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14篇
  免费   17篇
  国内免费   34篇
林业   69篇
农学   38篇
基础科学   3篇
  13篇
综合类   174篇
农作物   143篇
水产渔业   1篇
畜牧兽医   10篇
园艺   11篇
植物保护   3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3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32篇
  2015年   21篇
  2014年   35篇
  2013年   15篇
  2012年   46篇
  2011年   29篇
  2010年   28篇
  2009年   23篇
  2008年   23篇
  2007年   24篇
  2006年   19篇
  2005年   20篇
  2004年   16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14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2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1篇
  196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6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81 毫秒
21.
橡胶高产综合技术开发试验十年总结报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华南热带作物研究院于1982年开始,与海南省国营卫星农场合作进行“成龄橡胶芽接树高产综合技术的开发试验”,面积128.8hm~2,历时10年。高产综合技术措施包括:(1)挖沟盖草培肥;(2)营养诊断指导合理施肥;(3)乙烯利刺激高效低频周期割胶;(4)产胶动态分析指导割胶生产。试验结果表明,几项措施产生综合效应,能较大幅度提高产量。试验10年,试区干胶产量从试验前1149kg提高到1621.5kg/hm~2,而对照区则从1104kg下降至952.5kg;试区平均年增产干胶630kg/hm~2,增产率达63.6%。该技术的应用对胶树的生长量、死皮等副性状无明显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22.
花生生产潜力与高产途径   总被引:8,自引:2,他引:6  
据估算,中熟大花生和早熟小花生最高单产可达到17.3t/hm^2和11.9t/hm^2,实际生产中,中熟大花生和早熟小花生最高单产已达到11.2t/hm^2和9.5t/hm^2。目前全球花生平均单产不到1.0t/hm^2,我国平均约3.7t/hm^2,花生生产仍有较大的增产余地。延长作物生长期、提高植株光合效率和增加光合产物向生殖体的分配比例,是花生品种改良的有效途径。适期播种、创造良好的土壤环境、选择适宜的种植方式和密度、合理调控叶面积系数、在增加总生物产量的基础上适当提高经济系数等,是目前花生高产栽培有效的措施途径。  相似文献   
23.
中国荞麦优势区域布局与发展研究   总被引:12,自引:3,他引:12  
荞麦是重要的粮食作物和药用植物资源,也中国传统的出口农产品。通过分析中国荞麦生产现状、优势与分布特点,按照荞麦优势区域布局规划原则和指导思想,进行荞麦优势区域布局研究,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提高荞麦国际市场竞争力为核心,以科技创新与推广为动力,通过品种改良、结构优化、改善品质,强化市场营销,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荞麦产业发展体系。提出通过建立荞麦出口生产基地,增加科技投入,培育龙头企业等措施促进中国荞麦产业发展。研究结果对发展中西部特色农业和主产区农民致富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4.
不同种植方式对超级稻籽粒灌浆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为探明不同种植方式下高产水稻的籽粒灌浆特性,以超级稻品种淮稻9号和III优98为材料,应用Richards方程W=A/(1+Be–Kt)1/N对旱育中苗壮秧精量手栽、小苗机插、直播3种种植方式水稻强、弱势粒的灌浆过程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1)不同种植方式下,超级稻产量差异极显著,手栽最高,机插次之,直播最低。与手栽和机插相比,直播的千粒重和结实率显著降低,而手栽和机插之间千粒重和结实率的变化因品种类型而异。(2)不同种植方式下超级稻强、弱势粒灌浆特征为明显的异步灌浆型。强势粒达到最大灌浆速率的时间(Tmax)早,最大灌浆速率(GRmax)、平均灌浆速率(GRmean)以及终极生长量(A)和起始生长势(R0)均明显大于弱势粒,而活跃灌浆期(D)和有效灌浆时间(T99)明显小于弱势粒。(3)与手栽和机插相比,直播强势粒的GRmax和GRmean显著降低,Tmax明显延迟,D、T99显著增加。弱势粒的GRmax和GRmean机插最大,手栽略小于直播,Tmax直播最早,机插次之,手栽最迟,D、T99手栽、机插、直播依次减少。(4)籽粒灌浆阶段特征方面,平均灌浆速率和贡献率均以中期最大,中期的贡献率强势粒和弱势粒分别达到60.53%和50.78%,不同种植方式间前、中、后各期在灌浆持续天数、平均灌浆速率和贡献率上的差异因粒位不同而异。(5)千粒重与强、弱势粒的GRmax、GRmean和D呈正相关,且与弱势粒的灌浆速率(GRmax和GRmean)显著相关,结实率与强、弱势粒的灌浆参数除强势粒的D外,均不显著相关。说明不同种植方式对超级稻的籽粒灌浆特性有明显影响,虽均为异步灌浆型,但其强、弱势粒的最大灌浆速率及到达最大灌浆速率的时间等灌浆特征参数均差异较大,在保持籽粒最终生长量和结实率稳定的条件下,提高籽粒的灌浆速率,特别是弱势粒的灌浆速率,对提高千粒重有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25.
