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52篇
  免费   32篇
  国内免费   26篇
林业   12篇
农学   37篇
基础科学   1篇
  36篇
综合类   360篇
农作物   31篇
水产渔业   57篇
畜牧兽医   77篇
园艺   12篇
植物保护   87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2篇
  2021年   12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14篇
  2017年   19篇
  2016年   36篇
  2015年   28篇
  2014年   26篇
  2013年   32篇
  2012年   62篇
  2011年   61篇
  2010年   51篇
  2009年   54篇
  2008年   47篇
  2007年   44篇
  2006年   48篇
  2005年   32篇
  2004年   24篇
  2003年   25篇
  2002年   13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12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渔药多以拌料或直接投入水体的方式给药,药物经动物排泄最终进入土壤和表层水体中,造成药物在表层水体等环境中残留,药物在环境中残留将诱导环境细菌产生耐药性,而且耐药性可能通过食物链、环境或动物和人直接接触进行传递。为了解恩诺沙星在池塘水体中残留对水生细菌的影响,采用琼脂稀释法对水生细菌进行了抗菌药物敏感性试验。结果表明,恩诺沙星诱导水生细菌产生耐药性的最低浓度选择为8μg/mL。  相似文献   
92.
NJ-18是从油菜田土壤中分离筛选获得的一株具有抗真菌活性的细菌,本研究从形态和生理生化特征及16S rDNA序列分析,鉴定NJ-18菌株为枯草芽孢杆菌。经平板对峙试验表明,NJ-18发酵液对Sclerotinia sclerotiorum、Rhizoctonia solani、 Fusarium moniliforme、Magnaporthe grisea、F. graminearum、R. cerealis、 Alternaria solani、Botrytis cinerea and Fusarium oxysporum等九种植物病原真菌菌丝生长都具有良好的广谱抑菌活性;盆栽植株试验表明,NJ-18发酵液对小麦白粉病具有很好的保护和治疗作用,发酵原液的保护和治疗作用效果分别高达到96.1%和88.2%,发酵液稀释200倍后处理,对小麦白粉病的保护和治疗作用效果分别达到58.8%和51.4%。  相似文献   
93.
解磷细菌的筛选及对植物病原真菌的拮抗作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从菜地耕层土壤中分离筛选出9株对卵磷脂有不同降解能力的解磷细菌(PSB),测定其在有机磷同体培养基上的溶磷圈直径(D)和菌落直径(d),以D/d>4.5为标准对初筛获得的PSB进一步复筛,获得一株高效有机解磷细菌PY3,在有机磷液体培养基中对卵磷脂的降解率为28%.对PY3进行了生理生化特性的分析,综合菌体形态、菌落特征和生理生化特性,初步鉴定PY3为类芽孢杆菌属(Paenibacillus).对PY3与供试的8株植物病原真菌进行平板对峙试验,结果显示,PY3对串珠镰孢菌(Fusarium moniliforme)等3株病原真菌有不同程度的拮抗作用.  相似文献   
94.
采用有机溶剂萃取、温室盆栽试验以及离体叶组织病理学染色技术,测定拮抗细菌C27发酵液不同组分对小麦白粉病菌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桔抗细菌C27产生的拮抗物质对小麦白粉病的防效达69.89%.对小麦白粉病菌的孢子萌发、附着胞的形成及吸器原体的形成均无抑制作用,但可明显提高附着胞的畸形率.抑制指状吸器的发育,降低入侵率.分析认为拮抗细菌C27严生的拈抗物质在降低小麦白粉痛的初始菌源数量和控制小麦白粉病的流行危害中将会发挥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95.
海洋细菌L1-9是一株对多种植物病原真菌有强抑制作用并能产生蛋白酶、纤维素酶等细胞壁降解酶的优良菌株.采用比色法对该菌株产生蛋白酶的最适培养基和发酵条件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该菌株产蛋白酶的最佳培养基为豆饼粉2.00%、麸皮3.00%、玉米粉4.00%、Na2HPO4·12H2O 0.40%、KH2PO4 0.03%、CaCl2 0.10%、NaCO3·10H2O 0.10%;最适发酵条件为500mL三角瓶装液量70mL,接种量5%,培养基起始pH值6.0或9.0,转速190 r·min-1,温度25℃,发酵时间42h.  相似文献   
96.
