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8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6篇
林业   9篇
农学   11篇
  2篇
综合类   57篇
农作物   3篇
畜牧兽医   2篇
园艺   10篇
植物保护   24篇
  2022年   2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14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2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53 毫秒
81.
增效剂与常规药剂混用对抗性二点叶螨增效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沈慧敏 《植物保护》2001,27(1):12-15
供试二点叶螨为抗氧乐果、甲氰菊酯、螨死净和抗螨嗪菊酯混剂种群 ,用 4种增效剂分别与氧乐果、甲氰菊酯、螨死净、螨嗪菊酯混用研究其增效作用。结果表明 :增效磷 (SV1)对甲氰菊酯、氧乐果、螨死净、螨嗪菊酯的增效作用最明显 ,增效倍数分别为23.33、17.26、7.09、9.42 ;其次是八氯二丙醚 (S2)和增效醚 (Pb) ,全能增效剂 (ARS)对4种药剂增效作用最差。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 :增效剂SV1和S2 与氧乐果、甲氰菊酯、螨死净混用 ,对苹果和豇豆上的二点螨均有增效作用。  相似文献   
82.
二斑叶螨对常用杀螨剂的抗药性测定   总被引:17,自引:1,他引:17  
采用玻片浸渍法 ,测定了二斑叶螨Tetranychus urticae Koch山东寿光种群 (R1)和山东烟台种群 (R2 )对常用杀螨杀虫剂的抗性 ,与山东泰安相对敏感种群 (S)相比 ,对哒螨灵、高效氯氟氰菊酯和甲氰菊酯 3种药剂的抗性 ,R1分别达 6.67、6.33和 10.36倍 ,R2分别达 26.56、15.4 5和 31.30倍 ,R1和 R2对上述 3种药剂均产生了较高水平的抗药性。另外,R1、R2种群对其它药剂也均表现出了不同程度的抗性现象。  相似文献   
83.
地肤提取物杀螨活性的研究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采用多种溶剂和方法对地肤全株进行了提取,测定了其中杀螨活性最高的氯仿提取物的多种溶剂萃取物对二斑叶螨(Tetranychus urticae Koch)和朱砂叶螨[Tetranychus cinnabarinus(Boisduval)]的生物活性。结果表明,氯仿提取物的生物活性显著高于石油醚和甲醇提取物,提取物的氯仿萃取物对2种螨的生物活性最强。本试验还对该种植物的杀螨活性有效成分进行了初步研究。氯仿萃取物经柱层分离得到流分112个,经薄层层析(TLC)检验后,相同成分者合并,最终得流分11个。生物活性测定结果表明,F9活性最高,其对二斑叶螨、朱砂叶螨和山楂叶螨的致死中浓度分别达到了0.390 3、0.298 1、0.256 8 mg /mL。  相似文献   
84.
为探讨番茄植株受二斑叶螨危害后产生的诱导防御反应对西花蓟马的作用,研究了不同密度(5头/片和15头/片)二斑叶螨危害不同时间(3 d、5 d和7 d)的番茄植株对后取食的西花蓟马体内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西花蓟马取食二斑叶螨危害的番茄叶片后,其体内保护酶[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和过氧化氢酶(CAT)]和解毒酶[羧酸酯酶(Car E)、谷胱甘肽-S-转移酶(GSTs)和多功能氧化酶(MFO)]的活性与取食健康番茄叶片相比有明显的差异。西花蓟马体内SOD活性不论其取食二斑叶螨何种危害密度和时间的番茄叶片均受到明显抑制,在取食二斑叶螨5头/片和15头/片3个危害时间的番茄叶片后,较取食健康番茄叶片分别下降了15.8%、27.7%、14.4%和26.4%、8.8%、17.3%。西花蓟马体内POD、CAT、Car E、GSTs和MFO活性均在其取食二斑叶螨5头/片危害3 d的番茄叶片时最高,分别较取食健康番茄叶片上升了126.4%、17.7%、7.2%、6.7%和17.1%。5种酶活性均随密度的增加和危害时间的延长表现下降趋势,但不同酶活性的变化过程不同。以上结果说明,二斑叶螨取食诱导番茄植株产生了一定的防御反应,并引起西花蓟马体内保护酶和解毒酶活性的明显变化。  相似文献   
85.
