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3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10篇
林业   5篇
农学   6篇
基础科学   20篇
  27篇
综合类   45篇
农作物   5篇
畜牧兽医   4篇
园艺   1篇
植物保护   3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4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2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21.
利用1961—2015年濉溪县日照、气温、降水等气象资料,采用统计分析方法对濉溪县气候变化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近55年濉溪县全年和冬夏季日照时数明显减少,4月增加;全年和1—4、10月平均气温显著升高,年均最高气温无明显变化,全年和1—6、9—10、12月最低气温显著上升,全年和1—3、5—8、12月温差显著减少;9月降水量趋于减少,全年和春季雨日显著减少;全年和冬季、春季、夏季蒸发量显著减少;相对湿度、湿润指数略有降低,9月湿润指数趋于减少。可见,近55年濉溪县气候呈现“暖干化”趋势。  相似文献   
22.
甘肃省平凉市近50年蒸发量的变化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丽军  陈宝玉  仙昀让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27):16885-16887,16889
运用线性回归分析法、5年滑动曲线分析法和Cv值对比法对平凉气象站1952~2004年的蒸发量进行系统分析,结果表明,近50年来平凉蒸发量变化总体呈下降趋势,其平均减少速率为-19.23 mm/10a,夏季减少速率最大为-3.7 mm/10a;近50年平凉市年均蒸发量为1 425.1 mm,80年代的年均蒸发量低于平均值;月平均蒸发量最大值出现在6月,最小值出现在12月;冬、春、夏季蒸发皿蒸发量变化趋势与年变化趋势基本一致,秋季蒸发量总体变化趋势不明显;近50年平凉市的降雨量和蒸发量均在减小,但降雨量的减小速率大于蒸发量的减小速率,气候呈干燥趋势,同时,降雨量的减少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旱灾发生的频率。  相似文献   
23.
环县近60年蒸发量变化特征及影响因子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研究陆面水分循环特征以及干旱致灾过程和机理,利用甘肃环县1958—2014 年的气象资料,分析环县57 年来蒸发量的季节和年际变化趋势、阶段性突变特征及影响因子。结果表明:蒸发量具有明显的年际变化特征,年及四季最大蒸发量均出现在20 世纪50 年代后期,最小蒸发量出现在2000 年后。通过相关分析发现,蒸发皿蒸发量与平均风速、平均气温和日照时数具有极显著的正相关,与相对湿度、降水量具有较显著的负相关。分析发现环县蒸发量出现减少趋势的原因主要是风速减小,其次是日照时数的减少和降水量的增加。  相似文献   
24.
[目的]研究宁夏中部干旱区最适宜的硒砂瓜覆砂颜色。[方法]采用蒸发器整体称重法,以宁夏中卫南山台地区天然砾石为试材,研究不同颜色砾石覆盖对土壤蒸发的影响。[结果]不同颜色砾石覆盖处理的土壤日蒸发量由大到小依次为CK、C3(紫色)、C1(白色)、C2(青色)。同时,随着试验天数的增加,C1(白色)和C2(青色)处理的累积蒸发量的差别逐渐减小。不同颜色砾石覆盖下,累积蒸发量随蒸发时间呈幂函数增加的变化趋势,拟合曲线的相关系数均大于0.940 0。[结论]砾石覆盖可以有效减少蒸发,且浅色砾石对土壤水分蒸发的抑制效果比深色砾石更明显,其中紫色砾石覆盖的累积蒸发量最大,其次是白色砾石,青色砾石最小,而青色和白色砾石覆盖的土壤日蒸发量差别较小,累积蒸发量随蒸发时间呈幂函数增加。  相似文献   
25.
胡永军  宋新辉  吴航  常松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18):9659-9660,9664
从农业气象情报服务需求出发,根据近3年土壤墒情实时变化资料和定期测墒数据,分析研究与土壤墒情变化高相关的气象因子。结果表明,通过现有观测资料,可以定量评估局地土壤墒情变化,为预测春旱趋势和程度提供可靠的依据。  相似文献   
26.
芦苇生理需水量的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芦苇一生中需要消耗大量水分,掌握蒸腾、蒸发全部耗水过程和各时期需水规律,是制定合理灌溉制度的重要依据。根据芦苇各生育阶段的生理需水性,确定合理的灌溉定额,适时灌水。在水源不足的情况下应首先保证芦苇需水高峰用水。  相似文献   
27.
利用阳山县气象观测站1957~2008年阳山县秋季水分蒸发量的气象观测资料,分析了阳山县秋季水分蒸发量的演变规律以及影响蒸发量的气象要素,以此研究蒸发量对阳山县秋旱的影响。结果表明:热力作用对阳山秋季蒸发量影响最大,动力作用次之;气象要素中,对秋季蒸发量影响较大的是平均气温、平均最高气温、平均日较差和日照,风速的影响次之。用气象观测的蒸发量作为实际蒸发量的表征,评估了气候干湿的变化及对当地秋旱的可能影响。运用干燥度,定量地讨论了蒸发量对秋旱的影响。  相似文献   
28.
为了进一步评价气候条件对云南黄金走廊烟区烤烟生产的影响,通过对云南黄金走廊烟区10个州53个县1971-2004年共34年的光照、温度、降雨量等主要气象因子数据进行分析,以烤烟生育期均温、生育期最高气温、生育期最低气温、生育期累积日照时数、生育期降水量、生育期蒸发量、生育期平均相对湿度等为指标,基于SPSS系统聚类方法将云南黄金走廊烟区划分为4个气候类型区域,并分析了各类型的气候特点,结果表明生育期均温、最高温、累计日照和平均相对湿度在4个气候类型区之间差别较小,而生育期最低温、降雨量和蒸发量在4个气候类型区之间具有明显差异,可能是影响黄金走廊烟区特色烤烟品质的关键。  相似文献   
29.
覆砂对土壤入渗、蒸发和盐分迁移的影响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探讨覆砂厚度对土壤水分入渗、蒸发、盐分迁移的影响,对新疆干旱区农田抑盐、保水及合理的覆砂制度制定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采用定水头法入渗和模拟稳定蒸发条件,研究覆砂厚度对土壤水分入渗、蒸发过程以及盐分迁移的影响。以覆砂厚度为影响因子,在土壤表层设置4个厚度,分别是0(对照)、1.7、3.6、5.7 cm。研究结果表明:(1)覆砂抑制了土壤水分净入渗能力,这一抑制作用随着覆砂厚度增加而减弱;(2)覆砂可以显著抑制土壤蒸发,随着覆砂厚度的增加抑制力增大。在20天蒸发过程中,覆砂处理蒸发呈稳定态势,且累积蒸发量符合线性方程,而对照符合Rose经验公式;(3)覆砂可以改变土壤盐分在剖面中的运移,尤其减弱了盐分的表聚。总之,覆砂显著地抑制了土壤蒸发和盐分表聚,即在覆砂厚1.7 cm上就可达显著效果,但对土壤的净入渗能力具有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30.
本文以大量实测的数据来阐明环境温度对长毛兔的生理和生产的影响。在生理方面说明了环境温度对长毛兔体温调节的影响和一系列连锁反应。包括外周血液循环、呼吸、气体代谢、水分代谢、采食量和消化机能等的反应。在生产方面说明了环境温度影响长毛兔的成长性能、性机能、泌乳机能、产毛量和质量等的变化。此外,本文还说明了气象因素的综合作用和影响,以及环境温度的控制要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