[目的]优化生防菌菌株A的培养条件与液体发酵工艺。[方法]采用均匀试验设计方法、回归分析方法和分批补料发酵工艺,研究生防菌菌株A的培养条件与液体发酵工艺的优化。[结果]结果表明,适合菌株A摇瓶培养的最佳条件为:培养温度35℃,摇瓶装量12%,接种量3.0%,初始pH值7.2。20L发酵罐分批补料发酵参数为:种子培养基为YDC培养基,培养时间24h,接种量3.0%;发酵培养基:葡萄糖1.0%,酵母膏1.0%,CaCO3 1.0%,pH值7.2;流加培养基:葡萄糖1.5%,酵母膏0.5%,制成混合液一起流加,发酵8h开始流加;发酵周期(34±2)h,在以上发酵条件下,发酵液芽孢浓度达(3.410±0.151)×10^9cfu/ml。[结论]该试验条件下所获得发酵液芽孢数浓度较高,可用于进一步制备生防菌剂。  相似文献   
97.
生防菌bio-2菌株对家禽病原菌的抑制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纸片药敏试验法,分别测定了不同稀释度生防菌bio-2菌株无菌滤液对分离自家禽的大肠杆菌、沙门氏菌和葡萄球菌等3种病原菌的抑菌作用。结果表明,生防菌bio-2菌株无菌滤液原液、1∶2、1∶4、1∶8、1∶16和1∶32倍稀释液对沙门氏菌、大肠杆菌和葡萄球菌均具有很好的抑菌作用,其中对沙门氏菌的抑菌效果最好(抑菌圈直径17.67~23.78 mm),对葡萄球菌的抑制效果次之(抑菌圈直径14.90~19.73 mm),对大肠杆菌的抑菌效果稍差(抑菌圈直径11.64~16.72 mm)。  相似文献   
98.
混菌固态发酵饲料对生长育肥猪生产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选用体质量为(20.68±0.82) kg左右的杜长大三元杂交仔猪120头进行试验,研究饲粮中添加混菌固态发酵饲料替代部分豆粕对生长育肥猪生长性能的影响.采用单因子完全随机设计,试验猪随机分成4个组,第一组为豆粕对照组;第二组为2.5%混菌固态发酵饲料替代组;第三组为5%混菌固态发酵饲料替代组;第四组为7.5%混菌固态发酵饲料替代组.试验猪体质量达到100 kg时屠宰,测定胴体性状和血清生化指标.与对照组相比较,各试验组的平均日采食量均差异不显著(P>0.05),但饲料转化率均有所提高,并缩短了育肥时间,其中第三组达到显著水平(P<0.05);与对照组相比,各试验组的平均日增体质量均有所增加,而第三组和第四组达到显著水平(P<0.05);猪的腹泻率比对照组显著降低 (P<0.05);饲喂混菌固态发酵饲料虽然不显著影响育肥猪的胴体质量、瘦肉率、肌内脂肪、滴水损失和pH值(P>0.05),但可显著降低背膘厚度(P<0.05)和提高其屠宰率(P<0.05).试验各组血液各生化指标与对照组差异不显著(P>0.05),但第三组甘油三酯含量显著降低(P<0.05).这些研究结果揭示,在育肥猪日粮中添加混菌固态发酵饲料可提高饲料转化率和平均日增体质量,缩短育肥时间,一定程度上改善胴体品质和健康状况.  相似文献   
99.
普施特优势降解细菌的筛选与鉴定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从普施特生产厂的污泥和长期施用普施特的土壤中筛选获得了4株能以普施特为唯一碳源生长,且对普施特具有较好降解功能的细菌(降解率均在80%以上)。对其进行形态特征、生理生化及16SrDNA序列分析。结果表明,zx2和zx7为芽孢杆菌属(Bacillussp).,zx5是产碱杆菌科(Alcaligenaceae bacterium)细菌,zx6是无色杆菌属(Achromobacter sp.)。  相似文献   
100.
深海芽孢杆菌B1394的鉴定及其产蛋白酶酶学性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深3 200-3 600 m的南海海底沉积物中分离到185株深海细菌,从中筛选到1株产蛋白酶活力较强的菌株B1394,酶活高达873 U/mL.采用16S rDNA分子生物学鉴定,结合细菌常规鉴定方法鉴定其为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对其粗酶性质进行研究发现:最适酶活温度60℃,最适pH 8.0,在低温30℃和40℃下也具有较高的酶活性,40-60℃热稳定性较好,显示出部分嗜热酶特性;Mn2+、Mg2+、ca2+对该蛋白酶有激活作用,Hg2+、Fe3+、Cu2+、Zn2+、Fe2+对该蛋白酶有抑制作用;PMSF几乎完全抑制蛋白酶活性,推断为丝氨酸蛋白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