的研究进展进行了详细的阐述,从氮素对植物生长发育的影响、植物对氮素利用的生理机制和分子机制三个方面进行了总结,旨在为植物营养育种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从而实现提高植物氮素利用效率的目的。  相似文献   
22.
不同尿素施肥水平对北方混播草坪中土壤各形态氮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的目的是为了研究北京地区冷季型草坪合理的施肥制度,了解尿素施用对混播草坪土壤中各形态氮的影响。通过土壤渗滤水采集装置试验,研究尿素施用对草地早熟禾和高羊茅的混播草坪的生长情况和对土壤当中各形态氮素含量的影响。尿素施用共分为,低氮(年施氮量为10g m-2,相当于尿素 25g m-2)、中氮(年施氮量为25g m-2,相当于尿素62.5g m-2)、高氮(年施氮量为40g m-2,相当于尿素100g m-2)三个施肥水平。各处理中的尿素分别在春季和秋季平均施用。结果表明: 本试验中最佳施肥量是:年施尿素62.5g m-2(相当于氮量为25g m-2),在该水平下,草坪草能迅速吸收氮素,促进草坪植物生长; 试验还得出,施用尿素的水平与实验后土壤中全氮、铵态氮、硝态氮和碱解氮含量并不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23.
在塑料大棚栽培条件下,研究了氮、钾肥配施对藤三七叶片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氮、钾肥配施能显著促进藤三七的生长发育,提高叶片产量,改善叶片品质。在适量范围内随着氮、钾肥施用量的增加,叶片鲜产量、可溶性蛋白质、还原糖、Vc的含量明显提高。当施氮量达到7.75 kg/100m2以上时,产量和品质呈下降趋势,叶片的硝酸盐含量与氮肥施量呈正相关。在不同氮素水平下,配施钾肥可提高叶片可溶性蛋白、还原性糖、Vc的含量,并能显著降低硝酸盐的含量。本试验条件下,菜用藤三七优质、高产的氮、钾肥最佳配施方案为N 5.75 kg/100m2, K2O 3.90 kg/100m2。  相似文献   
24.
对氮效率表现差异显著的3个玉米自交系幼苗采用不同光强和氮浓度处理,比较根冠比、生物产量、硝酸还原酶和谷氨酰胺合成酶的响应差异.结果表明:不同氮效率自交系对不同氮浓度与光照强度处理的响应存在显著差异;氮低效材料在低光低氮条件下的生物产量表现比氮高效材料好,在高光高氮条件下时生物产量表现比氮高效差;氮高效材料随着氮浓度增加比氮低效材料更能保持根的发达性,发达的根系是氮高效的保证.不同氮效率自交系生物产量、硝酸还原酶和谷氨酰胺合成酶光氮最佳耦合点的值不同,氮低效自交系出现光氮最佳耦合点时所需要的氮浓度(或光强)要比氮高效自交系低.因此,玉米基因型氮效率的发挥不但需要适宜的供氮水平,还需要合适的光照强度.  相似文献   
25.
氮素对大蒜产量影响和氮素供应目标值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地方品种金乡白皮蒜为试材,设6个施肥处理5个氮素水平,研究了氮素对大蒜产量的影响以及该条件下土壤氮素平衡等。结果表明:随着氮肥用量的增加大蒜的产量随之增加,MN1~MN4处理大蒜分别增产25.4%~40.2%。施氮240kg/hm2的MN3处理为该试验条件下的适宜用量。在大蒜整个生育期,土壤有机氮表观矿化量为N 134.5kg/hm2、有机肥净矿化量为N 34.2kg/hm2。大蒜在苗期、鳞芽花芽分化及蒜薹伸长期、鳞茎膨大期氮素的供应目标值应为N 158.6、128.0、211.6kg/hm2。随着氮肥用量的增加氮素的损失增加,MN1~MN4处理分别损失32.0%~40.4%。单位氮素投入所获得的收益随着氮肥施用量的增加逐渐减少,MN1~M4处理每投资1元钱的氮肥分别可获得97、67、51、35元的收益。大蒜施肥在注重产量的同时,也应兼顾环境和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26.
 以6个抗倒伏性有一定差异的中籼稻品种为材料,设置了3个氮肥水平、3个栽插密度,分别测定了各处理下的茎秆力学特性,分析了氮肥用量和栽插密度对水稻茎秆力学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同等密度下,随着施氮量的增加,弯曲应力,株高,基节弯矩,都逐渐增大;而倒伏指数先降低再升高,即中肥区倒伏指数最小,倒伏的可能性最小。在同一施氮水平下,随着栽插密度的减小,基节弯矩,断面模数和倒伏指数先减小后增大,弯曲应力先增大后减小,而折断弯矩却明显增高。即在适宜的施肥水平下,栽插不宜过稀也不宜过密。高肥水平下稀植,低肥水平下密植,都有可能降低倒伏指数。稀植条件下,基节折断弯矩的变化单靠构成茎秆材料的数量来实现;密植条件下,基节折断弯矩的变化是通过断面模数和弯曲应力两因素共同实现的。实际生产中,施氮量既不能过高,也不能过低,而且不同类型的品种,对施氮量和栽插密度的要求有所不同。改进现有高产品种茎秆的质地可能是进一步提高水稻抗倒性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27.
通过对儋州地区,林分结构相近、立地条件相似、抚管措施相同、林龄不同(2a~28a)的橡胶无性系PR107的生物量和分配格局、生产力、氮素积累与固定、氮素归还、凋落物及氮素利用效率进行比较研究,发现它们之间存在较明显的差别,并表现出不同的养分生物学特性。试验结果表明:(1)橡胶树不同器官氮素含量高低顺序为:叶>树枝>树根>树皮>树干>胶乳,而积累量和分配格局则为:树干>树枝>树叶>树皮>树根>胶乳。在橡胶树28a生长周期中,养分积累总量可达5639.12kg/hm2,其中氮素约为1606.13kg/hm2,占28.48%。(2)随着树龄的增长,橡胶树枯落物量和由此向土壤归还的氮素总量也逐年增加,氮素归还率也逐年增加。据测定,不同树龄橡胶树每年枯落物总量约为0.295~11.08t/hm2,由枯落物向土壤归还的养分总量达13.44~431.4kg/hm2.a,其中氮约为5.28~162.62kg/hm2。(3)橡胶树体对氮素的利用效率基本上随着树龄的增加逐渐降低,各器官对氮素的利用效率大小顺序为:树干>树皮>胶乳>树枝>树根>树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