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35篇
  免费   74篇
  国内免费   35篇
林业   157篇
农学   112篇
基础科学   8篇
  30篇
综合类   990篇
农作物   68篇
水产渔业   95篇
畜牧兽医   112篇
园艺   165篇
植物保护   7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15篇
  2020年   23篇
  2019年   15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25篇
  2016年   50篇
  2015年   40篇
  2014年   91篇
  2013年   73篇
  2012年   117篇
  2011年   121篇
  2010年   132篇
  2009年   148篇
  2008年   139篇
  2007年   148篇
  2006年   123篇
  2005年   106篇
  2004年   64篇
  2003年   44篇
  2002年   33篇
  2001年   38篇
  2000年   27篇
  1999年   32篇
  1998年   14篇
  1997年   15篇
  1996年   19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11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9篇
  1989年   7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4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对“农家书屋”工程的冷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淑秀 《农业图书情报学刊》2010,22(11):209-211,223
"农家书屋"是一项利民惠民工程,它的实施对农村文化生活的改变起了积极的引导作用。但是,"农家书屋"在发展过程中也存在着许多令人担忧的问题,应该引起足够的重视,并及时应对解决出现的问题,才能使这项工程长期充满活力。  相似文献   
102.
本试验以泌乳奶牛乳腺组织为原料,采用组织块培养技术,研究培养基内不同氨基酸模式对奶牛乳腺上皮细胞增殖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培养天数的增加,细胞数量逐渐增加,第10天各组细胞数量分别达到最高,乳腺上皮细胞生长曲线呈"S"形。不同氨基酸模式对乳腺细胞生长有显著影响,与氨基酸不平衡组相比,氨基酸平衡组、理想组更能促进细胞生长,各组间差异显著(P0.05)。  相似文献   
103.
简述了稻象虫在安徽省沿江地区发生危害情况 ,分析了其发生的主要原因 ,并提出相应的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104.
梅花的离体培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梅花(朱砂)离体培养中的腋芽增殖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不同种类培养基及不同的激素组合对腋芽的生长、增殖影响较大;适当减少培养基中大量元素用量有利于芽的生长和增殖;在培养基中添加少量激动素(KT)有利于芽的生长、增殖和根的形成。  相似文献   
105.
英汉语言中的词语文化因素对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语言与文化的关系这一角度 ,对英汉两种语言在使用上所涉及的最基本、最重要的词语文化因素进行了对比论述  相似文献   
106.
不同培养料栽培对双孢蘑菇子实体质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利用稻草、玉米芯、玉米秸秆、高粱壳4种不同培养料栽培双孢蘑菇,探讨其对双孢蘑菇子实体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4种培养料对子实体外形质量影响不明显,而对子实体营养含量有较明显的影响,以水稻栽培质量较好,高粱壳、玉米秸秆料居中,玉米芯料较差.  相似文献   
107.
城市新区文化景观建设中的意识原则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阚新娜 《安徽农业科学》2006,34(14):3491-3492
分析构成文化景观的各项要素和新区文化景观建设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在建设新区文化景观时应遵循的原则与意识。  相似文献   
108.
家畜胚胎干细胞的分离培养和鉴定工作对于研究和利用家畜胚胎干细胞具有重大意义。本文对文献中报道的各种分离、培养和鉴定方法进行了综述 ,并介绍了几种主要家畜的胚胎干细胞在近十余年间的研究进展情况。  相似文献   
109.
论述了20年来DPC化控在陕西棉田大面积应用和发展情况,据不完全统计:自1983—2001年DPC化控普及率由65%提高到90%以上,累计推广面积达112.7万hm2,平均增产12.1%。增产皮棉81626t,产值达8.16亿元,产投比达1:25~40。根据研究结果:指出DPC化控与CK相比,不论化控几次均能增产,以3次DPC化控为最好。第一次在棉花7~8叶期,7.5~12g/hm2;第二次在15~16叶期,22.5~37.5g/hm2;第三次在棉花打顶后10d,45~75g/hm2。通过DPC化控可塑造棉花理想株型,使株高由100cm左右降低到85cm左右,密度由4000株/hm2增加到9~9.7万株/hm2,提高棉株内围成铃率达9.1%,达到:促早熟、优质、高产的目的。并提出棉田DPC化控必须与传统栽培技术相结合在高产栽培体系的重要作用,推动了当地棉花高产栽培措施革新,取得了较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110.
Significant effects of two fractions of alkali-extractable soil organic matter (AEOM) extracted from three different soils (agricultural soil, soil from deciduous forest, soil from spruce monoculture) on mycelial growth of 17 isolates of ectomycorrhizal fungi were observed. Growth of Lactarius deterrimus, Meliniomyces bicolor and one of the isolates of Leccinum aurantiacum was significantly stimulated by acid-insoluble fraction extracted from all three soils. The stimulatory effects were frequent but inhibition of mycelial growth of some isolates was also observed. The fungal response to the presence of the organic extract in the nutrient medium was isolate-specific rather than species-specific. Organic matter extracted from different source soils affected differently the mycelial growth, the largest number of stimulatory effects being observed in an experiment where the extract was richest in trace elements Zn and Cu. At the same time, the observed stimulatory effects were not attributable to increased concentrations of trace elements in the nutrient medium. The results indicate that soil may be used as a source of extractable organic fractions which, when used as a cultivation medium additive, may significantly improve the growth of responsive fungal isolates. Under natural conditions, AEOM (traditionally designated humic substances) represent a potential factor affecting the composition of cenosis of ectomycorrhizal fungi in soil.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