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2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19篇
林业   1篇
农学   8篇
基础科学   9篇
  70篇
综合类   35篇
农作物   1篇
水产渔业   1篇
畜牧兽医   9篇
园艺   1篇
植物保护   12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15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3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65 毫秒
61.
施加PAM与CMC对土壤水分入渗与蒸发特征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施加化学改良剂是改良土壤和提高农田水分有效性的重要途径,深入了解化学改良剂对土壤水分运动过程的影响是合理利用化学方法改良土壤的基础。通过开展室内土柱试验研究表施聚丙烯酰胺(PAM)和羧甲基纤维素钠(CMC)2种化学改良剂,分析不同施量的化学改良剂(PAM和CMC)对土壤水分入渗和蒸发特征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PAM和CMC施加量的增加,不同化学改良剂均降低了土壤水分入渗过程,抑制了土面蒸发过程。综合考虑不同化学改良剂的保水、抑蒸性能,施加CMC的减渗、抑蒸作用高于施用PAM,且CMC施量为0.08%的效果最佳。同等减渗、抑蒸效果下,CMC的施用量相对PAM的施用量更少。  相似文献   
62.
白术多糖促仔猪生长的内分泌机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试验旨在研究白术多糖对断奶仔猪生长性能、饲料转化率、血清酶活性和生长相关激素的影响,探讨白术多糖对断奶仔猪促生长的内分泌机理。将60头8.5 kg左右的杜长大仔猪随机分为3组,Ⅰ组(白术多糖组)饲喂含0.5%白术多糖的日粮,Ⅱ组(抗生素组)饲喂含抗生素(15%金霉素100 mg/kg+4%黄霉素50 mg/kg)的日粮,Ⅲ组(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试验期28 d,测定仔猪的生长性能、血清酶活性和与生长相关激素等指标。与对照组相比,白术多糖组仔猪的日增重、饲料转化率分别提高了20.72%(P0.05)和5.81%(P0.05);血清谷丙转氨酶(GPT)、谷草转氨酶(GOT)、碱性磷酸酶(ALP)的活性分别提高了12.11%(P0.05)7、.21%(P0.05)和14.50%(P0.05);血清生长激素(GH)、类胰岛素生长因子-I(IGF-I)、三碘甲状腺原氨酸(T3)、四碘甲状腺原氨酸(T4)和环腺苷酸(cAMP)水平分别比对照组提高了30.77%(P0.05)、52.02%(P0.05)、47.60%(P0.05)、36.70%(P0.05)和21.15%(P0.05)。白术多糖通过促进GHI、GF-I、T3、T4和cAMP的合成和分泌,影响仔猪的内分泌系统机能,实现对仔猪的促生长作用。  相似文献   
63.
PAM对潮土水分蒸发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地表蒸发引起土壤水的散失是造成作物低产的重要原因之一。PAM 是众多保水剂中一种,其具有超强的吸水和保水能力,能够抑制土壤水分的蒸发,增加土壤含水量,增强土壤持水功能,对沙质土壤水分的调控具有重要作用。本文以分布于重庆三峡库区的潮土为研究对象,研究不同剂量、不同剂型的PAM对土壤蒸发量的影响,以期为农业灌溉上PAM的推广应用提供理论依据。研究结果显示:PAM能抑制土壤水分的蒸发。对不同剂量的PAM处理,潮土累计蒸发量较对照减少2.37%~12.459%;以200mg/kg抗蒸发效果最为明显。对同分子量不同电荷密度剂型的PAM处理,冷沙黄泥累计蒸发量较对照减小7.34%~17.81%,以30%抗蒸发效果最好,对同电荷密度不同分子量剂型的PAM处理,潮土累计蒸发量分别较对照减小12.25%~18.53%;以1000万的PAM抗蒸发效果最为明显。  相似文献   
64.
秸秆改良剂对沙质土有机质和阳离子交换量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通过盆栽实验,探究秸秆、膨润土和PAM的共同作用对砂质土壤有机质和阳离子交换量的影响,寻找改良剂的最佳配方,为秸秆沙质土壤改良剂与产业化示范提供数据基础。结果表明,秸秆、膨润土和PAM共同作用显著提高了沙质土的有机质的含量、腐殖化系数以及阳离子交换量。当秸秆预产物、膨润土和PAM的比例按900:100:30,施加量为10g/kg时,处理60天后达到了最好的效果,使沙质土有机质、腐殖质含量以及阳离子交换量分别较对照提高了28%、25%、36%。  相似文献   
65.
为了解猪圆环病毒2型(porcine circovirus type 2,PCV2)感染对仔猪的肺泡巨噬细胞(PAM)免疫功能造成的影响,试验对PCV2感染40日龄左右健康仔猪PAM模式识别受体TLR2、TLR4、CD16、CD18 mRNA的动态变化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在病毒感染后TLR2、TLR4、CD16 mRNA的转录水平动态变化基本相似,3、7 d高于对照组,14 d低于对照组,28 d接近对照组,且3 d时TLR4、CD16差异极显著(P<0.01),14 d仅TLR2差异显著(P<0.05);CD18 mRNA的转录水平,3 d时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而7 d时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28 d接近正常。以上结果表明,PCV2感染PAM后可引起PAM对异物识别吞噬功能与吞噬后信号转导功能出现紊乱,影响了PAM吞噬和清除病原微生物的能力。  相似文献   
66.