美国薄壳山核桃保花保果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美国薄壳山核桃在多雨季节的南方种植,幼树枝叶生长过旺,或由于授粉品种配置不当,授粉受精不良,均易造成落花落果。通过控制肥水,使用生长调节剂,采取环割、环剥,喷施硼肥,人工辅助授粉等措施,达到保花保果的目的。  相似文献   
86.
6种鹅观草属植物叶片形态解剖特征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常雪刚  徐柱  易津  闫伟红 《草地学报》2011,19(3):443-450
为比较鹅观草属(Roegneria C.Koch.)不同种植物间的叶片形态解剖特征,将不同来源的6种鹅观草属植物在内蒙古太仆寺旗典型草原(中国农业科学院太仆寺旗草地资源生态监测与评价野外科学观测试验站)种植,运用刮片法和石蜡切片法将其成熟叶片制成切片,光学显微镜下观察叶片下表皮的4项表型性状,并测定叶片下表皮和叶横切面的17项数量性状指标。结果表明:6种鹅观草属植物叶片表型特征较一致,测量指标中气孔长宽比和长细胞长度变异系数较大。方差分析表明,叶中脉厚、叶厚、上表皮厚、气孔指数等12项指标在6种植物间差异均达到显著或极显著水平,因此这些指标能作为鹅观草属内种间的分类依据。主成分分析表明,17项数量指标的主要信息集中在前3个主成分上,分别是叶片储水和输水功能结构、叶片表皮特征结构以及抵抗逆境的结构。聚类分析将这6种植物聚成3类,即黑药鹅观草(R.melanthera Keng)和垂穗鹅观草(R.nutans Keng)各为一类,纤毛鹅观草(R.ciliaris Nevski)、多变鹅观草(R.varia Keng)、直穗鹅观草(R.turczaninovii Nevski)和肃草(R.stricta Keng)聚为另一类,这与该属植物形态学上的分类相同。因此,叶片解剖结构特征可以作为分类学上的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87.
苜蓿蚜(Aphis medicaginis Koch)又名豆蚜、花生蚜、槐蚜等,是危害豆科牧草苜蓿(Medicago sativa)、沙打旺(Astragalus adsurgens)等的主要害虫之一,每年6、7月在苜蓿上大发生,受害植株长势慢,枝叶畸形化,使豆荚畸形变小,籽粒减少,导致植株提前死亡,影响其作为饲草品质与产量,对苜蓿产业构成严重威胁。  相似文献   
88.
天女木兰的组织培养   总被引:13,自引:3,他引:10  
以天女木兰幼树和一年生的实生苗的幼嫩茎段为外植体,采用不同激素配比的培养基对天女木兰的组培技术进行了研究,培育出了天女木兰的组培苗。适宜天女木兰侧芽分化的培养基为:B5 0.5mg·L-16-BA 0.3mg·L-1IBA;适宜生根的培养基为:1/4MS 1.0mg·L-1IBA 0.5mg·L-1NAA。  相似文献   
89.
二斑叶螨为害与寄主植物叶绿素含量变化的关系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以四季豆、棉花、苹果、茄子4种作物为寄主,接种密度每张叶片0,15,30,60头4种水平,进行了二斑叶螨为害与寄主植物叶绿素含量变化关系的研究。结果表明:每张叶片15,30,60头成螨不同密度的二斑叶螨为害同一寄主植物时叶绿素减少量的差异显著;相同密度的二斑叶螨为害不同寄主植物时,叶绿素日减少量差异明显,但累计减少量基本相符,差异不显著;试验中的各种密度二斑叶螨在连续危害过程中均有危害峰期,危害曲线呈“八”型。二斑叶螨的密度越大,高峰期出现越早。   相似文献   
90.
[目的]建立一种简单高效的农杆菌介导薄壳山核桃Caryaill inoinensis的转化体系.[方法]以薄壳山核桃钟山的幼苗为材料,采用四因素(菌种、菌液浓度、处理部位、苗龄)三水平正交试验进行农杆菌侵染薄壳山核桃茎部诱导发根,并通过DNA检测及GFP荧光验证.[结果]影响发根农杆菌侵染薄壳山核桃生根诱导率的因素大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