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24篇
  免费   40篇
  国内免费   45篇
林业   198篇
农学   68篇
基础科学   26篇
  37篇
综合类   399篇
农作物   29篇
水产渔业   7篇
畜牧兽医   68篇
园艺   53篇
植物保护   24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4篇
  2022年   26篇
  2021年   31篇
  2020年   29篇
  2019年   37篇
  2018年   19篇
  2017年   30篇
  2016年   32篇
  2015年   39篇
  2014年   40篇
  2013年   38篇
  2012年   70篇
  2011年   73篇
  2010年   47篇
  2009年   46篇
  2008年   45篇
  2007年   38篇
  2006年   26篇
  2005年   20篇
  2004年   21篇
  2003年   18篇
  2002年   15篇
  2001年   19篇
  2000年   24篇
  1999年   17篇
  1998年   15篇
  1997年   11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10篇
  1994年   11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9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3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篇
  196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0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2 毫秒
21.
本研究旨在对葡萄枝叶青贮饲料中天然附着优势乳酸菌进行分离培养和鉴定,为葡萄枝叶资源的饲料化利用提供可靠的乳酸菌资源。利用分子生物学鉴定法(16S rDNA序列分析)与传统的微生物鉴定法对分离出的乳酸菌进行鉴定,最终得到5株乳酸菌菌株,其中Q1菌株鉴定为肠膜明串珠菌(Leuconostoc mesenterica),Q2和Q5菌株鉴定为屎肠球菌(Enterococcus faecium),Q3菌株鉴定为铅黄色肠球菌(Enterococcus casseliflavus),Q4菌株鉴定为海氏肠球菌(Enterococcus hirae)。所筛选出的乳酸菌除L.mesenterica在pH为9时不能生长,其余菌株均能在pH 3~9,4℃~45℃,3%和6.5% NaCl浓度环境下生长;其中E.hirae菌株在培养至24 h后其菌液pH可达到4.11,OD值为1.42,表现出最强的生长及产酸能力。  相似文献   
22.
The relationship of branch cross sectional area (CS) to leaf biomass (LM) and leaf area (LA) was studied in three agroforestry tree species,Calliandra calothyrsus Maissn.,Erythrina berteroana Urban andErythrina poeppigiana (Walpers) O.F. Cook, to develop a non-destructive method for the estimation of LM and LA for trees managed with periodic pruning. Variation in these relationships was observed according to the bifurcation level and, in theErythrina spp., by clone. All the relationships were linear except the CS-LM relation in small branches ofE. poeppigiana, where it was initially exponential. At main branch level the relationship of CS to LM and LA was linear in all cases but the regression parameter values varied between species and clones, with determination coefficient (R2) 0.88–0.99. It was concluded that the ratio of main branch CS to LM and LA can be used for non-destructive estimation of the latter variables. The method has the additional benefit that the regression parameter value reflects the allocation of dry matter within a tree and, consequently, may give indications about its possible uses in different agroforestry systems.Work carried out at the Centro Agronómico Tropical de Investigación y Enseñanza (CATIE), Turrialba, Costa Rica.  相似文献   
23.
红皮云杉嫩枝扦插繁殖技术的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本文描述了红皮云杉嫩枝扦插繁殖技术。通过试验筛选出1种适合于红皮云杉嫩枝扦插的基质(插壤),2种使生根率达98%且根系发育良好的生根剂。同时,提出了把握扦播时机,合理运用生根剂浓度及处理时间的方法和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24.
纤维增强定向成型材强化结构设计计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纤维增强定向成型材是国内外人造板研究发展的一项创新,是一种可替代天然林木的复合材料.本文利用复合材料强度设计的方法,对其强化结构进行了设计计算,建立了纤维增强定向成型材强化结构模型.  相似文献   
25.
微红梢斑螟危害枝梢的空间分布型及抽样技术研究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采用2种回归分析法和6种聚集指标,对微红梢斑螟危害梢在马尾松林中的分布进行了研究。结果为聚集分布,在此基础上,利用Iwao的方法进行了序贯抽样。  相似文献   
26.
中间锦鸡儿硬枝扦插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中间锦鸡儿为材料进行了硬枝扦插试验,在珍珠岩和粗沙2种不同的基质上进行扦插,分别采用不同浓度的吲哚丁酸(IBA)、奈乙酸(NAA)、ABT1#、ABT2#生根粉进行处理。试验表明:粗沙硬枝扦插较为理想,平均生根率较珍珠岩提高14.1%;不同激素种类对中间锦鸡儿硬枝插穗生根情况影响极显著,珍珠岩基质上扦插,以ABT1#100 ppm和200 ppm生根效果最佳;粗沙基质上扦插,处理浓度以IBA 1000 ppm、ABT1#500 ppm、ABT2#500 ppm对中间锦鸡儿硬枝扦插生根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27.
小型枝桠削片机的结构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小型枝桠削片机主要用于伐区加工直径为60~80 mm的枝桠,要求其体积小、结构简单、移动方便和易于操纵,因此在结构设计上有其特殊性.在分析其结构特点的基础上,找出影响木片加工质量的因素,提出改进建议,以利于产品的设计和改进.  相似文献   
28.
采用两种不同插穗进行山杨优树嫩枝扦插对比试验,结果表明:取自根蘖条的幼化型插穗同自树冠的插穗相比,在相同条件下,生根率,新根最大长度,扦插苗成活率均有显著提高,进一步用木段促萌,生产幼化型插穗的方法也取得了成功,从而总结了出一套较为简便经济的山杨优树无性繁殖技术。  相似文献   
29.
杉木枯死枝、叶有在树上宿存多年的特性。江西分宜大岗山地区一立地指数 14 ,林龄 13a ,保留密度 2 60 0株·hm- 2 的 1代林 ,树上宿存枯死枝、叶总量达 4 10 8 0kg·hm- 2 ,相当枯枝落叶层生物量的 3 5 4 %。树上宿存枯死枝、叶在冠层的分解速度 ,与置于枯枝落叶层的分解速度的测定结果表明 ,后者比前者快得多。说明在杉木林生长急需养分的速生期和杆材期 ,将树上宿存枯死枝、叶适时地打落于地表 ,使其在枯枝落叶层分解 ,与挂在冠层上的分解相比 ,对林木营养作用不同 ,前者比后者能及时、更多地提供养分。树上宿存枯死枝、叶在林冠下部由低到高呈 4层分布。鉴于各层死亡时间不同 ,经受的分解时间和雨水淋溶的强度也相异 ,其在树冠上的分解速度是分层测定的 ,上下层差异较大。在枯枝落叶层的分解速度也分层测定 ,上下层的差异较小。在枯枝落叶层分解时 ,本实验 1年间枝的各层分解量之和是树冠上分解时的近 2 3倍 ,叶为 5 4倍。在枯枝落叶层分解时 ,1年间各层枝、叶 ,营养元素归还量之和是树冠上分解时的 3 5倍。速生、杆材期 ,适时地将树上宿存枯死枝、叶打落于地表 ,对连栽杉木林长期生产力的保持更是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30.
本文主要论述电力远程自动集中抄表系统的构成、特点以及系统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