聚丙烯酰胺的理化特征及在黄土区减流减蚀应用前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阐述聚丙烯酰胺(polyacrylamide,简称PAM)的合成工艺、理化特征及在土壤改良中的应用基础上,详细描述了PAM和土壤粘粒及团聚体间的相互作用,并深入探讨了PAM增加团聚体稳定性、减少土壤结皮形成、增加降雨入渗、减少径流和土壤侵蚀的机理。从机理上概括了PAM的特性、土壤特征及施放方法对其改良效果的影响。  相似文献   
67.
许琳科  刘继红  夏俊方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27):16747-16749
[目的]研究垃圾渗滤液的混凝处理效果,为垃圾渗滤液的预处理提供参考。[方法]以初期的垃圾渗滤液作为研究对象,采用烧杯搅拌对其进行混凝沉淀试验,研究了聚合氯化铝(PAC)和聚丙烯酰胺(PAM)的投加量和投加时间以及初始pH对混凝效果的影响。[结果]随着PAC投加量的增加,垃圾渗滤液的COD去除率先升高后降低,随着pH的增加,COD去除率也表现出先升后降的趋势,在pH 8.0,PAC投加量为20 g/L时,垃圾渗滤液的COD去除率最佳,为24.1%;另外,PAM的加入增强了混凝效果,在混合阶段投加15 ml0.1%PAM,混凝后COD的去除率达到了47.4%。[结论]垃圾渗滤液的混凝处理研究为垃圾渗滤液的实际处理提供了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68.
农业秸秆复合PAM对湖滨带土壤改良效果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为改善湖滨带土壤结构、肥力及水土保持状况,以太湖流域贡湖湾湿地湖滨带基底为对象,将农业秸秆和聚丙烯酰胺(PAM)按一定比例配制作为改良材料,研究改良材料对湖滨带土壤物理结构、团聚体组成及土壤养分的影响,以期在探讨湖滨带土壤修复需求的同时,为农业秸秆在生态修复中的再生利用提供科技支撑,为农业秸秆处置提供新的途径。农业秸秆复合PAM材料不仅可以改善土壤养分,保证水生植物生长,同时能够改良土壤结构,防治水土流失。改良效果最好的配比为3 g·kg-1秸秆与1 g·kg-1PAM,具体表现为:细粒物质含量提高,砂粒含量降低,容重减小14.92%,大团聚体含量提高42.81%,土壤由砂土和壤土向粘土转变;有机质、碱解氮、速效磷、速效钾含量分别提高42.70%、189.60%、31.80%和50.32%。研究发现,有机质和大团聚体状况决定湖滨带土壤稳定性好坏。秸秆提供的有机质降解为腐殖质,腐殖质有助于微团聚体粘聚为中粒径团聚体,而PAM的吸附架桥作用可将中粒径团聚体转化为大团聚体,从而显著改善土壤持土保肥能力。  相似文献   
69.
聚丙烯酰胺改良盐渍土壤的适宜用量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张雪辰  陈诚  苏里坦  王秀萍  刘广明  杨劲松 《土壤》2017,49(6):1216-1220
盐渍土的改良一般采用物理、化学、生物及工程措施,其中化学改良剂应用广泛。聚丙烯酰胺(PAM)作为高分子聚合物,能溶于水,并且有良好的凝聚作用,能够改良土壤物理结构,但是其用量的选择至关重要。本研究设计了不同的PAM浓度梯度(0.01、0.03、0.09、0.27、0.81 g/kg)进行盆栽试验,以得到改良中度盐渍障碍土壤的较适宜PAM用量。试验结果表明:PAM在盐渍土改良中较适宜的施用量为0.09 g/kg,在此施用量下,土壤电导率为最低值,为1.63 d S/m,较对照(不施PAM)下降13.42%;土壤毛管孔隙度为45.38%,较对照增加5.35%;总孔隙度为48.44%,较对照增加5%;土壤容重为1.35 g/cm~3,较对照降低5.71%;饱和导水率为0.052 mm/min,较对照提升76.7%。而施用量为0.81 g/kg时,改良效果下降。该结果对使用PAM改良中度盐渍土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70.
不同改良剂及其组合对土壤镉形态和理化性质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生物炭和石灰作为土壤钝化剂施用能够有效地降低土壤中重金属的生物有效性,而聚丙烯酰胺(PAM)在改善土壤理化性质方面效果显著。本研究在模拟镉(Cd)污染土壤中单独施加不同改良剂以及其不同组合,比较不同处理对土壤理化性质、Cd的有效性及形态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石灰、生物炭可以有效钝化土壤中的重金属,土壤有效Cd含量比对照组分别降低了43.69%~57.00%、8.42%~11.83%;石灰与生物炭的组合效果在复配处理中最为显著,使土壤有效Cd的含量降低45.38%~62.22%;但是石灰会使土壤p H增加29.05%~50.90%,对土壤理化性质有一定的负面影响。PAM虽没有显著影响Cd的有效态及形态变化,但却提高了土壤团粒体含量。三者共施能够使土壤中有效态Cd含量降低46.13%~62.48%,并改善土壤结构;从形态分布来看,则明显减弱了弱酸提取态和可还原态Cd比例,难利用态Cd比例显著增加。本研究结果表明,PAM+生物炭+石灰三者共同施用可以在不对土壤性质造成较大负面影响的前提下,有效降低土壤中可利用态Cd含量,这对于重金属污染土壤的钝化修复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