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22篇
  免费   58篇
  国内免费   235篇
林业   54篇
农学   383篇
基础科学   28篇
  174篇
综合类   813篇
农作物   326篇
水产渔业   13篇
畜牧兽医   84篇
园艺   72篇
植物保护   68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36篇
  2022年   61篇
  2021年   75篇
  2020年   65篇
  2019年   77篇
  2018年   53篇
  2017年   61篇
  2016年   99篇
  2015年   84篇
  2014年   113篇
  2013年   117篇
  2012年   121篇
  2011年   154篇
  2010年   108篇
  2009年   118篇
  2008年   71篇
  2007年   76篇
  2006年   70篇
  2005年   61篇
  2004年   43篇
  2003年   27篇
  2002年   30篇
  2001年   32篇
  2000年   27篇
  1999年   18篇
  1998年   25篇
  1997年   21篇
  1996年   29篇
  1995年   16篇
  1994年   21篇
  1993年   16篇
  1992年   18篇
  1991年   9篇
  1990年   9篇
  1989年   11篇
  1988年   12篇
  1987年   7篇
  1986年   5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3篇
  1979年   4篇
  1978年   2篇
  197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9 毫秒
11.
采用206最优回归设计方案,研究了不同密度和播期对遵糯4号鲜穗数的影响。结果表明:在试验设置的密度和播期范围内,随二因素升高,鲜穗数先升后降。综合考虑,密度在55 500~64 500株/hm2、播期在4月12—18日水平区间内,有利于遵糯4号鲜穗数的提高。  相似文献   
12.
播期对冀西北坝上农牧交错区青贮玉米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确定冀西北坝上地区青贮玉米(Zea maysL.)适宜的播种日期,本研究以青贮玉米‘德美亚1号’、‘院军1号’、‘巡天3号’、‘德美亚2号’4个品种为材料,设置S1(5月2日)、S2(5月7日)、S3(5月12日)3个播期,开展播期试验,探究3个播期下青贮玉米的株高、茎粗、叶面积指数、叶绿素含量等农艺性状及产量、品质的差异。结果表明:‘德美亚1号’株型适中、适合密植、生育期短,在5月7日播种,株高、茎粗最高,为208.95 cm,2.67 cm,叶面积指数为3.93,干草产量可达17.53 t·hm-2,相对饲用价值最高达159.7,草品质达国标二级;‘德美亚2号’秆矮、早熟、抗逆性好,在5月7日种植产量为17.24 t·hm-2,相对饲用价值达205.9,草品质达国标一级;‘院军1号’、‘巡天3号’含水量过高,不适宜制作青贮玉米。综上,‘德美亚1号’为最适宜在冀西北坝上农牧交错区种植的青贮玉米品种,播种期为5月7日。  相似文献   
13.
基于标记的极半径极值红枣形状识别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形状是分级的最重要参数之一,本文采用标记法对红枣形状进行了识别。通过图像预处理获取红枣二值图像,通过边界追踪获取目标边界笛卡尔坐标,并将其转化为极坐标,对目标图像进行缩放旋转使均值圆成为基线,切割的4部分边界曲线能完整表达。对边界曲线进行多项式拟合,获取极值点坐标,将其映射回被拟合曲线上,获取对应极值点坐标。若两极小极半径差值大于阈值,则红枣畸形;若两极大极半径附近区域极半径过渡平缓,判红枣为规整,否则为较规整。取53粒红枣进行检测,其中16粒畸形,17粒较规整,20粒规整。检测结果表明:畸形枣识别准确率达100%,较规整枣的识别准确率94%,规整枣识别准确率95%,可基本满足红枣分级系统精度的要求。  相似文献   
14.
播期对花生光合性能与产量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以青花5号花生品种为材料,在田间地膜覆盖栽培条件下,系统研究了不同播期对花生光合性能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播期对花生功能叶片光合性能和产量均有显著影响,叶面积系数、叶绿素SPAD值、净光合速率、产量均以4月30日和5月10日播种的较高,过早和过晚播种均不利于功能叶片光合性能和产量的提高。研究认为,在本试验条件下,5月上旬是花生获得高产的最佳播期。  相似文献   
15.
16.
采用单因素随机区组设计,研究了不同播期大豆在苗期、开花期、结荚期、鼓粒期、成熟期的根瘤及地上部形态特征变化.结果表明,随着播期的推迟,根瘤数逐渐减少;苗期主根根瘤数多于侧根发生根瘤数,从开花期开始侧根根瘤数明显多于主根根瘤数;苗期主要发生小根瘤,从开花期开始大根瘤数明显多于小根瘤数.随着播期的推迟,株高、茎粗、主茎出叶数、分枝数、豆荚数均呈下降趋势.  相似文献   
17.
为充分保证种子烘干质量和发芽率,避免种子烘干效率低、人为操作失误等问题,采用研华ADAM4000系列数据采集模块,设计了基于组态王6.53的玉米果穗烘干监控系统,实现了对影响玉米果穗烘干质量的温度、压力数据的采集、处理和监控。在工控机上使用组态王实现了对数据分析处理、故障报警等功能,为提高果穗烘干质量提供了技术保障。应用情况表明,系统运行稳定可靠,人机界面友好,能够满足监控系统实时性、可靠性的要求。  相似文献   
18.
The study investigated the cultivars of non‐obligatorily requiring vernalization plant Festulolium braunii and assessed the influence of non‐hardy reproductive and hardy vegetative structures on overwintering effect. The study was conducted taking into account systemic relations between these types of structures. The results show the cultivars differ according to the percentage of headed and overwintered plants, when the cultivars with the most abundant heading – ‘Felopa’ and ‘Sulino’ – are also better at overwintering. The positive correlation between heading and overwintering characteristics was also observed, what seemed to be a rather new finding. It can be explained by systemic effect: non‐hardy later reproductive structures induce the post‐generative regrowth of vegetative shoots, which during shorter days halt development and become potentially hardy. More detailed interpretation is also provided including discussion of causal mechanisms of the detected phenomenon. The authors suppose that these mechanisms constitute a survival strategy for such perennial plants. The observed late heading which represents reproductive structures could be applied in plant breeding as a marker of winter‐hardiness among perennial grass plants which non‐obligatorily demand vernalization.  相似文献   
19.
调整玉米播期对玉米粗缩病控制作用研究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罩笼接虫和自然开放式状态下试验 ,对不同播期的玉米粗缩病病情进行了比较 ,明确了玉米敏感叶龄为可见叶 9叶以下 ,展开叶为 6叶以下。研究证实 ,将田间灰飞虱转移迁入高峰期与玉米敏感叶龄期错开 ,可以减轻玉米粗缩病的发病 ,春玉米播期 4月 10~ 15日 ,夏玉米在 6月 10~ 15日 ,能显著控制玉米粗缩病的危害。  相似文献   
20.
播期对油菜"两优586"生育、产量及抗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研究了播期对油菜"两优586"生育、产量及抗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江西宜春,"两优586"的最佳播期为10月8日,适宜播期为10月1日~10月15日,产量可达1792.50~1929.75kg/hm2,生育期适中(190d左右),单株有效角果数较多,为345个左右,且抗性较强,发病率低于15%,倒伏率低于1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