以扬麦11为材料,采用全生育期田间开放式增温系统进行增温处理,研究了不同增温处理对小麦强和弱势粒淀粉合成关键酶活性的影响差异。结果表明,冬小麦强势粒中蔗糖合酶(SS)、腺苷二磷酸葡萄糖焦磷酸化酶(AGPase)和淀粉分支酶(SBE)的活性较弱势粒高,而且三者白天的活性均比夜间高。不增温条件下,整个灌浆期强势粒中SS、AGPase和SBE的活性平均分别比弱势粒高72.9%、111.4%和7.8%。全天、白天和夜间增温条件下,强势粒SS白天的活性比常温对照的高8.4%~31.2%,夜间的活性比对照高11.1%~20.3%;弱势粒SS白天的活性比对照高9.7%~20.3%之间,夜间的活性比对照高6.1%~32.0%。弱势粒中AGPase活性在不同增温处理下也显著提高,其白天的活性比对照高54.2%~124.4%,夜间的活性比CK高20.7%~99.3%。增温对SBE活性的影响较小,强势粒和弱势粒在增温条件下其白天的活性均比对照高3.9%~12.1%,夜间的活性均比对照高1.0%~7.6%。相关分析表明,AGPase和SBE的活性与千粒重之间存在极显著正相关,增温条件下AGPase和SBE的活性显著提高,尤其是弱势粒中AGPase和SBE活性的显著提高是千粒重提高的一个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26.
以石菖蒲的野生苗为种植材料,随机区组设计,采用不同密度、底肥和追肥3种措施进行栽培试验.结果表明:不同技术措施对石菖蒲生长影响差异性显著,综合生长状况、土地利用率和产量,筛选出石菖蒲较佳的丰产栽培技术措施是:A2B1C1,A2B1C2,A2B2C1和A2B2C2;单位面积产量鲜重分别为9.52,7.96,8.78,8.32 t/hm2;干重分别为2.64,2.22,2.44,2.32 t/hm2.即采用40 cm×40 cm的种植密度、单位面积施1 kg/m2农家肥或普钙作底肥,并于种植期间每60 d追施20 g/m2或50 g/m2尿素,能获得丰产.  相似文献   
27.
小白菜水培营养液配方筛选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选用6种不同的营养液配方对小白菜进行水培试验,结果表明:绿叶菜通用配方是水质硬度较大地区最适宜进行小白菜水培的营养液配方。采用该配方进行处理后,小白菜的产量、叶绿素含量显著增加。与其他配方相比,硝酸盐含量降低了6.81%~43.37%,还原糖含量最大,提高了1.512个百分点。  相似文献   
28.
辽宁省粮食作物的生产潜力和高产对策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作物产量限制因子和产量形成规律分析了辽宁省粮食作物的生产潜力.辽宁省C4作物如玉米、高梁的最高理论亩产量可达1434kg,C3作物如水稻可达1070kg.依靠政策、科学技术和物资投入是实现作物高产的保证;加强高产栽培技术配套措施的研究和推广,搞好作物品种改良是实现高产的技术途径.  相似文献   
29.
芦笋优良雄株无性系繁殖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研究结果:①PP333诱导芦笋芽苗生根的效果与嘧啶醇近似,二者的生根率分别为85.0%和86.7%;PP333诱导芽苗生根的最佳浓度为1.0mg/l;②茎切段在含PP333的培养基上诱导生根后,及时转培于无激素培养基是培养易移栽试管苗的基本技术程序;③将芦笋试管苗置5~10klx光强下闭瓶炼苗7~10天后,直接移栽于含黄绵土和细沙各50%的苗床,上覆塑料薄膜拱棚,平均移栽成活率为85%.  相似文献   
30.
施氮量对小麦强势和弱势籽粒氮素代谢及蛋白质合成的影响   总被引:23,自引:0,他引:23  
 研究了施氮量对强筋小麦强势粒和弱势粒氮素代谢和蛋白质合成的影响。结果表明:强势粒的蛋白质含量和单粒蛋白质积累量在灌浆过程中均大于弱势粒,强势粒开花后21 d前的谷氨酰胺合成酶活性和花后28 d的游离氨基酸含量显著高于弱势粒,是强势粒蛋白质积累速率快的生理原因。成熟期,同一施氮处理强势粒的清蛋白、醇溶蛋白、谷蛋白和谷蛋白大聚合体含量大于弱势粒,而球蛋白含量小于弱势粒。适量施氮,籽粒中的蛋白质含量和积累量显著增加,强势粒和弱势粒的游离氨基酸含量、可溶性蛋白质含量、谷氨酰胺合成酶活性之间的差异减小,蛋白质含量和积累量的差异亦减小;当施氮量由150 kg·ha-1增至240 kg·ha-1,弱势粒蛋白质含量增加,而强势粒蛋白质含量无显著变化;随施氮量增加,籽粒的各蛋白质组分含量呈增加趋势,不同粒位不同蛋白质组分的增幅不同,以弱势粒中谷蛋白含量和谷蛋白大聚合体含量的增幅大,说明施氮量对籽粒蛋白质和蛋白质组分含量的调控主要是通过对弱势粒的调控实现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