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6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3篇
林业   39篇
农学   7篇
综合类   56篇
农作物   2篇
水产渔业   1篇
畜牧兽医   2篇
园艺   9篇
植物保护   6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14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3篇
  1997年   3篇
  1993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对喜树播种苗采用6种移植密度(株行距分别为10 cm×10 cm、10 cm×15 cm、15 cm×15 cm、15 cm×20 cm、20 cm×20 cm、20 cm×25 cm)进行幼苗生长对比试验,结果表明:喜树播种苗移植密度以株行距15 cm×15 cm最适宜,1年生幼苗平均地径达1.14 cm,平均苗高达109.5 cm,主根平均长度达30.1 cm,5 cmⅠ级侧根平均条数达28.7条,合格苗率达33.4%,合格苗产量8.91万株·hm-2。  相似文献   
82.
为了探讨盐胁迫对香蕉水通道蛋白质基因(Ma AQP1)转基因拟南芥幼苗的生长及抗逆性生理指标的影响,以Ma AQP1转基因拟南芥为研究对象,研究不同盐(Na Cl)浓度(0 mmol/L、50 mmol/L、100 mmol/L、150mmol/L)处理下转基因拟南芥的表型及生理指标变化。结果显示:(1)经过盐胁迫后,野生型和转基因株系钾离子(K+)浓度降低,钠离子(Na+)浓度升高,而转基因株系K+和Na+浓度均明显低于野生型株系,同时,转基因株系具有较高的K+/Na+;(2)随着盐胁迫浓度的增加,野生型和转基因株系中电导率、丙二醛含量、脯氨酸含量及过氧化氢酶活性均逐渐升高,当盐胁迫浓度达到150 mmol/L时4个指标均达到高峰,其中,转基因株系中的电导率、脯氨酸含量及过氧化氢酶活性均比野生型的高,而丙二醛含量比野生型的低;(3)随着盐胁迫浓度的增加,野生型株系幼苗的根长缩短程度大于转基因株系,同时,转基因株系的根毛要远多于野生型。表明Ma AQP1能够提高转基因拟南芥的耐盐性。  相似文献   
83.
喜树茎段不定芽的诱导及再生系统的建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选用1年生喜树带芽茎段为外植体,筛选出了喜树最佳诱导培养基为MS NAA0.05mg/L 6-BA1.0mg/L.诱导率为92%;芽增殖的最佳培养基是MS NAA0.1~0.5mg/L BA1.0mg/L.分化频率为82%~87%;壮茁培养基为MS NAA0.05mg/L BA0.3mg/L;最佳生根培养基为1/2MS NAA0.1mg/L IBA1.0mg/L.生根率为95%。初步建立了喜树无性微繁再生系统,并对喜树外植体选择及最佳生根条件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84.
利用农杆菌介导法将与植物纤维素合成有关的纤维素合成酶基因导入喜树体内,并对影响遗传转化效率的几个因子进行了研究,建立了有效的喜树遗传转化体系。采用预培养的外植体在OD600(0.5)的农杆菌菌液中侵染10分钟,外植体与农杆菌侵染后在再生培养基上与农杆菌共培养三天,然后转入筛选培养基,获得了最佳的转化效率。Southern杂交结果证明UGPase基因已经整合到喜树的基因组中。在最佳的转化条件下获得了 6%的转化效率。这个转化系统对于利用遗传转化对喜树进行遗传改良是非常有意义的。  相似文献   
85.
86.
介绍了路南海菜花的生长环境、生态学特征、生物学特征和资源价值,并对这一珍稀物种更加合理地保护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87.
为了测定微量喜树(Camptotheca acuminata Decne)样品中的喜树碱含量,建立了HPLC—荧光检测测定方法(采用Luna C18色谱柱(250 mm×4.6 mm,5μm),以乙腈∶水(体积比4∶6)为流动相,流速1.0 mL.min-1,荧光检测器激发波长380 nm,发射波长553 nm)。结果表明:喜树碱质量浓度在20~800μg.L-1范围内,与峰面积呈现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 6,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8.41%,峰面积的相对标准偏差1.88%。这一方法仅需2 mg干质量植物样品即可实现对喜树碱含量的测定,且操作简单、重复性好、结果精确可靠,为微量植物材料中喜树碱含量的测定提供了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88.
[目的]优选喜树果中喜树碱及10-羟基喜树碱的超声提取工艺。[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测定喜树果中喜树碱及10-羟基喜树碱的含量,并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采用L9(34)正交试验确定最佳提取条件。[结果]喜树碱最佳提取条件为:甲醇浓度70%,料液比1∶30(g/ml),提取温度60℃,提取时间25 min;10-羟基喜树碱的最佳提取条件为甲醇浓度60%,料液比1∶30(g/ml),提取温度60℃,提取时间20 min。验证试验表明,喜树碱及10-羟基喜树碱的平均提取率分别为0.719‰和0.238‰,RSD分别为1.99%和1.79%。[结论]该工艺稳定可行,优选出了喜树果中喜树碱及10-羟基喜树碱的超声提取工艺。  相似文献   
89.
云南几大湖泊海菜花营养成分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朱静  杨亚维  郭爱伟  龚婷婷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24):12952-12953
采用常规分析法测定了云南省部分湖泊中海菜花(Ottelia acuminata)的主要营养成分。结果表明,海菜花的蛋白质含量与普通豆类植物相当,粗蛋白含量较低,钙、磷含量较高,粗纤维含量中等;其全株营养成分总体效价较花茎高。 更多还原  相似文献   
90.
采用定点监测、分级调查法对云南河口1.2万hm2香蕉受褐足角胸叶甲(Basilepta fulvipes Motschulsky)的危害情况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褐足角胸叶甲发生、危害每年有3次以上的高峰期分别为4~5、7~8月和10月、12月至翌年3月为发生、危害的最低期;东部褐足角胸叶甲发生、危害最重,其次是西部及中南部;海拔高度和气候与褐足角胸叶甲的发生危害关系密切,海拔越高,危害率、危害指数越低,雨热同季、高温高湿比较有利于种群繁殖与发生危害。防治试验初步结果表明,参试的3种杀虫剂均有较好的防治效果,其中45%的马拉硫磷(跳丙)乳油1 000倍较好,在抽蕾初期防治可取得较好的防治效果,后期则效果降低或无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